四旬期-陪伴耶穌
家興
我們一同在此陪伴著耶穌聖體。意識願與主更親切的接觸,也是祂願分享部分苦難考驗我們的時刻:祂不願親吻,只是擔心頭上的荊棘,刺傷我的面頰;祂未曾擁抱著我,只為那血水不將我的衣衫染紅。
為祂修路
家興
當我牽扶您的手,那是耶穌的雙手,而我只是祂的工具,散播主愛。我用讚美與關懷,證明耶穌的存在,而我們只是將祂的愛,分給您而已。我願為祂修道路,為祂開門,請祂坐在我們的中間,因為相信所以我們有福。
聖伯鐸及聖保祿大殿奉獻日
家興
11月18日是我們教會紀念祝聖聖伯鐸,和聖保祿大殿的日子(The Dedication of the Basilicas of St. Peter and of St. Paul)。
聖方濟陵墓小教堂的一角
家興
素顏拱壁,未曾上色著墨的石牆,古樸的陶燈,托在十字架下,簡約的掛在亞西西聖方濟陵墓小教堂的一角。漫開純黃的橄欖油燈,陪伴著聖方濟、朝聖者與觀光客,和他們一同靜默。這樣的景觀和旅遊所見其他輝宏瑰麗的大教堂相互比較,更經驗到它們的不同:
聖母升天節
家興
這裡是聖母最後安眠的地方。她的所在位置是在耶路撒冷城熙雍城門(Zion Gate)外步行約五分鐘的一幢宏偉的建築地下一層。教堂的全名稱為聖母安眠堂(Dormition Abbey),Dormition的意思是「安眠」,指的是聖母未曾故去,而是一直在安眠的狀態。
祭台前的領悟
家興
梵諦岡聖伯鐸大教堂的祭壇總讓我有「世界的終結就在此地」的強烈感覺。可能是源於進入神的家,這裡就是聖教會國度的終點,天主代言人就駐紮其內。進入神的殿宇,俯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空墳的記號
家興
救世主耶穌的墓地,這方小室曾安放祂的遺體,三天後祂在這方石墩上復活戰勝了死亡。包裹屍身的歛殮布和汗巾被捲在一旁,耶穌不再受到世界的牽絆,貫穿前世來生,成就天父所交付的使命。祂是你我生命中的救主。這個記號,成為基督徒信仰中心。祂死而復活,見證祂所交付的話都為真,我們的信仰也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