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福音
依撒伯爾
路加福音常被認定為慈悲的福音,因此,為深入慈悲禧年,《日常聖言誦禱》網站按禮儀時期分段落,逐步深入路加福音,去發現:「慈悲是在聖經中的關鍵字,為標示出天主為了我們而行動」是如何,及「耶穌基督是天主慈悲的面容」是如何。
明瞭的心
依撒伯爾
但是,直到今天, 上主還沒有給你們一顆能明瞭的心,能看見的眼,能聽見的耳。(申二九3)。
如果讀者能先慢慢閱讀以下申命紀與若望福音兩段的經文,會對上列經句有所感。
得救
依撒伯爾
弟茂德前書(註1、註2)有六章,篇幅較短,每日聖言誦讀網站分三週作第一循環的經文默想,另三週為第二循環,補充其他經文與教父、聖人的寫作及教會文獻的默想。
以下先列出弟茂德前書第二章1-7節經文與補充經文:若望福音第三章13-17節。
真心去實踐愛
依撒伯爾
《若望一書》第三章
11 原來你們從起初所聽的訓令就是:我們應彼此相愛;
12 不可像那屬於惡者和殺害自己兄弟的加音。加音究竟為什麼殺了他?因為他自己的行為是邪惡的,而他兄弟的行為是正義的。
我天天與你們相偕直到今世終結
依撒伯爾
聖言誦禱網站為復活八日慶期中的最後一天選了瑪竇福音第廿八章第20節b : 「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瑪竇福音》第廿八章
16 十一個門徒就往加里肋亞,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去了。
17 他們一看見他,就朝拜了他,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
18 耶穌便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
19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
20 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胎生盲者與光明
依撒伯爾
《若望福音》第九章
1 耶穌前行時,看見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
2 他的門徒就問他說:「辣彼,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
3 耶穌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
4 趁著白天,我們應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工作了。
5 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
具有權威的教導
依撒伯爾
《雅各伯書》第三章
1 我的弟兄們!你們作教師的人,不要太多,該知道我們作教師的,要受更嚴厲的審判。
2 實在,我們眾人都犯許多過失;誰若在言語上不犯過失,他便是個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
3 試看,我們把嚼環放在馬咀裏,就可叫牠們順服我們,調動牠們的全身。
4 又看,船隻雖然很大,又為大風所吹動,只用小小的舵,便會隨掌舵者的意思往前轉動;
隱而不顯的恩典
依撒伯爾
《創世紀》後,聖言誦禱網站接著建議以《多俾亞傳》(全書十四章)為默想材料。分享者這次注意到的是辣法耳。第三章兩個不幸的人托彼特和撒拉,殷切向天主祈求後,天主打發辣法耳來醫治他們。以下敘述,字面看來是辣法耳直接實行醫治:
《多俾亞傳》第三章
建基於信德的新開端
依撒伯爾
聖言誦導網站關於創世紀的第三個讀經提示《從亞當到亞巴郎》:「那些過往的罪導致的後果特別打擊一個家庭,特辣黑的家庭:英年早逝 (哈郎)、不孕(撒拉)、流浪…等等。然而,是在這家庭中的一個成員:亞巴郎,天主將給他一句聖言。這句話將產生一個新的開端,並予以承諾與希望。亞巴郎接受了這句聖言,成為所有信者之父。」
救恩的序幕
依撒伯爾
《創世紀》第三章
1 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天主真說了,你們不可吃樂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
2 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
3 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摸,免得死亡。」
4 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
5 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
天主看了認為好
依撒伯爾
《創世紀》
1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
2 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
3 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
4 天主見光好,就將光與黑暗分開。
被釘十字架上的耶穌復活了!
依撒伯爾
瑪竇福音廿八章
1 安息日既過,一週的第一日,天快亮時,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外一個瑪利亞來看墳墓。
2 忽然發生了大地震,因為上主的天使從天降來,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
3 他的容貌好像閃電,他的衣服潔白如雪。
4 看守的人由於怕他,嚇得打顫,變得好像死人一樣。
靈性視力
四旬期第四主日福音(若九1-41)是耶穌治好胎生盲人,整個過程從肉眼的見光到信德的見光,靈性被光明啟迪。復明者為自己由天生失明狀態到得到視力而作證,完全基於自己經歷到的事實。
耶穌說了這話以後,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去,到史羅亞水池裏洗洗罷!」──史羅亞解說「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
腳步
依撒伯爾
「上主穩定善人的腳步」(詠卅七23),在法文耶路撒冷聖經則是「上主帶領人的腳步」,如此,分享者較明瞭補充默想聖經經文《歐瑟亞先知書》第十一章1-11節的用意。
1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
2 可是我越呼喚他們,他們越遠離我,去給巴耳獻祭,向偶像進香。
3 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雙臂抱著他們,但他們卻不理會是我照顧了他們。
4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
5 他們卻要返回埃及地,要亞述作他們的君王,因為他們拒絕歸依我。
亞納的奉獻
依撒伯爾
聖詠37(36)
1 達味作。不要因作惡的人而忿怒,也不要對歹徒心生嫉妒;
2 因為他們有如青草,快要枯槁,他們有如綠葉,行將零凋。
3 你該信賴上主,致力善行,你必安居樂土,享受康寧。
4 你只管在上主內喜歡,他必滿全你心的意願。
5 將你的行徑委託於上主,寄望於他,他必使之成就。
6 他必使你的義德如光出現,他必使你的仁義如日中天。
7 你應該在上主面前安心依靠,不要因萬事順當的人而煩惱,不要因圖謀不軌的人而暴燥;
8 你應控制憤恨,消除怒火,不要動怒,免得再犯罪過。
9 因為作惡犯罪的人必被剷除;唯有仰望上主的人繼承樂土。
10 再過片刻惡人就不知所在,詳察他的住所,也不復存在。
11 但善人將繼承樂土,必將樂享平安幸福。
信德堅固的信仰生活
依撒伯爾
6現今耶穌已得了一個更卓絕的職分,因為他作了一個更好的,並建立在更好的恩許之上的,盟約的中保,
7如果那第一個盟約是沒有缺點的,那麼,為第二個就沒有餘地了。
8其實天主卻指摘以民說:『看,時日將到──上主說──我必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訂立新約,
9不像我昔日握住他們的手,領他們出離埃及時,與他們的祖先所訂立的盟約一樣,因為他們沒有恆心守我的盟約,我也就不照管他們了──上主說。
10這是我在那些時日後,與以色列家訂立的盟約──上主說──我要將我的法律放在他們的明悟中,寫在他們的心頭上;我要做他們的天主,他們要做我的人民。
11那時,誰也不再教訓自己的同鄉,誰也不再教訓自己的弟兄說:「你要認識上主!」因為不論大小,人人都必認識我。
12因為我要寬恕他們的過犯,不再記憶他們的罪惡。』
13一說「新的」,就把先前的,宣佈為舊的了;但凡是舊的和老的,都已臨近了滅亡。(希八6-13)
五年小回顧
依撒伯爾
筆者在七月聆聽了一場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在巴黎的第一場演唱會,全場演唱會中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充分發揮人聲的可能性,美不勝收!啊!人的聲音可以這樣, 哪裡需要樂器的伴奏?!人聲真的是最美的樂器,而這場無可挑剔的演唱也解了筆者的音樂鄉愁。若筆者沒記錯,只有兩首歌在唱之前,以標準音笛給一個標準音A。
藝術再精湛的個人或團體,不管是絕對音感或相對音感,仍脫離不了一個標準音:A(La),震動頻率440,是音列中最穩定的音。樂團調音以A為準,然後,各樂器再依此標準調音。當音調準了,不管多少聲部,演唱演奏必和諧悅耳。
然而,誰都知道,這不是一夕可達到,不可能沒有相當基礎,就可以唱出、奏出複雜的音程。
尋找
依撒伯爾
「您在找甚麼?需要我幫忙嗎?」在商店,人們只是找他們想要的,需要的,有一個特定目標。巴黎市十五區有一個失物招領中心,人們懷著希望去找他們掉在某條 路上的失物,失物招領中心的存在,表示有人撿到東西,好心送過去。會找得那麼急迫,失物必是對失主有極大的意義;但掉了一把傘,不至於達到焦慮的程度。
從一個人尋找的動作急迫性,可看出所尋人事物的重要程度。而路加福音十五章第四節「你們中間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發現一隻羊不見了,牧羊人不能安心,直到找到為止,這還不算,「待找著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路十五5-6)對於一個罪人悔改,耶穌的訊息相當清楚:「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需悔改的義人。」(路十五7)
望德不叫人蒙羞
依撒伯爾
自從教宗方濟各開始他的教會首牧職務,他每天清晨在聖瑪爾大之家的聖堂的彌撒證道、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的要理講授、週日的三鐘經講話…使人得到飽飫,使人耳目一新,言語那麼地切合當代。很快地,筆者在聖言誦禱網站所提供的補充對照默想的材料中,也安排了教宗方濟各的話語。
聖言誦禱網站在今年復活期間所建議的聖經章節是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一循環,是以該章節為誦禱焦點,第二循環,提供補充對照的不同書卷章節與教父、聖師、教會訓導,與教宗們的著作、證道辭。
義人因信德而生活
依撒伯爾
「誰能控告天主所揀選的人呢?是使人成義的天主嗎?誰能定他們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穌嗎?」(羅八33-34)人 們在迫害基督徒時,想盡辦法誣陷,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如同那些捉拿耶穌、審問耶穌、定耶穌罪刑的人,其實都沒有可控告、可定罪的理由。反而,他們本身招致 罪惡。是的!殉道者的鮮血,是信仰的種籽,這句話是有力的證明。他們的勇毅,揭示了信德的穩固。殉道者的信德是在平凡生活中就已奠定的,且是因信德所作的 一個選擇;不是在致命的一剎那。他們在乎的是在主耶穌基督內的生命,在乎真理,如果,一個人在乎的是外在價值,在乎自己的生命、榮辱、名聲,就會與世妥 協,言行與信仰不一致;便是與基督的愛隔絕。
31 面對這一切,我們可說什麼呢?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
付諸行動的愛
依撒伯爾
13, 1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
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13, 2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
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
但我若沒有愛,我甚麼也不算。
13, 3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
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