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谷福音》導論(二)
林思川
三、《馬爾谷福音》在文學上和語言上的特點
《馬爾谷福音》報導耶穌的公開生活,敘述方式是把許多單獨的場景連綴起來:整部福音從若翰洗者的公開生活開始(谷一2-14),到發現「空墳」為結束(谷十六1-8),顯示出一個「生命歷史」般的結構。
然而,《馬爾谷福音》並不是一篇完整的「人物傳記」;因為它缺乏許多人物傳記中不可或缺的資料:例如生日、家世等。
《馬爾谷福音》導論(一)
林思川
一、《馬爾谷福音》:最古老的福音
近幾十年來,詮釋《馬爾谷福音》的書籍出版得相當密集而且為數極多,顯示學者們在研究聖經的工作中,十分重視這部福音。
然而,這個現象並非一直如此,事實上正相反。從第二世紀起,《馬爾谷福音》的重要性便被其他三本「較大的」福音書所掩蓋。從初期教會起直到二十世紀初,一直少有人著書詮釋《馬爾谷福音》,即使偶有為之,也是以《瑪竇福音》為出發點,或者是為了將二者加以比較,而順便對《馬爾谷福音》略作注釋。即使在教會的禮儀中,過去也少有經文選自《馬爾谷福音》。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五)
林思川
五、地方教會的反省與展望
啟示憲章公佈四十年來,對教會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上面已簡要地回顧整個文獻對普世教會的影響,最後在結束這篇報告之前,當然要回到我們處身的地方教會加以反省。由於文獻有關教義方面的教導是對普世教會都有效的,因此我們只針對地方教會的實踐部分略加檢討。
四十年來,啟示憲章使教會重新體認到天主聖言是教會的命根,因此促成新一波的聖經運動,看起來台灣地區的天主教會也如火如荼地加入這個更新運動,然而成果卻似乎有限。房志榮神父曾在一次與台北地區教授聖經的老師們分享教學經驗時,提到一個困惑他許久問題:為什麼上課時學生的接受能力相當有限。後來,他自己提出解答讓聽眾之一的我感到深受啟發,他說: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們沒有讀過聖經。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四)之二
林思川
四、啟示憲章對教會的影響(貢獻)
4. 聖經在教會生活中
啟示憲章第三、四、五章談論聖經的靈感、詮釋以及新舊約的本質等問題,內容著重教義性的說明;第六章─也就是最後一章─所關注的焦點則由教義轉為教會生活:「論聖經在教會生活中」。然而這一章並非無足輕重的「附錄」,而是對教會生活影響最大的一章,事實上前面三章的內容也都被包含在這個幅度之內。我們在此舉出其中最重要的影響。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四)之一
林思川
四、啟示憲章對教會的影響(貢獻)
1. 教會的自我意識
啟示憲章一開始說:“Dei Verbum religiose audiens et fideliter proclamans”。天主教主教團出版的中文翻譯為「(神聖的公議會)虔誠地聽取天主聖言,而忠實地宣佈」,也許翻譯為「(神聖的公議會)虔誠地聽取並忠實地宣佈天主聖言」更為清楚明瞭。同一號經文並繼續說明,這個被教會虔誠聆聽和忠實宣講的天主聖言是「救援的福音」─生命之言。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三)
林思川
三、啟示憲章的形成
上面簡要敘述的內容,正是影響梵二會議的教長們最主要的歷史以及神學脈絡。這些問題或現象相當複雜,許多教會教長及神學家在這些論題上都立場鮮明,而且往往相互對立,導致啟示憲章形成過程相當長久,由第一會期便開始討論,及至最後一會期才正式通過並公佈。整個過程討論極為激烈,而且一開始就高潮迭起,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二)
林思川
二、 梵二啟示憲章承接的歷史課題
「神聖的公議會……謹隨特倫多及梵蒂岡第一屆公會議的足跡,願陳述有關天主所啟示及其傳授正統道理的真義……(DV 1)
梵二會議的舉行是延續教會歷史諸多重大會議的命脈,我們當然無法在此將所有歷史問題交代清楚,由於啟示憲章一開始特別提出特倫多和梵一大公會議,因此我們也將注意力集中於特倫多大公會議之後的階段。其中主要有三個與天主聖言有關的課題。
教會的命根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一)
林思川
一、 引言:
1. 四十: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聖經數字
天主教會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盛會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以下簡稱梵二會議)於1965年閉幕,至去年(2005)剛好滿四十週年,「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以下簡稱啟示憲章)公佈也滿四十週年,整個教會都有不同型態規模的慶祝或紀念活動。
對基督信仰而言,四十當然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數字,聖經中許多事件都與這個數字有關,我們在此只列舉其中最重要的幾個例子:
方濟會諸聖節
2013年11月29日諸聖節 林思川神父講道
福音:谷十 17-21
17正在耶穌出來行路時,跑來了一個人,跪在他面前,問他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作什麼?」18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天主一個外,沒有誰是善的。19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20他回答耶穌說:「師傅!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21耶穌定睛看他,就喜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
聖伯爾納德論慶祝諸聖節的意義
福音:弗一 17-18
為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即那光榮的父,把智慧和啟示的神恩,賜與你們,好使你們認識他;並光照你們心靈的眼目,為叫你們認清他的寵召有什麼希望,在聖徒中他嗣業的光榮,是怎樣豐厚。
保祿於厄弗所書開頭的第一章,即告訴收信人,他們能夠在天上懷有甚麼希望,被耶穌基督召叫所能夠得到的是甚麼,這是聖徒的嗣業。諸聖節,是慶祝這一切已經在天上真正成為聖徒的人。
聖方濟的忠告
第一篇 基督之體
主耶穌曾對祂的門徒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由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了 他,並且已經看見了他。」斐理伯對他說:「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耶穌對他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而你還不認 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我父。」(若一四6-9)
|
|
|
|
|
|
|
|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課程
《瑪竇福音》 / 林思川神父 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7:15~8:30上課 (6:40一樓聖堂晚禱日課)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請準時入場。
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read.bible@hibox.biz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