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節
主曆2021年10月24日
課程公告
※ 《馬爾谷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15~8:45(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本次恢復上課未開放新學員參加。更多課程資訊請來信(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日上午 10:10~11:1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 《瑪竇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三晚上 7:45~9:0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傳教節
林思川神父執筆
教會─天主與人同在的場所
【福音:瑪二八16-20 】
16十一個門徒就往加里肋亞,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去了。 17他們一看見他,就朝拜了他,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 18耶穌便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 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 20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經文脈絡】
今日的福音是瑪竇福音的結束詞,內容敘述復活的主在加里肋亞的一座山上顯現給十一位門徒,給予他們最後的教導。這個最後的教導含有「一個肯定」──耶穌掌握了一切權柄、「一個派遣」──門徒要去往訓萬民、以及「一個許諾」──耶穌要永遠與門徒同在。
復活顯現
瑪二八10記載復活的主顯現給幾位婦女,並要他們轉告門徒們,祂將在加里肋亞向他們顯現。猶達斯以外的十一位門徒聽從了指示,在加里肋亞看見了復活的主。藉著這個方式,福音一方面回到耶穌公開生活的起點(參閱:瑪四14-17),另一方面也同時展望耶穌以後的時代,向普世萬民開放。在舊約中,「山」是一個象徵,表達天主臨在之處,也是人和天主來往的地方。復活的耶穌在山上顯現給門徒,表達這是祂整個生命過程的高峰,證實祂所做的一切完全被天主認可和接納,祂具有天主的權能。所以,門徒看見祂時便跪地朝拜。福音經文提到「有些人心中還是疑惑」,事實上,幾乎所有復活的敘述,都含有懷疑的主題。這情形反映初期基督徒面對信仰的態度,相當務實,並非一昧粉飾太平。
復活的主擁有權柄
復活的主宣稱「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交給了祂」,意思是指天父把一切都交給了祂(瑪十一27)。這是聖經中常見的被動表達方式,目的是避免直接稱呼天主的名號。這句經文和瑪二四30以及二六64的經文一樣,都是間接引用舊約達七14有關末世性的人子的經文:天主把統治權、尊榮和國度都賜給了人子。瑪竇福音的作者透過「天上地下一切的」這樣的語句,使達尼爾先知書中原本針對猶太民族的預言,獲得了一個嶄新的普世性觀點。
派遣門徒往訓萬民、建立教會
耶穌對門徒的派遣,更加強化了這個普世性的幅度:他們不只是被派遣走向猶太人,更是走向所有的人。耶穌在世時對門徒的派遣,原是針對以色列的(瑪十5-6);復活的基督把這個派遣擴展到對普世萬民的福傳使命。福傳的目標就是使萬民都成為基督的門徒,方法則是以天主聖三之名施洗,並教訓眾人遵守耶穌所教導的一切。這段經文反映出瑪竇寫作時的教會生活實踐,所謂「基督的門徒」,在瑪竇福音的整體脈絡中,指的就是「教會」(參閱:瑪五1,十,十八1)。
天主與教會同在的許諾
復活的主最後許諾要和門徒(教會)天天在一起,這個福音結尾處的許諾,和福音一開始時的耶穌的名號「厄瑪奴耳」前後呼應。瑪竇福音以耶穌的族譜開始,說明天主自始就一直和祂的猶太子民同在。這個盟約,在歷史中的耶穌身上,更為鮮明,如今透過復活的主的許諾,更得到一個超越時空的幅度。藉著領受洗禮和遵守耶穌的一切教導,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天主子民的團體,就是「基督的教會」。這個團體充滿信心與安慰,在主基督的帶領下走向未來,直到今世的終結。
【綜合反省】
瑪竇福音雖然沒有敘述耶穌升天的故事,但卻透過復活的主親自教導門徒們,如何繼續在歷史中生活。復活的基督現在親自派遣門徒們到世界各地,繼續執行耶穌在世時的使命,使普世萬民都成為門徒。雖然門徒們再也無法用肉眼看見耶穌,卻仍然滿懷信心。因為他們確信,他們的主已經復活,擁有上天下地的一切權柄,並且時時刻刻與他們同在。
耶穌復活後必然是回到天父那裡,但是祂最後的教導,並不是要門徒們舉目向天,期待人子在父的光榮中帶著威能降來(參閱:瑪十六27,二四30)。相反的,耶穌要求門徒把眼光集中在現世,派遣他們去擴展門徒團體,建立基督的教會。今日教會團體的每一個成員,也必須遵守耶穌的教導,努力吸引萬民成為門徒。只有在具體的福傳工作中,基督徒才能在生活中經驗耶穌的權能,確知天主與我們同在,不斷加深自己身為基督徒的意義,和所擁有的恩寵。
《超人軼事》
第二集 聖方濟各印五傷
第二章 祈禱苦身荒山上 魔恨神愛物相親
歐蘭道先生聽說,聖方濟各和三位修士上山去住的消息,感到非常欣慰;於是,在第二天一早,他便領著許多僕從,帶著大量的麵包、美酒、以及各種日用品,上山去看聖人和修士們。歐先生等人上到山頂的時候,見聖方濟各和修士們正在祈禱,遂靜悄悄地走近,向聖方濟各和修士們請了安。聖方濟各見歐先生帶領許多僕從來到,也就結束了祈禱,竭誠歡迎他們的光臨。
賓主互相寒暄之後,聖方濟各遂代表一總的修士,多謝歐蘭道先生爲了基督的愛,將偌大一座清幽的山貢獻給他們,且又躬親上山探望他們,並贈送了大量的日用必需品。談話時,聖方濟各又要求他,在距離修士居住的地方約有拋石之遠的一株櫸樹下,再搭蓋一間茅屋,因為聖方濟各覺得在那裡獨居祈禱,爲他自己更為適合。歐蘭道聽了聖方濟各的要求,立刻命令他的僕從平地伐木,依照聖方濟各的心願,很快就搭蓋了一間簡陋的茅屋。工作告竣後,已是夕陽西沈的時分。
在歐蘭道帶領其僕從告别之前,聖方濟各先給他們講了一端道理,然後又舉手降福了他們。歐蘭道臨別時,仍依依不捨,一再囑咐聖方濟各和三位修士說:「至敬愛的弟兄們,在這山區,我不願意你們缺少任何日用必需品,因你們若有所缺,那是會影響你們的祈禱等神業的;所以我現在就誠懇告訴你們,如果你們需要任何東西,儘管派人到我家中去拿;要是你們不肯這樣作,那就等於刺傷我的心,使我感到極不安樂了。」他說完這段話,才辭別了聖方濟各及三位修士,帶著他的僕從,下山回家去了。
聖人訓徒守神貧,天主啓示山裂史
歐蘭道一行人走後,聖方濟各命三位修士蓆地坐下,給他們以及未來的修士們講了一長篇訓話,教訓他們要做一位理想的修士,應有何種精神,應取何種態度,應如何生活度日,應如何待人接物等等。在這篇訓話中,對於遵守神貧聖願一條,他特別加以强調,說:「對於歐蘭道先生出於愛德的各種惠贈,你們切勿過於依侍,更不可留戀,以免與我們的主母──神貧太太有所抵觸。你們必須知道,且要切記勿忘:若是我們以貧窮為恥,越遠離神貧的精神,則世人也要以我們為恥,也要越遠離我們,因而我們也將要更受到貧窮的壓迫;反之,如果我們越親近神貧,越有神貧的精神,那麼,世人也就越親近我們,越要拿大量的物資接濟我們。再者,天主召選了我們來度這種神聖的修道生活,是為了拯救世人的靈魂,所以祂也在我們和世人之間立定了一個條約,就是:我們有責任給世人樹立聖德的表樣,世人有義務接濟我們的窮困。還有一層更重要的理由是,神貧的精神是修成全德的康莊大道,也是爭取天上財富的先決條件和法寶;所以,弟兄們,我們要堅定志向,務要守好這神聖的貧窮聖願才是!」聖方濟各對於神貧這一點,講得微妙至極,動聽至極,也感人至極;結論時,他說:「……這就是我自己和你們,在度這種神聖的修道生活上,應有的精神和應取的態度。現在,我已覺察到死亡妹妹的腳步離我不遠了,所以我要在那邊櫸樹下的茅屋中,深居孤處,單獨和天主敘談,要在祂的台前痛哭我的罪愆。我要求良修士,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給我送去少許麵包和清水就夠了;但是切勿讓俗人到我那裡去,如果他們有什麽問題,你們儘管替我答覆好了。」聖方濟各訓話完畢,降福修士們後,便徑直走向櫸樹下的那間茅屋裡去。修士們仍居留原處,將聖人的訓言恭謹慎微地一一見諸實行。
聖方濟各在那所茅屋裡獨居的時候,有一天,他站在屋前,細察四周的山勢;他看見山壁裂痕斑斑,縫穴深邃,大石倒懸而不墜,不禁稀奇訝異,默求天主啓示箇中原因;果然,天主應允了他的祈禱,將山裂的歴史啓示他,說是當耶穌基督被釘死於十字架上以後,天主顯大奇跡,使加爾瓦羅山山崩石裂的同時,也使辣偉爾納山石崩山裂;現在猶存的裂痕,懸石一縫穴等等景象,便是來自那時的遺跡。辣偉爾納山所以迄今仍保存著這種遺跡的原因,是天主預見聖方濟各的偉大精神、神聖愛情,要使耶穌當時所受的苦難滋味、在他的心靈中重演,要使耶穌在加爾瓦羅山上手足被釘、肋膀被穿的五傷,印在他的肉體上,使救主的五傷奥跡復現出來,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拯救世人的靈魂。聖方濟各得到以上的默啓後,遂退回茅屋,關上柴門,開始全心全力地祈禱,以等待天主所默啓的奧跡在他身上實現。
從那時起,聖方濟各因著不斷的祈禱,不時嘗到與天主對觀的甜蜜神味,因而也屢次神遊象外,沈醉於天主的偉大中。關於他神遊於天的事情,在山上居住的三位修士作證說,他們多次目睹聖人身體離地升空,與天主相契對觀,完全失去了肉身官能的作用。就在他與天主相契對觀的時候,天主便把現在與未來的重要事情啓示他知道;不但外界的事象,而且連人心的隱念等秘密也給他啓示了。關於這一點,良修士便是一位身歷其事的人證。
一天,良修士在精神方面受到魔鬼的重大誘惑,而無力使之退卻,因此他想,如果自己能得到聖方濟各的親筆字,那誘惑一定會逃之夭夭的。他雖然如此想,但他卻一面怕羞、一面不願意打擾聖人,所以始終沒有自動把他的意願告訴聖人。其實聖人早已因著天主的默啓,知道了他的隱情,叫他預備了筆、墨和紙張,親手寫了一段讚美耶穌基督的詞句,並在收尾處劃了一個十字架,遞給良修士說:「至愛的良兄弟,你將這張字紙帶去,好心收藏,至死勿失。願天主降福你,並助佑你克勝一總的邪魔誘感。你該切記:凡遇誘惑,萬勿沮喪;因為你受的誘感越多,越顯出你是天主的忠僕和摯友,同時,我也更加敬重和愛護你。我再鄭重告訴你,任何人,他若不先經過許多誘惑和艱難,便不能證明他是天主的摯友。」良修士得到聖人的親筆字,又聆聽了一篇寶貴的教訓,非常感激,同時,他所遭受的誘惑也果然立時逃之夭夭。他回到他的居所以後,真是喜歡得無法自制,遂將天主因著聖方濟各的功德,所賜予他的恩惠的經過,都吿訴了其他的兩位修士。此後,良修士和其他的許多修士,都曾利用聖人那片親筆字紙,顯了無數的奇跡。
天使降凡慰聖人,預言其會世世傳
良修士自從得到了那張墨寶,嚇走了威脅誘騙他的妖魔鬼怪後,對於聖方濟各的為人更加景仰了,同時,也開始要研究聖人的實際生活。他所以要這樣作,決非出於好奇心,而是出於純潔聖善的意念;正因為他有這種必勝的超然條件,所以天主允許他達到了他的目的:讓他屢次看見聖人在神魂超拔的時候,身體便離地騰空,有時離地三四尺,有時離地丈餘,有時高過屋頂,有時高過櫸樹梢,有時升高幾達雲端,要不是有神光異彩圍繞其身,那就無法看到他的所在了。
有時,聖方濟各的身體緩緩上升,尚不及一人之高,而被良修士發覺了的時候,你想這個心地純潔老實的人要作什麼呢?他並不坐視,他竟悄然迅速地及時跑到他跟前,將他的雙脚用手握住,感激零涕地用口吻了再吻,且懇求天主說:「我主、我天主,求你仁慈可憐我吧!求你看這位聖人的功德,賞賜我得與你永相契合的恩寵吧!」
一次,良修士眼見聖人的身體憑空上升,但未趕上握住他的雙足,只能立在他的足下仰頭瞻望;忽然看到一面金字錦旗自天而降,落到聖方濟各的懷中;旗上寫著「天主的聖寵在此」七個大金字。他剛一念完,那面錦旗便回升到天上去了。
聖方濟各不但得了神魂超拔、與至尊天主相契對觀的異寵,而且也享有和天使往還、聚首會談的特恩。有一天,他想起自己不久將要去世,因而很擔心在他死後,他的修會可能滅亡,遂向天主祈求道:「我主、我天主,由於你的無限仁慈與上智,你所托付我大罪人管理的這個貧窮修會的弟兄們,在我死後,將有誰鼓勵他們、安慰他們、指正他們,並為他們向你乞恩求佑呢?他正在向天主祈求之際,忽然有一位天使顯現於他,安慰他,並向他保證說道:「我代表天主向你聲明、向你預言,你的修會將永遠常存直至世末;凡真心愛護你修會的人們,即使他們是至大的罪人,也將要獲致天主的慈恩而得善終;反之,凡惡意加害你修會的人們,必不得長壽而要受罰早死。再者,在你的修士中若有違規逾矩而怙惡不悛者,必被開除會籍,以免損及你的修會。所以,你若看到你的修會中有一些不守會規的頑劣修士時,切勿為此煩惱,更不必為你的修會命運擔憂;並且,在你的修會中將永遠會保持著一個龐大數目的修士,他們要謹守會規、要完全履行耶穌基督福音的理想生活的;這樣的修士,在他們逝世之後,將不經過煉獄而直升天堂。至於那些守規不全,度福音生活而不力的修士們,他們將來固然也能救得靈魂,但在他們去世升天之前,卻必須經過煉火净化而後可,且是他們將來在煉獄應居住若干時間,天主將這問題完全委諸於你,你願意長,則長,你願意短,則短。至論那些完全不守會規的修士們,天主說,祂自己不降福他們,也教你不要理他們好了。」天使說完了這段話,便辭別歸天去了。此後,聖方濟各不但對於他的修會的未來命運有了信心,同時也感到極大的欣慰。
齋期默禱懸崖處,迴避魔擊石化蠟
聖方濟各來到辣偉爾納山上的目的,就是為了善過聖彌額爾總領天神的四十日嚴齋。這個齋期的第一天是始於聖母升天膽禮的本日。現在,這個神聖的日子行將光臨了,聖方濟各願意找一處更幽靜的地方,好讓他能夠更孤獨地度過嚴齋月;於是,他便叫了良修士,說:「你去站在修士們的經堂門口,等我叫你時,你再來。」良修士遵命而去,站在經堂門口等候召叫。未幾,聖方濟各高聲呼喚了一聲「良修士來吧!」良修士立刻應聲而到。聖方濟各見他應聲來到,遂對他說:「我的孩子,讓我們找一個你不能聽見我呼喚的地方吧!」結果,他們在山南坳處,找到了一個最合理想的地方;但是那地方可望而不可即,因為有一丈餘寬的深溝橫在前面。最後,他們經過了幾許辛苦,砍伐了三兩條樹木,横溝架起了橋樑,才通了過去,到達了目的地。
於是,聖方濟各把三位修士叫到,將自己所以選擇那個僻靜處所、要單獨度過四十日齋期的用意告訴了他們,並要求他們就地給他支搭一個茅屋。這樣,他若有什麼動靜,也就不會被修士們察覺了。
不久,茅屋落成,聖方濟各又對修士們說:「現在回到你們的居所去,讓我獨自一人在此;我希望賴天主助佑,能一心一意而安靜地度過這一次的嚴齋月。為此,你們不要讓任何人來我這裡,同時你們自己也不要前來探望我。不過,良修士,你可以每天日間來一次,給我送點兒麵包和清水;夜間夜課經時來一次,和我共念夜課經。但你每次來時,必須靜悄悄的,别驚動任何人。你一到橋頭,應當先說一聲『望主啓我唇。』我若答應,你就過來到我屋裡,否則,你就快快離去。」聖方濟各說最後兩句話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當他神魂超拔的時候,對於人間的一切聲、色、事、象,都會失去感覺。在他神魂超拔時,他是不願意有人在跟前的。他說了以上的話,降福了三位修士,遂叫他們回到他們自己的居所去。
到了聖母升天瞻禮那天,聖方濟各正式開始了他的齋期。他在齋期內,不但少吃少喝、少睡眠,且作了很嚴厲的苦功,以致於他瘦弱的肉體更形枯瘦;但是他的聖靈魂,因著所行的祈禱與苦功,卻更見生力,更形超性化了。這樣,他的靈魂有了足夠的勇氣,以接受天主的奧跡和神聖的光榮;他的肉身也有了足夠的條件,以致勝惡魔一再的攻擊。
一天,聖方濟各走出他的小茅屋,到一個萬丈深谷的懸崖處祈禱之際,忽然霹雷似的一聲,一個狀極醜惡的魔鬼出現在他的身邊;它企圖將他擊倒,推下懸崖,使他粉身碎骨好除去它的眼中釘、心頭刺。那時,聖方濟各既受不了與那醜怪的悪鬼對視,但又不能脫身走開,真是進退兩難;不得已,遂傾身向右邊的山壁靠去,全心依賴天主,希望能握住什麼把柄,以免被惡魔推下山谷。原來,天主固然允許祂的忠僕受魔鬼的襲擊,但總不會讓魔力超過祂的忠僕去,不然,天主必會顯奇跡去救援的。果然在那千鈞一髮之際,天主顯奇跡了:使那塊山壁板石軟化如蠟,依照聖人的身形陷進尺餘,將聖人緊緊箝住,使惡魔無計可施。後來,在那塊石壁上,深深地印下了聖人的面容、體態和手指。這樣,聖人因著天主的救援,得脫免於悪魔的毒手。
魔推修士墮深谷,聖人顯聖救其生
在那峭壁處,惡魔要殺害聖方濟各而終告失敗,待聖方濟各去世以後,魔鬼竟在聖人的一位愛徒身上,仍要施展它的毒手。
有一天,聖方濟各的一位忠實的修士,為敬禮聖方濟各的緣故,肩了一捆木棒,到印有聖人身形的那塊峭壁處,要在那裡作一排木栅,好讓前往朝聖的人們有所欄護。不料,那位修士剛走到那裡的時候,忽然魔鬼出現了,將他和肩荷的木棒一齊推下深谷。過去,聖方濟各在這個地方,因著天主的特意保護,沒有被魔鬼推下深谷;這次,為了聖方濟各的轉求,天主也保護了那位修士,雖墮深谷,但只有驚而無險。據說,當那位修士被推下墜之際,懷著極大的信賴之心,高聲急呼聖方濟各救命;果然,聖方濟各立時顯現到他的身旁,雙手扶翼著他,使他慢慢地、毫無損傷地落到谷底。
可是,當其他修士們一聽到救命之聲,測知那位修士必定墮下了萬丈深谷。他們熟知那個地方的險惡情形,都毫無疑惑地相信他已粉身碎骨在谷底了;於是,大家在悲傷之餘,便帶著繩索擔架之類,循著山谷,繞道前往,準備去將他的屍體零件收斂起來,依禮埋葬了事。但當前往收屍的修士們走進山谷不遠,便看見那位被魔鬼推下峭壁的修士,不但沒有跌死,沒有受傷,而且歡天喜地地仍然肩荷著那捆木棒,大聲唱著「吾儕讚頌天主」那篇歌詞,健步迎面而來。眾修士見此情景,無不驚喜交加。待那修士將經過實情告訴他們,說他如何被惡魔推下,又如何呼求聖方濟各救命,而聖方濟各又如何顯聖保佑了他。之後,大家要求那位修士帶他們一起回到顯聖的地點,又異口同聲地唱了「吾儕讃頌天主」歌,感謝天主及聖方濟各的救命宏恩。
鷹語醒鐘誦經時,天使調絃奏天樂
聖方濟各在辣偉爾納山上守齋的時候,雖然地獄的魔鬼曾千方百計地加以襲擊,加以陷害,但天上的慈父卻不斷地予以撫慰;祂不只派遣天使看顧他、娛樂他,並且還命林中的鳥雀,向他承歡,向他服務呢。
據說,在聖方濟各守四十天嚴齋期間,有一對獵鷹特地搬家到他的屋旁,作了他的芳鄰。每夜夜課經前,這一對芳鄰必定歌唱一曲,將他叫醒;有時,牠們飛到他的屋頂上,像叩門似的,用牠們的翅或嘴砰砰作響,叫他準備念夜課經。及至聖人起身開始念經的時候,牠們便回家靜悄悄地休息去了。但當聖人身體過於疲倦或有病時,他的芳鄰竟像智慧而慈心的人類,就晚點兒叫他起來。因為牠們不但常常準時叫他起身誦讚美天主,並且日間也常和他親近,使他開心,所以聖人也非常愛護牠們。
聖方濟各在齋期內,因為守齋過嚴,再加上魔鬼的多方為難,以致他的身體已到了弱不可支的地步。這時,他想利用靈魂的神糧,來補充一下肉身的力量。於是,他便默想聖人聖女們的真福真樂,懇求天主賜恩,賞他預先嘗到一點天上的福樂。當他正在希翼的時候,忽然有一位天使,神光輝耀,左手提著胡琴,右手握著樂弓,顯現在他的面前;聖人一見到天使,便肅然起敬;及至那天使將樂弓在胡琴上只拉動了一下,聖人的靈魂遂甜醉了過去,同時他的肉身也因喜而迷,失去了知覺。事後,聖方濟各向他的修士提及此事時說,假如天使再多拉一下,恐怕他早已喜歡得死去了。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