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抵達真正智慧的靜觀
(七)靜觀天主的兩種方式
- 注意:我們應當以默思真理的工夫瞻仰不可理解的奧蹟,而這便是聖三的奧蹟。我們瞻仰聖三的奧蹟是以肯定和否定二方式來執行。前者是奧斯定的方式,後者則是狄阿尼削的方式。
所謂「肯定」是說:在天主內有些是公共的,有些是天主固有的,有些則是介乎二者之間的,原非天主固有而為人歸諸天主的事理。首先要盡力靜觀天主內所有公共的事理;如天主是第一本質,是完美的本性和幸福的生命;三者互相因果。又要想到天主如何是永遠而又是現在者,是單純而又充斥萬物者,是堅定不變而又是推動一切者;三者亦互相因果並彼此銜接。最後要注意,天主如何是不可接近的光明,是無可變動的理智,是人不能理解的和平,不獨含有本質上的唯一無二性,亦具有極其完整的三位。光明就如父,光明產生其輝耀,輝耀及光明共發熱能,熱能出自二者,即使不如子之出於父。如果天主是不可接近的光明,而在其內的輝耀及熱能又都是實體及位格,則的確在天主內有父、子、聖神了。這是天主三位固有的事理。同樣,理智就如原始,這原始孕育並產生言,而愛的禮品則出自理智及言。凡是健全的理智莫不如是。如果天主是不變的理智,則顯然在天主內有第一原始、永遠的聖言及極其完美的禮品了。這些是天主聖三所固有的事理。最後是和平。和平是多數物事的連繫;除非它們互相肖似,則它們彼此之間不可能有完美的連繫。但除非二者出自第三者,或一者出自另一者,則它們不可能互相肖似。不過,在天主聖三內,二者不可能以同一方式出自第三者。所以,如果在天主內有真的和平,在祂內必須有第一原始,必須有其肖像及二者的連繫。
- 至論原非天主固有而為人歸諸天主的事理,可分三段略述於次:
首先是單一、真理及美善。單一歸諸聖父,因為祂是原始;真理歸諸聖子,因為祂是肖像;美善歸諸聖神,因為祂是連繫。
其次是權力、上智及意志。權力歸諸聖父,因為祂是原始;上智歸諸聖子,因為祂是聖言;意志歸諸聖神,因為祂是禮品。
其三是崇高、美麗及甘飴。為了聖父是單一及權力,故崇高歸諸聖父;因為崇高無非是特殊和唯一的權力。由於聖子是真理及上智,故美麗歸諸聖子;因為上智含有眾多觀念,真理則含有一致性,而美麗則是眾多事物的和諧一致。甘飴歸諸聖神,因為祂是意志和美善;至大的美善而與意志連接一起,則必有至大的愛德與甘飴。總之,天主是可畏的崇高,可奇的美麗及可望的甘飴。聖三的奧蹟終止於此。以上是以肯定方式仰視聖三的奧蹟。
- 但否定方式則更為卓越。狄阿尼削說:「肯定方式有欠明確,而否定方式則最為逼真」。否定方式雖然似乎所說較少,其實則強調得較多。這種瞻仰天主的方式在於否定天主擁有受造物一般的優點。其秩序是先由低級優點開始而抵達高級優點,然後加以超絕一切的肯定。譬如:天主不是感官所能捕捉者,而是超絕感官者;天主不是可以想像者、不是可以理解者、存在者,而是凌駕乎所有受造物之上者。此時,瞻仰真理者的靜觀便轉移至靈魂的黑暗中,使靈魂高舉自己於更崇高的境地,並進入更玄深的事理內,因為靈魂跨出了自己及所有受造物。這是高舉心神的最佳方式。但為臻於成全境界,先須通過先於成全境界的境界,就如為抵達合路先須經由明路,否定方式先須經由肯定方式一樣。同時上進的心志越殷切,這種舉心向上的方式亦越有力;上進的心火越熱烈,這種舉心向上的方式亦越有效。所以,運用這方式裨益良多。
- 注意:天使有三級,每級有三品。凡則效第一級的天使者,先應以悲歎及祈禱呼求真理,這是天使之所為,繼而應通過閱讀及研究來傾聽真理,這是總領天使之所為,然後藉著善表及宣講來傳報真理,這是率領者之所為。凡欲則效第二級天使者,應以投奔及戰鬪來接近真理,這是掌權者之所為。繼而應以熱忱及競賽來捕捉真理,這是異能者之所為。然後應以輕視及刻苦自我來與真理為伍,這是宰制者之所為。而則效第三級天使者,先應以祭獻及讚頌來崇拜真理,這是上座者之所為。繼而應以出神及靜觀來驚奇真理,這是上智者之所為。最後應以親吻及愛戀來擁抱真理,這是熾愛者之所為。請勤加注意上述一切,因為其中寓有生命之泉。
(連載完畢)
閱讀更多:《愛的烈燄》總覽
第三章 抵達真正智慧的靜觀
(六)上進的九階段
- 注意:由於天使有三級,每級有三品,故我們的上進亦能一依天使的品級,劃分為三三九個階段。因為痛苦、知恩、肖似是煉、明、合三路不可或缺的三個階段。不過,這只限於人犯罪以後。假使人未曾犯罪,則知恩、肖似二者業已够用。知恩為了所接受的聖寵,肖似為了取得義德。但現在亦須通過痛苦的階段,因為我們需要神醫的治療。我們既因享樂而犯罪,則非通過痛苦的懺悔不能消除罪惡。
為激發懺悔之情,必須深思來自我們罪惡的災害,必須追念基督所受的苦難,必須為了近人的不幸而請求治療。
為使我們知恩報愛,必須驚奇天主如何從虛無中造生了我們,必須力戒歸功自己,因為是天主由罪惡中拯救了我們;必須感謝天主,因為是祂由地獄中提昇了我們。我們的受造是依照天主的模樣,我們的得救是虧了祂的寶血,而我們的提昇則為使我們榮登天鄉。
為肖似天主,則須仰視上界的真理,又須將愛德的聖情擴大至外界,並須將英勇的美德指向自己內部。首先,你應仰視真理而超絕自身。所謂仰視真理是以靜觀天主的事理,是以「知識」留意宇宙的萬象,是以活潑的信德捐棄自己的成見。其次,你應將愛德的聖情努力擴大於你的周圍,要以「上智」仰慕天上的榮福,要以「友誼」熱愛近人,並以「端莊」輕視肉慾的快感。再其次,你應對自身英勇果決,要敢於犯難,要豪爽履行值得頌揚的一切,要謙遜接受卑賤的種種。
- 為洗煉自己需要經過痛苦的階段。對自己的罪惡應當痛心懺悔,因為對重壓在你自己、在基督及近人身上的禍害不得不憂心如焚。對基督應當同情兼敬畏。因為審判的結果雖尚隱而不見,審判卻的確要來,即使審判的日期和時辰並不一定。對近人應當憐憫並代為呼求,因為我深信,來自天主、基督及諸聖代禱的助佑已時時準備妥當。
為照耀自己需要通過肖似的階段。要默思首要真理來瞻仰不可捉摸的事理,要將自己的視野拓展到可以理解的種種,並對當信的一切捐棄自己的判斷。其次,要憑愛德的熱情舉心向主和兼愛近人,但對世界則應自處如烏有。其三,要藉英勇的美德決心執行值得推薦的種種,並擴展至可以公諸他人的一切,但對卑鄙的俗事,則應自視如不存在者。
為取得合路的成全,必須通過知恩的階段。要為了寵恩的如何有利而警覺、而謳歌;要為了寵恩的珍貴而歡欣、而喜慶;要為了施恩者的慷慨而恩愛地投身於其懷抱中。
閱讀更多:《愛的烈燄》總覽
第三章 抵達真正智慧的靜觀
(四)為享有愛德之甘美的七階段
- 為能靠了聖神的來臨而享有愛德之甘美的七階段是睡不安席的警覺、增強人心的信賴、灼熱人心的愛戀、提昇人心的出神、令人休憩的愛悅、愉快人心的喜樂和黏結人心的依附。人如有意臻於愛德的成全及聖神的熾愛,必須依這程序邁進。
首先,必須提高警覺,因為新郎很快要來。你應能說:「天主,我天主,我急切尋覓你」(詠六三2);又能說出雅歌的話來:「我身雖睡,我心卻醒」(歌五2);又能如先知說:「我的心靈在夜間渴望你,我的心神在清晨尋覓你」(依二六9)。
其次是信賴新郎一定要來;這信心應能增強你,使到你能說:「上主,我仰望你,不致受辱」(詠三十2),並能與約伯一同說:「即使他殺我,我仍希望他云云」(約十三15)。
再其次是愛戀新郎的甜蜜;這愛戀應使你能說:「我的靈魂渴慕你,好像牡鹿渴慕溪水」(詠四二2),又使你能說出雅歌的話來:「愛情猛如死亡」(歌八6)和:「我因愛成疾」(歌二5)。
其四,為了新郎的崇高而出神;這出神應高舉你的心神,使你能說:「萬君的上主,你的居所是多麼可愛」(詠八四2),又能說出新娘的話來:「願你拉著我,隨你奔跑云云」(歌一4),並能與約伯一同說:「我的心靈寧願窒息」(約七15)。
其五,愛悅新郎的英俊;這愛悅應使你得到休憩,並使你能說:「我的愛人屬於我,我屬於我的愛人」(歌二16),又能說:「我的愛人皎潔紅潤,超越萬人」(歌五10)。
其六,新郎之愛的充盈應使你陶醉於愉快中,使到你能說:「憂愁焦思雖然齊集我心,你的安慰卻舒暢了我的靈魂」(詠九四19),以及:「上主,你為敬畏你的人所保留的恩澤是何等豐盛」(詠三十一20),又能如保祿宗徒說:「我充滿了安慰,充滿了喜樂」(格後七4)。
其七,為了新郎愛的勇猛,依附之情應黏結你的心,使到你能說:「親近天主對我多好」(詠七三28);又能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八35)。
- 行走於上列各階段者,應循序而進,不可躐等;直到抵達最後階段,不得半途而廢,亦不得越過彼此相關的中間階段而直達最後階段。再者,首一階段著重思考,而其它階段則著重情感。警覺令人熟思愛天主一事如何合理、有利和甘美;並由此而產生一個女兒:信賴;信賴又產生願望,願望則產生出神,這樣循序邁進,直到抵達相吻相擁而至於完全的結合。願天主賞賜這恩寵!阿們。
閱讀更多:《愛的烈燄》總覽
第三章 抵達真正智慧的靜觀
(五)結論
- 茲將上列各階段總括如次:有關煉路的階段是:要為了罪惡而羞澀,為了審判而戰慄,為了損失而嗟歎。要為救治創傷而祈求助佑,要為對抗仇敵而克制物慾,要為爭取賞報而希望殉道,並要為獲取蔭庇而投奔基督。
關於明路的階段是:要思考受難者是誰,而折服於祂並堅信祂;要試想受難者是怎樣的一位,而與祂同苦同憂;要想到受難者的偉大而為之驚奇不置;要考慮其受難的原因而對之倍加感激和信賴;要深思其受難的態度而加以則效;要熟思其苦難的重大而熱烈擁抱;要細察其苦難的功效而以理智和靜觀來瞻仰。
合路的階段是:要為了新郎的迅速即至而時時警惕;要為了新郎的準確來臨而倍加信賴;要為了新郎的甜蜜而燃起愛戀之情;要為了新郎的崇高而出神並舉心向上;要為了愛悅新郎的英俊而感到休憩;要為了新郎的充盈之愛而陶醉於愉快中;要為其愛的勇猛而讓依附之情黏結你的心,使到熱心的靈魂常在心裏說:我追求你,我盼望你,我渴慕你,我舉心向你,我接受你,我歡欣於你,最後,我依附你。
閱讀更多:《愛的烈燄》總覽
第三章 抵達真正智慧的靜觀
(三) 為窺視真理之光輝的七階段
- 憑了取法基督而窺視真理之光輝的七階段是:理智的肯定、憐憫的同情、驚奇的注視、熱心的出神、與基督同化、擁抱十字架和靜觀真理。必須一依下列秩序而前進於上述七階段。
首先要試想受難者是誰,並以理智的肯定對祂表示折服。要絕對堅信基督千真萬確是天主聖子,是萬有真原,是人類救主及每人的賞罰罪惡者。
其次,要想到受難者是怎樣的一位,並以憐憫的同情與祂結合,使到你對最無辜、最溫良、最尊貴、最多情的祂,表示同情。
其三,要記起受難者的偉大,並以驚奇的注視而深入於祂內。要注視祂無限的權力、無窮的美麗、無涯的幸福及永遠。要驚奇無限權力的受到貶抑,無窮美麗的蒙受汙損,無涯幸福的遭受折磨及永遠的被處死刑。
其四,要存想使祂受苦的原因,並因了熱心的出神而忘掉自己,因為祂受難是為救贖你、照耀你、聖化你並光榮你。
其五,要默思祂受難的態度,並努力與祂同化而穿上基督。祂為人類而萬分情願地受辱忍苦,對自身異常嚴厲,對天主唯命是從,對仇敵則十分機智。你要對近人慣於友善,對自己慣於嚴厲,對天主慣於謙虛,對惡魔慣於機警。總之,要奉基督為楷模。
其六,要注意祂所受的苦多麼重大,並以希望受苦的善情擁抱十字架。既然萬能者竟如弱者而淪為階下囚,聖善者竟如奸宄而為人侮辱,上智者竟如愚者而為人戲弄,正義者竟如歹徒而接受酷刑,所以你亦要願望十字架的苦刑,願望飽受事實上的凌辱,飽受言語上的詛咒、姿勢上的戲弄及殘酷的懲處。
第七,要看看祂受苦的功效,並以靜觀的眼目注視真理的光線。依照默示錄五章,由於羔羊的蒙難而開啟了密封書卷的七個印。該書卷含有一切事物的普遍知識。其中七項,對人們而言是密封著的,即天主的可奇、神靈的意義、世界的本質、天堂的可望、地獄的可怕、美德的應受頌揚及罪惡的當受譴責。
- 一、十字架顯示天主的可奇;祂是無可透視的最大智慧,是無瑕可指的最大正義,是無可言喻的最大仁慈。天主以最大的智慧欺騙了惡魔,以最大的正義尋求了贖價,以最大的仁慈為我們捨掉了聖子。人如對這點勤加思索,則將對天主擁有極明亮的認識。
二、十字架使我們理解神是什麼;理解天使如何仁善,人靈如何珍貴,惡魔如何殘暴。因為天使竟讓自己的主子被釘,天主聖子竟為人靈而受死,而這則出自惡魔的陰險。
三、十字架又顯示世界是什麼;世界是盲目的王國,因為世界未曾認識最偉大的真光;世界是不毛的王國,因為世界將耶穌基督視作無用者;世界又是罪孽的王國,因為世界竟將它的天主、友人及無辜者加以判決並殺戮。
四、十字架展示我們天堂如何值得願望,因為天堂是一切光榮的巔峰,一切喜樂的總和,一切富有的會聚之所。天主為了替我們恢復天堂而成為可憐的人,成為卑賤者、貧困者。為達成這目的,至高者接受了鄙棄,正義者接受了罪罰,富有者接受了貧窮。因為至高的君王為提舉我們於光榮而成為卑賤的奴隸,至義的法官為解脫 我們於罪惡而受了最慘酷的極刑,至富有的天主為使我們擁有一切而承受了極端的貧窮。
五、十字架指示我們地獄的可怕,告訴我們地獄如何充斥著窮困、卑鄙、恥辱、災禍及不幸。如果基督為了消滅並賠償罪惡必須受苦,為了自己的惡行所應得的處分和補償而被判下地獄的人更應如何?
六、十字架展示美德如何堪受讚頌,如何珍貴、美麗及有益。美德是珍貴的,因為基督寧願捨掉生命而不願違反美德。美德是美麗的,因為在侮辱中美德仍然大放光明。美德是有益的,因為一個美德的行為掠奪了地獄,開啟了天門,光復了世界。
七、十字架宣告罪惡如何應受譴責。罪惡如此可憎,使到為赦免它需要偉大的代價、偉大的犧牲和如此難得的神藥,需要由天主性和人性共成一位的至尊者,為補贖最狂妄的驕傲而蒙受最卑下的輕蔑,為補贖最貪婪的吝嗇而接受極端的貧乏,為補贖最放任的淫蕩而忍受最慘酷的痛楚。
- 看,十字架怎樣展示一切。所謂一切,總歸上述七點。因為十字架是真理的鎖匙、大門、道路及光輝。誰若依循上述程序接受十字架,並追隨基督,他將不致在暗中行走,而得到生命之光。
閱讀更多:《愛的烈燄》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