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音樂湧出神聖永恆
禮儀像音樂一樣,具有創造虛擬時間的特性。禮儀少不了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和尾聲一氣呵成的樂曲形式,信眾在動靜起伏的節奏旋律,以及緊張鬆弛的情緒氣氛中,沉浸於超越的「永恆」中。
例如,感恩祭典展現天主永恆生命的多種面向,生活的步調從致候詞進入神聖的時辰,經過懺悔、聆聽、回應、感恩,祈求、讚頌,到共融達到天人交融,最後派遣又回到日常生活,可說高潮迭起。
禮儀所象徵的時間並非鐘擺不止的純物理時間,而是體驗永生的神聖時刻,融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永恆救贖。
禮儀音樂舞動人生節奏
禮儀像音樂,集聚活力的有機體,主軸「基督奧蹟」藉由轉變、成長和發展將生命節奏逐一釋出,生生不息,循環不已。
例如,將臨期主日所標示的「希望」主題,由進堂式開始,經聖道與聖祭禮的鋪陳,到禮成式的起承轉合變遷中,再三凸顯「降世」神聖時辰的節奏。
因此,禮儀所承載的生命之門「基督奧蹟」,藉由更迭的禮儀季節提供信眾對死亡與復活,皈依與新生命,正義與和平等生命節奏的不同曲調。
禮儀音樂講究舉行與練習
禮儀像音樂,經書或樂曲的完成並非大功告成,而是出現在禮儀的舉行或舞臺的演奏當中,相當仰賴參禮者或演奏者的全神投入。
其次,惟有努力不懈地練習與理解,才是整合言語、姿態、進堂詠、聖道禮、聖祭禮等不同儀式(如調號、音符、節拍等),並賦予高亢低沉,情緒起伏等節奏(如音色、音質、音量等)的不二法門。
總之,禮儀的編排與舉行屬於美感的藝術創作,教會與信眾在「基督奧蹟」的感動下,將原本各自獨立的儀式,串聯成動人心弦的樂章。
禮儀音樂重視藝術的實現
禮儀音樂所創造的虛擬時間,純粹是藝術想像,宛如聆聽一首「基督奧蹟」的永恆樂章,禮儀中所採用的任何表現方式都是禮儀的要素。
顯然,歷史、神學或科學術語無法創造出「基督奧蹟」的旋律,不宜出現在禮儀中,當然那些報告頁數、動作指令就甭提了。
若經常勞神分析釋意各個儀式,猶如一場演奏會無法一氣呵成,不斷地被打斷,弄得禮儀支離破碎,淡然無味,無非將禮儀視為課堂而非崇拜。
禮儀需要信眾,正如信眾需要禮儀一般。因此考究的禮儀並非娛樂大眾,而是聚集參禮者成為朝拜天主的信仰團體。到底參禮者不同於聽眾,如何使所有參禮者積極投入,成為禮儀服務品質的挑戰。
禮儀的編排在舉行中得以完成,因此常須向聖神開放,排演並不表示舉行時不能有所差池,往往即興的神來之筆,常出人意表,令人讚嘆。即便演奏相同樂章,同一交響樂團能有不同的表現,何況不同的交響樂團。
結語
從禮儀像詩詞、戲劇、舞蹈和音樂四個角度輕描淡寫地敘述了禮儀美感,旨在拋磚引玉,希望本地的禮儀教育,除歷史與神學的教學外,增添些美學的幅度,讓欣賞教會的禮儀與禮規的角度更趨多元。
其實,禮儀的美感也只是基督徒生活品質的反映而已。牧靈禮儀應更加重視宗教生活的培育,否則即使回歸禮儀改革前的繁文縟節或力求改革後的儉約求精,也只是虛有其表,並無多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