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為石鋪地 | 哭 牆 | 耶穌被釘十字架上 |
請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詠一二二6)
大約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前已有人在耶路撒冷定居。根據聖經記載,在亞巴郎擊敗敵人、奪回財物之後,帶了餅酒來祝福他、被稱為「至高者天主的司祭」的默基瑟德,當時已在耶路撒冷為王(創十四14~20)。
達味時,攻佔了耶路撒冷(撒下五4~14);撒羅滿時,為上主天主的名建造了殿宇(列上五19)。自達味王朝始,耶路撒冷即成為政治與宗教的中心。然而,撒羅滿死後,王朝一分為二:北國以色列,以撒瑪黎雅為首都;南國猶大,則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在公元前五八七年,耶京與聖殿完全被摧毀。雖然在以色列人民充軍期滿、返國後,曾將耶京與聖殿重新修建;但歷史過程中,耶京屢遭侵擾、摧毀和修建,正可謂歷盡滄桑,這「平安之城」卻始終難得和平!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後,整個耶京才又全屬於以色列統治。
有個俗稱敖斐耳(Ophel)的山丘,正是古耶路撒冷的所在地。山丘北面與凹凸不平的山地相連;西面、南面、東面皆環以深谷,在東邊下方尚有一天然水泉,名叫基紅泉(Gihon),即今所稱之聖母泉。
在耶城北邊有貝特匝達池,耶穌在此處曾治癒一位癱子(若五2~8);今則有亞納堂在此。聖殿北面,為安東尼堡,耶穌即此受審於比拉多前;如今為一伊斯蘭教 小學,是公拜苦路的第一處。此小學對面,是方濟會所辦的聖經學院,內有耶穌受鞭刑小堂。此會院左側尚有判死刑小堂,由此堂直通左邊的熙雍聖母修女會,仍可 見到耶穌當時的石鋪地。
耶城西牆。亦即著名之哭牆,猶太人至今仍常在此祈禱、哭泣。城西北方為昔日所稱的哥耳哥達(又稱加爾瓦略山),也被稱為「髑髏」(瑪廿七33)之地,建有 耶穌聖墓復活大殿,包括了耶穌被釘處及耶穌聖墓等;目前分屬於天主教會、希臘正教會、亞美尼亞教會等五支教會所共管,今日在其中仍可感受到不和諧的複雜衝 突。
城南則可見到熙雍山;西南方有耶穌與門徒最後晚餐之晚餐廳,緊連著聖神降臨廳。在附近還有一座聖母升天堂。而昔日聖殿所在地,現今卻為伊斯蘭教徒的金頂清真寺(Omar)。
城東出口,即為金門——耶穌榮進耶京之門,如今早已被封閉,不得通行。城東側為橄欖山,有革責瑪尼莊園,耶穌山園祈禱之地;上方一小小圓形建築物,傳說為耶穌升天之處。還有主哭耶京堂等等。
聖墓模型 | 金頂清真寺 | 右前方為金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