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禰作王
朱柏寧(在俗方劑會士)
成為基督徒,某些方面像是被套上繩索,如同耶穌對伯多祿說:「你年少時,自己束上腰,任意往來;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 意去的地方去」(若二一18)。當我們被耶穌吸引之後也是一樣,從本來不受拘束的生活轉而朝向耶穌,被天主帶領到自己沒有想像過的地方去 — 縱使有時候這個過程並不快樂。
上個星期結束了以色列朝聖之行,開始從一段為期不短的信仰低潮中緩慢恢復。在信仰裡,我就像大部份二十幾歲年輕人一樣莽撞、急躁,信仰生活也起起伏伏不甚 穩定:愛的時候愛的熾烈,低谷時又幽怨不已。從六年前隻身走進聖家堂,一直到今天仍感覺像孤兒一樣緩慢的在教會裡找尋生命的方向。我在祈禱和聖體中與耶穌 相遇,依靠著對祂沒來由的渴望和熱愛,在教會裡學習成長。但是 ,現在我在祈禱中失去耶穌,不知道祂在哪裡。六年來的追尋,漂蕩的生命還是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因為自己不夠好?還是因為其他的什麼?我 是否太固執地想要一個天啟式的答案?聖體龕裡的耶穌沈默著,我的信仰也進入冬天。
這個信仰低潮來得又猛又長,在這樣愁悶悱惻的狀況下,我甚至幾度想放棄朝聖的計畫。就在這樣極端低落的信仰狀態中,踏上以色列朝聖的旅途。前面大半的行 程,我像一個沒有信仰的觀光客。看著其他團員們感動的不斷流淚,我只能默默在心裡憑弔已然失去的與主親密時光。然而,天主的計畫總來的突然,祂給的恩寵就 算只有半刻,卻已經足夠我們用。在耶路撒冷的革責瑪尼莊園,我和久未相見的耶穌再度相遇。
革責瑪尼莊園那夜的山園祈禱,大概是耶穌一生對天主最痛苦的聽命,也是最困難的祈禱。經過林神父生動的講解,耶穌最後的這個祈禱顯得真實又深刻。在那裡, 耶穌迎向死亡以及比死亡更難受的折磨。祂被生為人,有痛覺為承受痛苦;有心,為了被撕裂;有盼望,而一度自覺被遺棄。我相信這一切耶穌早就都知道,不然,祂的汗不會如血珠一樣滴下來。但是 ,祂還是在最後一個可以反悔的時刻,選擇對天主說:「好」。
我們在革責瑪尼彌撒時,林神父栩栩如生的描述當天晚上的祈禱。耶穌對天主回答的「好」,與聖母三十三年前的「爾旨承行」漸漸重疊,那聲音在開闊的聖堂和我 的心裡迴盪。而基督俯在大石前的身影,也漸漸疊上我自己的。革責瑪尼的回聲還未歇止,冬天的雪似乎開始融化。我彷彿看見耶穌祈禱的身影早我一步,出現在那 個無人的山嶺,而我並不是孤獨一人。
原來當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戰勝時間線性的流動方向時,祂救恩行動中的每一刻,都成了「此刻」。「此刻」是耶穌為我們誕生之時;「此刻」耶穌正往訓萬民,「此刻」是山園祈禱;「此刻」是耶穌受難;「此刻」是耶穌復活受享光榮。
我的痛苦不孤單,因為耶穌已在那裡。因為我偶有的痛苦,才能在這安逸的生活中有機會 默想耶穌的痛苦。因為耶穌取了我們的人性,我們知道祂知道、祂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因為痛苦,才瞭解祂有多麼的「願意」。耶穌接受痛苦與死亡,因為祂願意 讓天主作主,以救贖世界。我學習耶穌,在痛苦到閉起眼時,對天主說「是的、是的,我願意」。那一刻,我擁有了山園祈禱的耶穌。祂因愛而給,因給而成傷。也 在那一天,我才終於瞭解為什麼約伯說:「上主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到讚美!」 因為天主給,是祂將光榮與我們分享。而祂取走什麼,是為了將耶穌給我們 — 祂以自己來代替我們一切的失落。
我在革責瑪尼莊園的大石頭前面痛哭。是的,是的,主我願意,請禰在我的生命裡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