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熟悉聖經歷史的人,都難以把這些著名婦女中每一位那比較不尋常的特色,加以錯過,她們之所以進入以色列的歷史和默西亞的世系,並非根據一般預料的規律。塔瑪爾是客納罕人,她偽裝成一個妓女,在前往提默納黑的路上,由她的公公猶大而懷了孕(創三十八);辣哈布是耶里哥的一個妓女,在城被征服時,收藏了那些偵探(蘇二1-21);盧德是摩阿布人,她贏得了波阿次作為她的丈夫(盧);巴特舍巴,由於達味的色慾和奸詐使她的丈夫烏黎雅出戰身亡,成了撒羅滿王的母親(撒下11)。這些事件中,每一件都刻劃出天主的照顧,以一種不可預料和不尋常的方式在工作。這些女人都是「外國人」,似乎沒有可能進入以色列的家族,但她們卻成了默西亞世系中的重要環節。
在這世系中,瑪利亞是最後和最重要的環節。如同族譜的其他女人一樣,瑪利亞也是一個「局外人」。在瑪竇的記述中,她之成為達味家族的成員,只是藉著她與若瑟的婚姻,而福音如同對其他「外國人」所做的一樣,用懷疑和恥辱的外衣圍著她,因為她在婚姻之前已懷了孕,而若瑟是個正義和慈悲的人,決定悄悄地與她離婚(瑪一18-19)。但若瑟在夢中得知福音給讀者告訴的事實,就是瑪利亞是「因聖神」而懷孕的(瑪一20)。再一次,天主以不可預料和不尋常的方式行事。
這樣,在瑪竇福音中,耶穌生於童貞女,並不是對性方面的一個註釋,而是論及救恩史的一個特殊儀式:天主常在世人通常所忽視的地方、人物和環境中工作;我們看見間斷性的地方,天主卻看見連續性;我們看見空虛的地方,天主卻看見生命;我們所排斥的人物,卻屢屢是天主揀選來與祂合作的人。瑪利亞這個「局外人」,就是這樣看似矛盾地,成了默西亞要來臨的最佳園地。瑪利亞的童貞的這一特質,也反映在耶穌的使命中,在瑪竇福音中,耶穌常關注局外人:在耶穌誕生時前來表示敬意的外國賢士(二1-12)、在葛法翁的羅馬百夫長(八5-13)、做稅吏的瑪竇(九9-13)、客納罕婦人(十五21-28),以及祂觸摸和治癒的許多病人和殘廢者。因著與這些人為伍,耶穌也遭受惡意的對待;但讀者知道,天主臨在於耶穌的整個職務中。
無可置疑,瑪竇福音中的許多這種強調,是當他自己的教會不肯定自己的使命時,用來指導他的。因為瑪竇的教會,猶太基督徒佔大多數,他們的團體中,有些人阻止把福音開放給外邦人。聖史便提醒他的團體,叫他們看清楚耶穌職務怎樣打破界限,也看清楚這種打破界限的模式怎樣深切地貼合救恩史的架構。的確,在這救恩史內,出現了耶穌的母親;她同樣是一個局外人,但她不單被包括在天主的救恩計劃內,而且更成了將生命帶給默西亞的人。
聖母作為局外人的這個形象,為我們今日的教會,仍有深切的意義;為那些在團體中感到被忽視和排斥的人而言,它是一個力量的泉源;為教會中的領袖人物,和那些在主要崗位上的人,它則是一個強烈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