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主曆2020年11月8日
課程公告
※ 《教會傳教工作法令》/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20~8:50(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為了統計人數,安排座位,敬請欲來上課的朋友再次以電子郵件來信(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日上午 10:30~11:3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 《瑪竇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三晚上 7:45~9:0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 第三十二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時時醒寤
【福音:瑪二五1-13】
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2她們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3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4而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壼裡帶了油。5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著了。6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7那些童女遂都起來,裝備她們的燈。8糊塗的對明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罷!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9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更好你們到賣油的那裡去,為自己買罷!10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11末後,其餘的童女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罷!12他卻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13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
經文脈絡
三部對觀福音在敘述耶穌苦難之前,都安排了耶穌的末世言論(瑪二四〜二五;谷十三;路二一)。隨著「煉靈月」的到來,禮儀年漸漸進入尾聲,教會邀請信仰團體一起在感恩禮中宣讀和聆聽這些聖經篇章,一方面提醒基督徒末世的確切性,一方面也教導大家面對末世的正確態度。
相較於馬爾谷和路加,瑪竇福音的末世言論篇幅最大。他把這些言論編輯成耶穌五篇大演講的最後一篇,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強調末世的真實性、以及在末世之時人子必定要再度來臨(瑪二四1-41),後段則是以比喻的形式,教導信仰團體如何正確地在現世生活(瑪二四42-二五46)。
教會安排在禮儀年甲年的最後三個主日,連續在感恩禮中誦讀瑪竇福音二五章的末世言論。先是二個著名的比喻:「十童女」(瑪二五1-13)、「塔冷通」(瑪二五14-30);最後在耶穌君王節時,則是有關「公審判」(瑪二五31-46)的啟示性言論。
「十童女」的比喻
這是一個大部分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比喻,德國Erfurt教區的主教座堂正門兩旁牆柱上的石雕,就是以這個故事中的十個童女為主題。故事的意義看來十分淺顯,然而事實上,這卻是一個相當難以瞭解的比喻,因為這個故事所描繪的情景,不太符合一般的猶太風俗。我們在這裡將先按照這個比喻的結構,將它分成三個場景一一介紹,並提出難以理解之處,再稍做解釋。
第一幕:等待新郎
比喻一開始敘述:十位童女提著燈前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位是帶著油的明智童女,另外五位童女則相當糊塗地沒有帶油。就猶太婚禮而言,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郎迎娶新娘進入家中,那些在約定地點等待新郎的伴娘(十童女),應該拿著(防風)燈伴同新郎一同前去隆重的迎取新娘。由於新郎一直未出現,他們因疲倦而打盹睡著了。
但是這個比喻所敘述的情形,並不十分清楚,比喻中完全沒有提到婚禮中的女主角新娘。她在那裡?仍在自己的父母家中?或已經在新郎的家中等待因故耽擱的新郎?
第二幕:迎接新郎
第二幕敘述新郎來到時,童女們裝備油燈的情形。由於新郎直到半夜時才來到,因此婚宴也在半夜裡舉行。這種情形並不是常態,但也並非不可能,因此這個半夜裡發生的事件仍是可以理解的。而明智的童女拒絕將油分給糊塗的童女,要求她們自行去油行購買,這也並非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因為在有婚禮慶典的日子,這些作相關生意的商店也會配合營業的。
第三幕:婚宴
第三幕報導新郎在明智的童女陪伴下進入婚宴大廳,而大門也隨即被關上了。那些因為去買油而遲到的糊塗童女來到時,被新郎斷然拒絕:「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就現實情況而言,這樣嚴酷的新郎當然並不合乎常情。
聖經中常見的比喻
以婚宴做為材料的比喻,不論舊約或新約中都屢見不鮮(歐二21-22;依六二5;瑪九15;二二2)。但是在猶太傳統中,沒有用新郎來比喻默西亞的例子,耶穌自己大概也沒有如此用過這種比喻,因此這個比喻應該是初期教會的創作(參閱:瑪九15;若三29)。
比喻的形成
此外,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有許多熟習的話語,因為他們在其它有關末世的言論中也出現過。例如:那些被咒罵落入審判的人呼喊「主啊!主啊!」(瑪七21);大門既已關上,敲門便不會有效果(路十三25);以及嚴峻拒絕的話:「我不認識你們」(瑪七23;路十三27)。由此可以斷定,我們眼前的經文, 很可能是瑪竇的教會團體根據一些耶穌曾經說的話(路十二36-37;谷十三34-35;瑪二四50),將這些圖像性的因素做了不同的運用,編纂成這個新的比喻。
比喻的教訓
如果這個推論正確,我們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比喻採用了「童女」來表達信仰團體,沒有使用「新娘」。雖然教會是基督深愛的新娘,但是這個比喻則強調,每一個教會成員,仍必須為自己的得救而努力。
比喻中最後一句話:「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清楚的點出「末世」的主題,也使得比喻的目的更為明顯。瑪竇願意藉著這個比喻提醒信仰團體:主必定要再來,但具體的日子或時辰則不是人們能夠知道的,因此必須時時醒寤準備好自己,以等待主的來臨。
《超人軼事》
第五章 臨終托孤找賢能 伯爾納多被選中
伯爾納多的聖德已達到了高超的境界,因此,聖方濟各時常讚美他,同時也非常尊敬他。
一天,聖方濟各正在祈禱,天主默啓他知道,魔鬼將得到祂的允許,要和伯爾納多作多次的激烈的戰争。聖方濟各得到了這個默啓以後,對伯爾納多 ── 他愛如親子的徒弟,非常同情,極度關心,許多天不斷為他祈禱天主助佑,並將他託於救主耶穌基督的手中,使他能擊敗惡魔,而獲致完全的勝利。一天,聖方濟各為了這個目的,正在苦求天主的時候,天主安慰他説:「方濟各,你別憂懼!我恩許伯爾納多要受惡魔的種種誘惑和攻撃,也要協助他制服惡魔而獲全勝;我所以如此安排,是為了讓他多修德行,多立功勞,而増加他在天上的光榮;因為他是天國被選者之一,所以也必須建立百戰百勝的功績。」聖方濟各聽了天主的答覆,方才如釋重荷,覺得至極欣慰,感謝了天主的宏恩。從那時起,一直到他棄世升天的最後一刻,他對伯爾納多的敬愛,總是有增無減。
聖方濟各已德備功全,被召升天的佳期來到了。他在臨終時所有的情形,頗與古聖祖雅各伯相似:他的一羣忠實的徒弟,都由四方歸來,侍立在他的病榻之前;他們眼見聖方濟各 ── 他們所敬愛的會祖行將永別,都依依不捨地飲泣起來。那時,聖方濟各因為生平痛哭耶穌的苦難與人們的罪過,而流淚過多的緣故,以致雙目早已失明。他想看見他的第一個徒弟 ── 伯爾納多而不能,遂叫道:「我的長子伯爾納多在哪裡呢?你來我跟前吧!讓我在這永別之前向你祝福!」伯爾納多含淚應了一聲,然後悄然向副會長厄里亞說:「你是副會長,你去跪在聖人右邊,讓聖人向你祝福吧!」厄里亞沒有推辭,就跪在右邊,伯爾納多却跪在左邊。但當聖方濟各將右手一放到厄里亞的頭上時,立刻發覺有異,說道:「這不是我的長子伯爾納多啊!」伯爾納多答應說:「父親,我在你的左邊。」於是聖人交叉了雙臂,右手按在伯爾納多頭上,左手按在厄里亞頭上,卻面向伯爾納多祝福道:「願吾主耶穌基督的在天大父,以天上各樣神恩聖寵降福於你!因為你是這會裡的首生長子,在你被選之初,你為愛耶穌基督,立刻隨從了福音聖訓,度起了耶穌的神貧生活;你不但將你所有的身外之物,慷慨大方地盡數施捨給窮人,而且也將你的身心內外全盤奉獻給天主,作了一個馨香的全燔祭獻。為此,願吾主耶穌基督降福你!祂的微賤僕人我方濟各也降福你;願你出外、居家、舉止動靜、生平死後,皆得永遠的福佑、平安、順利!願那祝福你的人,亦蒙祝福,那詛咒你的,亦受詛咒!自今以後,你是同會弟兄們的首長,一總的弟兄都應當聽從你的命令;凡求入會的人,收錄與否,全權在你;你在天主台前當是完全自由的,舉止動靜全在你的決定,任何弟兄皆不得管束你。」
果然,在聖方濟各去世以後,同會弟兄視伯爾納多猶如慈父,都很服從他、敬愛他。當他臨終的時候,有許多弟兄們,不約而同的由四方各地歸來會院;其中有一位超然相似天使的弟兄,名叫愛爾第約。他一見伯爾納多,便充滿神樂地說道:「舉心向上吧!伯爾納多,舉心向上吧!」伯爾納多由他的這句話,看出他的超然志趣,遂低聲吩咐一位負責的弟兄,叫他給愛爾第約特別預備一個適當的住所,讓他能安靜祈禱,舉心向上,專心默觀天主的事理。這個吩咐後來全然照辦了。
伯爾納多去世前一小時,叫人將他扶起,對周圍的弟兄作最後一次的訓話,他説:「可愛的弟兄們,我不願意和你們多說什麼,只希望你們記得我生平怎樣度過了修會的生活,你們也該怎樣度過才好;現在你們還有時間,但是將來你們也要和我現在一樣,也要嚐到臨終的滋味;現在我深深地感覺到,即使再有千萬個花花世界像這個現實的世界一樣,我也決不放棄事奉耶穌基督,而去事奉任何其他一個。至於我一生所犯的罪過,我現在自訟白承,求救主耶穌基督寬赦,也求你們各位原宥!我敬愛的弟兄們,我再求你們一件事,就是你們以后後仍要像過去一様,彼此相親相愛!」他訓勉弟兄們以後,便躺在床上,面容大放神光,現出無限的歡樂,使在場的人都驚喜不置。就在他的聖靈魂超拔的一刹那,天使給他加上了勝利的冠冕,護送他跨過了這個「涕泣之谷」的塵寰世海,而到了神聖共享永福的天上樂園的彼岸。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