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四主日
主曆2024年1月28日
最新消息
※ 【聖經講座】《瑪竇福音》/ 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下次上課:1/30
週二晚上 7:15 ~ 8:30 六樓教室上課;
晚上 6:40 ~ 7:10 一樓聖堂晚禱日課;(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第四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耶穌在葛法翁會堂
【福音:谷一21-28】
門徒和耶穌進了葛法翁; 21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 22人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 23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裡,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他喊叫, 24說:「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 25耶穌叱責他說:「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 26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 27眾人大為驚愕,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他。」 28他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
【經文脈絡】
馬爾谷報導耶穌在加里肋亞海邊招收首批門徒之後(一16-20),立刻更換敘述故事的時間和地點,報導耶穌在一個安息日,在葛法翁會堂中所發生的事件(一21-28),這個主日的福音就是這段故事。
整段敘述分成三段,首先是一個導言,提及耶穌於安息日在會堂中教訓人(21-22);接著是由導言引出的「驅魔奇蹟」(23-27);最後則是整個事件造成的效果(28)。
最後一節經文:「他(耶穌)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毫無疑問,這就是整段報導所要達到的根本主題。雖然看起來「驅魔事件」是這段經文中最生動的情節,但整段驅魔過程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重點;相反地,這裡顯示對耶穌後來的工作更重要的主題:祂的名聲遠播。這正是馬爾谷福音有關耶穌在加里肋亞公開 生活報導的特色。
「驅魔」的文學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驅魔故事」含有古典作品中驅魔文學類型所含有的特點因素:驅魔者的出現、察覺惡魔所帶來的危險、驅魔過程(有時詳盡、有時簡短)、惡魔被趕出時的一些可察覺到的記號、見證人的兩種不同反應。
這些文學上的辨識特徵,說明這類報導具有某種固定的格式,但卻並未解釋奇蹟事件的內涵。必須要提的是,福音作者總是刻意地避免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於驅魔者所有的特殊能力上,而是強調耶穌所帶來的「新的教訓」(7);耶穌的驅魔事件,只是祂的教導具有卓絕權威性的證據。
葛法翁
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葛法翁(21)。根據瑪四13,葛法翁是耶穌公開生活時的主要居住地;此外,四部福音的作者都顯示,相對於耶穌的家鄉納匝肋(參閱:谷六1-6),葛法翁與加里肋亞湖沿岸地區才是祂最喜愛停留之處。
考古學者證實,耶穌時代葛法翁城中的確有一座會堂,應該是一個相當醒目的會堂。今日去葛法翁的朝聖者都會在當地發現一座壯觀的會堂廢墟,這是第四世紀左右的建築遺跡,但卻是建築在耶穌時代會堂的基礎之上。
安息日的會堂聚會
福音報導當天是安息日,因此耶穌按猶太人的習慣「進入會堂」,並且「教訓人」(21)。安息日在會堂中的聚會主要是「聖道禮儀」,包含宣讀聖經以及對於聖經的解釋。馬爾谷非常精簡地敘述耶穌「教導」,意思是耶穌對聖經的解釋就是「教導性的宣講」,很可能初期基督徒團體就是透過「要理教導」的方式保存並傳遞耶穌的話語(比較:谷四1-2)。
耶穌的教導具有權威
對馬爾谷而言,「教訓」一個字就足夠說明一切(谷一15),他所強調的並非耶穌所有的「教導內容」,而是祂的教導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群眾都因耶穌的教導而「大為驚奇」,因為祂的教導具有天主般的權威,而「不像經師們一樣」(22)。
邪魔害怕耶穌的教導
由23節開始,馬爾谷轉而敘述一個在會堂中所發生的插曲:一段驅魔的故事。耶穌在教訓人的時候,突然有一位附魔者的高聲喊叫,這是惡魔因為聽見耶穌的宣講,由於恐懼害怕而做出的反應。
不潔之魔
這位附魔者是被一個「不潔之神(魔)」所附(思高譯本沒有譯出「不潔」一詞)。馬爾谷在他的福音中交替使用「不潔之神」和「魔鬼」兩字。古典文學作品常常將魔鬼表達為帶來災害的精神體;而希臘化的猶太文學作品則常以「不潔之神」表達魔鬼,當然是已經加上貶抑性的批判。
附魔現象往往含有一些醫學上的幅度,例如路十三11就清楚的提到一位「病魔」,谷九17-22也指出一位「啞巴魔鬼」。因此可以了解,福音中常把「驅魔成功」表達為「附魔者被治癒」。然而,驅魔現象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幅度:耶穌行動的「記號性」。瑪十二28(平行文:路十一20)報導耶穌清楚地將自己驅魔的行動解釋為「天國業已臨在」的記號。馬爾谷福音也清楚地表達這樣的關連:他在谷一15先報導耶穌宣報天國臨近,現在就以福音中耶穌所行的第一個奇蹟加以證實,使人從相反天主旨意的惡魔力量中得到釋放。
魔鬼的「知識」
惡魔的喊叫聲並非只是由於恐懼而無意義地胡亂吼叫,牠們(複數!)的喊叫聲顯示擁有超越人性的知識,知道耶穌所有的派遣以及祂超越一切的能力,並宣告耶穌真實的身分:「天主的聖者」。魔鬼稱耶穌是「天主的聖者」,表達耶穌是被天主的光榮充滿,和不潔的邪魔的污穢邪惡形成極端對比。但是,知識並不等於信仰,牠們雖然認識耶穌,卻不肯信從祂。
驅魔
耶穌以兩個簡短的命令句將惡魔驅逐出去:「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25)耶穌的話語本身就帶有權威,所說的必能實現,完全不須再外加其他任何媒介或因素。惡魔雖然還拼命做困獸爭扎,「使那人拘攣了一陣」,但卻毫無用處,頂多只能「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26)驅魔奇蹟立刻就實現了。
奇蹟的效果
相對於驅魔故事的簡短,經文敘述在場群眾們的反應則詳細的引人側目。他們完全不知所措而「大為驚愕」!福音作者巧妙地透過他們的彼此詢問強調整段敘述根本的主題:整個事件使人了解耶穌的宣講充滿權威,是「新的教訓」,耶穌的聲譽也因此立刻「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28)。這個事件是「新的教訓」,因為人們由這個事件能夠有所「學習」,亦即正確地了解耶穌所宣講的「天主的國」(一15)。
【綜合反省】
馬爾谷在耶穌公開生活之始就報導這個故事,講述耶穌以言語以行動證實祂自己所宣報的福音:「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一15)
這段故事也帶領讀者一起再次肯定耶穌超越邪魔,每個人都應在耶穌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肉體與靈魂」都得到好處。更重要的是由耶穌的言行認出祂真正的身分並因此而信從祂。
此外,魔鬼超越常人的「知識」也提醒基督徒,信仰不只是知識,知道並不等於信從。每個人當然都應不斷在信仰知識上成長,但更重要的是要真實地信靠服從耶穌基督。
第九章 十字路口
在一二二零年於Saint Michel所舉行的總會議中,弟兄們獲知了各種不同的規定,至於這件事情,我們不必隨著保祿沙巴底(Paul Sabatier)的意見,認為這些改革突顯了教宗首席或教廷在控制著方濟會運動,是一毫不可免的步驟,使方濟會運動脫離了它原始理想;然而,我們自己了解,方濟會新的時代展現出來了。所有四溢奔放及自由時期的時代已結束了,接著而來的便是行政管理的時代,所有蹦蹦跳跳的生活必要導向合宜的管道。換句話說,開始了管理的時代了。
當方濟知道「管理」的方式納入修會生活時,他隱退了。他知道這不是他的神恩,也是不可能的。那不是主給這位微小及貧窮的他所具有的召叫。另一方面,他嚴重患病的健康狀況不允許他繼續這種工作,故在他的內心裡,他決定辭去總會長職,但並非放棄在倫理方面的責任。在大會中,他向弟兄們宣布說:「今後,我對你們等於死人一個。看,我與你們每人要服從伯鐸(Pierre de Catane)弟兄。」(薛二143)
「今後,我對你們等於死人……」說完了這話,全體弟兄陷入沉默之中,猶如宣布了喪事。在好些弟兄們的心中,他們似乎聽見了喪鐘。但在方濟的宣告中卻未存任何悲哀,沒有其他任何的想法。方濟只是願意以決定性方式指明他退下來,並置身於弟兄們中間,如同最微小及最末的一位。他完全地信託伯鐸弟兄。伯鐸弟兄是他早期時候的同伴,他把管理修會的擔子放在他身上。而方濟以平靜的心神,以虔誠的心及不受任何干擾的心,把這重要的工作託付給胡高林樞機,樞機便鼓勵方濟修訂一個新的會規。
然而,不幸地,伯鐸不久在一二二一年三月十日便去世了。樞機主教便推舉了候選者厄利亞弟兄(Elie Bom Darone)。按照Fortini所說的,厄利亞在加入修會之前,早在亞西西的市鎮裡的行政公務上任有高職。這位在Bologne學校受過教育的法學者,是位個性強烈又能幹的人,按Mariano說,羅馬教廷及王室都以他為該時代之領導人物。他在方濟的第二批弟子中間,但並未因著他的才能而使自己在弟兄中突顯而出。在一二一七年的大會裡,他被派任為敘利亞的省會長,亦即在近東,並為法國所佔領的地區,且和回教世界相接觸。後來和方濟一起回到義國。在胡高林樞機的眼光中,他就是那時代所需要的人。誰又是最有行政經驗的人才,足以成功地使在弟兄的動盪不安中,能給予紀律並走上軌道呢?另方面,厄利亞對方濟又具有真誠的熱忱及絕對的虔敬。
方濟受了樞機主教的選擇,也不會料想這種選擇的後果與影響。厄利亞的真正個性也尚未顯露出來。但不久,它將會被肯定的,厄利亞對方濟很忠心,他期望讓小弟兄們在此地能按他自己的想法佔有一席之位,他希望修會能有傑出的成就。這個野心,無疑地,是出自相當好的動機。不過,它卻表示出一個很深的誤解,一個完全不了解出自小窮人心中的看法。厄利亞在不知不覺中為勝利主義的惡魔所吞噬。為了傳揚福音的儉樸,他切願在所有的基督信仰地區,極盡所有宣傳的能事。在他這種情況下,公社的自豪面具便覆蓋了修會團體。在他管理弟兄們的十三年中,他積極熱衷在消弭問題上,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厄利亞)大力地推動神學的研究,推動向外的傳教使命,增加會省數目,他也嚴厲地鎮壓異己者,將凱撒弟兄(C’esaire deSpire)定案入獄,也使良弟兄遭受棒刑。」(S.Pait: Saint Francois d’Assise, Paris, 1968, P.198)厄利亞也把方濟的遺體安置在已建好而有名的方濟大堂,而這個堂是由三個聖堂所合併而建的,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但也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築,完全和謙遜方濟的生活與利想成強烈對比。沒有比這座聖堂的工程更能描述出厄利亞的複雜人格了,它結合了統治精神及神祕主義。
就是這樣的人物,由胡高林樞機主教所提拔,而為方濟毫不遲疑地任命為修會的副總會長。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