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四主日
主曆2024年3月10日
最新消息
課程公告
※ 【聖經講座】《雅各伯書》/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下次上課3/19(3/12停課一次)
週二晚上 7:15 ~ 8:30 六樓教室上課;
晚上 6:40 ~ 7:10 一樓聖堂晚禱日課;(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四旬期第四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深愛世人的天主
【福音:若三14-21】
那時候,耶穌向尼苛德摩說:「 14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裡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 15使凡信的人,在他內得永生。 16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17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 18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 19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 20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 21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
【經文分析】
若三1-21記載一段耶穌和尼苛德摩的談話。尼苛德摩是法利塞人,猶太公議會的成員,因為看見耶穌在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蹟而信從了祂(參閱:若二23-25),但由於自己的身分而不敢公開表明信仰,因此在夜間前來拜訪耶穌。
在和耶穌談話的過程中,由於他只停留在理性思考的層次上,因此無法了解耶穌的啟示(1-13)。從經文敘述的層面上來看,尼苛德摩一直停留在「地面上」,而耶穌似乎是翱翔於「天上」。由於尼苛德摩不能明白耶穌的言論,這個談話最後變成耶穌的「啟示言論」,談論來自於天父的真實啟示(14-21)。這一段關於「天上」的談話,正是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選讀的內容。
耶穌的這段談話含有一連串環環相扣的主題:人子將被高舉(14-15)、天主子被賜下(16)、天主子被派遣(17)、信仰與審判(18),以及審判的決定性因素(19-21)。
人子將被高舉
耶穌和尼苛德摩談話時,先向他講述看見天國的條件是必須得到「由上而來」的永遠的生命(三1-13)。今天的福音一開始耶穌繼續闡明,得到永生的方法就是相信「被高舉的人子」(三14-15)。從整部福音來看,「高舉」的意義就是人子上升到天父那裡,而這個深刻信仰內涵具有一個外在的、每個人都能辨識的的記號 ─ 「十字架」。
由此我們看見信仰的弔詭性,我們必須克服對十字架的憎惡,相信被釘死的人子 ─ 耶穌 ─ 就是天主子,相信這一切原是出自於天主的計畫,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透過和戶籍紀中梅瑟高舉銅蛇的故事(戶二一6-9)相比較,若望福音告訴基督徒,人本來是被死亡之毒綑綁束縛,失去了永遠的生命,卻由於「被高舉」的耶穌基督,而重新得到天主恩賜的永遠的生命。
天主的愛的行動
這個救援行動最深的根源是天主的愛,祂由於愛世人而不惜把自己的獨生子賜下。「賜下」一字的希臘文原意是「交出」,指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交給了死亡,但是正是在這樣的派遣中,人們看見了天主對這個世界決定性的救援,已展開了關鍵的一步。在這段講述天主的愛的經文中(三16-18),「人子」變成了「天主的獨生子」,福音作者刻意地透過文句的轉換,使讀者更強烈地感受到天主對世人的愛。
與天主的愛相對的是「世界」,根據若望團體的看法,這個世界本來只應該受到審判,因為整個人類都完全敗壞了。但是,天主卻派遣祂的獨生子來到世界上,而且並不是為了審判世界,反而是為了拯救一切經由信仰接受祂的人。由於信仰不能強迫,而是人自由的抉擇,因此,人們也可能選擇不信。既然是每人自由的抉擇,當然也得自行承受其後果。抉擇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了審判,不信的人是自己審判了自己。
審判是現在的
福音的最後一段(三19-21)採用「光明」和「黑暗」二元對立的方式,繼續闡明審判是當下發生的。人們經由聖言和「光明」相遇;但是令人特別注意到的是,福音提到人們面對光明的反應時,先提到消極拒絕的態度,並且因此將整個世界表達成審判的對象。「審判」一字的希臘原文含有「區別」的意義。一切人都在黑暗的權勢之下,但是由於光明來到世上,一切人都看見了光明,有機會做出自己的抉擇,脫離黑暗進入光明。
光明與黑暗的對立
在若望福音當中,常見到二元對立的表達,我們在耶穌和尼苛德摩談話的開始,已看見「上面」和「下面」的區分,現在則有「光明」和「黑暗」的對立。就信仰團體的生活而言,接近光明或拒絕光明,當然具有反映實際倫理生活的意味;但是福音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則遠遠超越了倫理層次。這段經文強調的是人的信仰抉擇決定自己的審判:誰若不信,他的罪便成為決定性的罪;但誰若相信,便在光明中得到新生的泉源。因此,這個光明與黑暗對比的圖像,成為對不信者的呼籲,要求他們遠離黑暗、實行真理、成為「光明之子」,亦即成為天主的子女。
【綜合反省】
這段經文的每一句話都十分珍貴,清楚地表達天主對世人的愛。原本存在於天主和世界之間的鴻溝,被祂死在十字架上的獨生子所填平。在祂救援世人的計畫中,天主唯一向世人要求的只是信仰。
聖奧斯定從今天的這段福音經文中非常敏銳地察覺到一個問題:如果一切人原本都在黑暗中,而「子」來到人間拯救一切不信天主者,那麼怎麼還能說有些人履行了真理?聖奧斯定對這個難題提出了解答:履行真理的人,就是那些不以自己為義、承認自己罪過的人,並且讓自己被基督光照、釋放而得到自由的人。這個解釋給後世的基督徒提供了實踐信仰生活的最佳指引。
第十二章 佳蘭姊妹
有兩種孤獨,兩者之間非常不同。第一種是那些遠離群眾自我隱退者;第二種則是向群眾顯示出如何超越自我而達到真正的偉大者。第一種孤獨如同環繞自身的微粒子或小彈球,屬於一種關閉自我的世界,且對周遭事物漠不關心者;第二種孤獨如同波浪,它沖入空間,傳送訊息,追尋自身的孤獨之道,直至發現了傾聽者。這波浪卻並不屬於自己,它的存在不是獨立的;它也屬於一種運動的背後力量,並是使這運動更向前推進的一部份,它帶來一種訊息,而它也是訊息的本身,只要它一旦遇到一個足以接受它的傾聽者,它的使命便達成了,它的孤獨便成為一種喜悅及溝通。
方濟的孤獨乃屬於第二種。可能這個隔離是必要的,為的是使他的訊息在它的純潔中得以被傾聽,如同在深夜寧靜中被聽到了一樣。在這時刻正是我們要提及的一位特殊人物,我們早已把他放置在黑暗中,但在我們呈現方濟的福音生活時,人們會意識到那深遠的共鳴。事實上,在方濟會弟兄團體的開始時,已經在方濟與那不久將為人所知的佳蘭姊妹之相遇中發生了。
佳蘭在一一九三年出生於亞西西,比方濟年輕十一歲,她屬於貴族家庭的子女,她的青年時代並不像富布商之子來得精彩,她在她父親的城堡內平安地成長,只有在一二零二年至一二零四年的兩年時間,因著「伯爵的戰爭」而到百路集(Perugid)避難。佳蘭是位美麗、高雅,在舉止上毫無缺陷的女子,接受過優良的教育;這位年輕女子在各種與她階級相合的社交活動中,的確吸引了不少讚賞的眼光。她的父親希望她結婚成家,然而她從未想過此事。她渴望著其他的事情,並對他人給她的建議充耳不聞。
每件事情,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方濟和佳蘭是不可能有任何接觸的。例如:她的家族血源、她的教育,和在百路集戰爭時,佳蘭的家族如同其他亞西西的貴族家庭一樣逃難到鄰近城市中等等,都可能是方濟無法結識她的原因。佳蘭是屬於封建社會中的一份子,而當時的商人階級亦正取代這種封建制度下的地位,並在各市鎮裡奪取權利;因此,沒有讓佳蘭去了解方濟及其理想的任何先決條件存在。
當方濟的悔改成為人們的話題,且在這安布利亞的小鎮上成為人們交談的主題時,佳蘭首次聽到了方濟的名字。然而,她太年輕了,不足以對那件人們認為是愚蠢的事件作任何的結論。
幾年過去了,佳蘭也成為一位年輕少女,當時方濟已吸收了一批熱忱的弟子。在幾次的機會中,方濟被邀請在亞西西聖喬治(Saint Georges)堂宣講,也在聖路斐諾(Saint Rufino)堂宣講,也就是在此機緣中,佳蘭聽到了方濟的講道,她深受他簡易、直截了當及熱忱的講道所感動。在他身上,她彷彿聽到並看到了基督自己。方濟的宣講在她內有如一福音生活的召叫在她心內共鳴著,自那時起,她想法要和方濟見面。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她數次拜訪了方濟。她渴望地問自己,到底天主要她作什麼。
(第十二章未完 敬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