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
主曆2018年12月24日
白冷城附近有一個小村莊,名叫Beit Sahour(術士之家),在這村莊中保留一個小小朝聖地,就是著名的「牧羊人原野」(Shepherds’ Field),幾乎所有到聖地朝聖過的朋友都曾參訪此地。
聖史路加告訴我們:耶穌誕生的那一夜,牧羊人在此地看守他們的羊群,他們成為最早得到聖嬰誕生這大好消息的人。當時,一位天使顯現給他們,所在之地被華麗的光照射著,他們因此而驚恐不安。但是,天主的使者告訴他們(路二10-12):
不要害怕!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
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
這是給你們的記號: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躺在馬槽裡。
在那第一個聖誕夜,新誕生的嬰孩耶穌「照亮」了牧羊人和白冷居民所生活的「黑暗」。生活在今日的我們,仍然需要被誕生的嬰孩耶穌照亮,祂是天主子,是我們的救主。今天仍有多少人 — 如同二千年前看守羊群的牧羊人一樣 ─ 生活在黑暗中?我們想起:
- 敘利亞和葉門的弟兄姊妹,以及世上許多其他國家,長久以來一直生活在戰爭血腥衝突的黑暗中,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擠在臨時收容的避難所中。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國家、文化,進入一個可能並不歡迎他們的新土地上。
- 由於政治、經濟與生態危機造成的黑暗,以致許多人 — 甚至整個種族 ─被迫移民他鄉。若瑟、瑪利亞和小耶穌的經驗就發生在他們身上,天下之大,他們卻無容身之處。由於執政者的錯誤決策、權勢者的暴力傷害,他們的生活總是被黑暗籠罩。
- 有些人由於沒有能力承受生命中某些痛苦經驗,而生活在黑暗中。
- 最後,是罪惡的黑暗,遠離天主的黑暗,希望生活中沒有天主、或假裝天主不存在的黑暗。這樣的黑暗,很快就會轉變成拒絕弟兄姊妹,拒絕他們生存的權利,拒絕承認他們人性尊嚴。
嬰孩耶穌來到世上,並不是只為了照耀白冷城的牧羊人,照耀兩千年前世界邊緣的一個小鎮。嬰孩耶穌持續照耀每一個人生命的夜晚,照亮整個人類。
願白冷嬰孩的光
- 進入我們每個人心中,充滿我們個人、家庭與團體。
- 照在所有的人身上,照耀在所有渴望認識並尋找祂的人身上。
- 照亮所有政治、經濟掌權者的良心,幫助他們找到方法,照顧弱小者、以及所有需要指引的人。
- 光照從事文化與通訊媒體工作的人,使他們能夠傳播親切善意的訊息。
- 照亮……
今年聖誕節,我們特別想起白冷的牧羊人原野,這非常靠近白冷的地方、第一個宣報救主誕生喜訊的地方、天使歡唱「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的地方。我們的心從這裡出發,誠摯地祝福大家
聖誕快樂!
最新消息
主內親愛的朋友們,平安!
將臨期第四主日之後,馬上就是天主教會大喜慶的日子-聖誕節了!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特於本期特別為您加刊聖誕節的福音釋義,願您於聖誕佳節:
聖誕快樂、平安喜樂!
課程公告
※《日課禮儀總論》/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1/15(週二晚上 7:30~9:00)
地點:台北市內湖路一段120巷18號6樓(近捷運文湖線西湖站,2號出口步行約七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救恩故事》慕道班/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12/28(每月雙週五晚上 7:30~9:00)
地點:台北市內湖路一段120巷18號6樓(近捷運文湖線西湖站,2號出口步行約七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聖誕節
12月24日聖誕「前夕彌撒」(請參考12月17日、12月18日福音)
12月25日聖誕「子夜彌撒」與 12月25日聖誕「黎明彌撒」(請點選)
聖誕節天明彌撒
林思川神父執筆
天主聖言
【福音:若一1-18】
1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2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 3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4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5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6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來的,名叫若翰。7這人來,是為作證,為給光作證,為使眾人藉他而信。8他不是那光,祇是為給那光作證。9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10他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他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他。11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12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13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生的。14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15若翰為他作證呼喊說:「這就是我所說的:那在我以後來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16從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17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18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
【聖誕節的彌撒與福音選讀】
從第六世紀開始,教會就已經形成在聖誕節舉行三台彌撒的傳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為今日的「子夜彌撒」、「黎明彌撒」、和「天明彌撒」。在子夜彌撒中,教會邀請信仰團體一起重溫路加有關耶穌誕生在白冷的生動敘述(路二1-14);黎明彌撒的福音,引人觀看牧羊人和馬槽中嬰孩相遇的感人過程(路二15-20);在天明彌撒中,所有基督徒一起聆聽若望福音的序言,內容是宣報具有高度神學意義的「降生奧蹟」(若一1-18)。我們在此僅針對天明彌撒的福音內容,略作詮釋。
若望福音的序言
若望福音的序言顯示出福音深不可測,可以永無止境深究的奧秘特性。序言的內容主要是一首「聖言詩歌」,然而整段經文的形成,過程大概經歷三個傳統流傳的階段:最初是一首舊約時代就已存在的讚美「智慧」的詩歌,後來基督徒詩人在瞻仰「聖言 ─ 基督」的過程中得到靈感,將這首「智慧詩歌」改編為「聖言詩歌」,頌揚耶穌是降生的「天主聖言」,成為恩寵的中保。最後,若望福音的作者在特殊的信仰與神學領悟下,按其需要將這首「聖言詩歌」加以改編而置入福音的序言中。
這首詩歌顯示兩個核心重點,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整部福音:「基督是天主的啟示者」和「二元論」。福音作者透過精湛的寫作技巧,將這首詩歌和福音內容完美地崁合在一起,使現有的序言真的成為若望福音的「序曲」。作者最主要的巧妙編輯手法包含:將歷史人物洗者若翰(6-8、15)穿插於詩歌中;舊的(梅瑟)和新的救援秩序(基督)對立化(17);引入「信仰」的主題(7、12-13);強調啟示的思想(18)。
聖言:無始之始的存在(1-3)
若 望福音的序言和創世紀一樣講述最根本的主題:「開始」!然而卻超越創世紀所談論的「創造」的開始,直接進入「天主的永恆」之中。聖言不屬於世界,因為世界 和時間都並非本身自給自足的,它們存在的根本原因並不在自己內;然而,聖言卻是分享天主的本質,唯一而獨特地與天主組成「位格性」的團體。
聖言「存在」於無始之始,同時也是一切受造物的根本原因。聖言積極的參與了天主的創造工程,一切受造物都藉著聖言而被造成。因此,所有的受造物事實上都「啟示」聖言的行動。保祿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也清楚地傳達這個思想(羅一18-20)。
聖言:「啟示之光」(4-5)
「聖言」不僅參與創造工程,更確保所有受造物持續地生活與存在。能夠承認自己的受造性,領悟並接受自己存在與生活的基礎全在於「聖言」,這才是真正地獲得「生命」;對人而言,這就是「光」。聖言就是啟示性的「光」,在光的照耀下,人能認出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可惜人的反應卻是拒絕「光」,因此而產生了「黑暗」。「黑暗」原本並不存在,而是拒絕「光」的後果。由此可知,若望福音的二元論並非「本質上」的二元論,而是「抉擇上」的二元論。
到目前為止,這首詩歌只談到「聖言與天主同在」,尚未談到「聖言降生」,所以這段經文的內容應該可以讓基督宗教與非基督宗教產生某種共通的關連。
若翰:普世的見證人(6-8)
若 望福音和對觀福音一樣,也將若翰洗者的工作安置於耶穌公開出現之前。福音作者言簡意賅地綜合表達若翰的整個生命:「被派遣、已經來到、作見證和引人進入信 仰」。福音作者表達,信仰永遠以耶穌為對象,透過見證人才達到信仰;在此,就是若翰的見證,他指出在他之後將要來的那一位。
這段有關若翰見證的經文是散文體,原本不屬於「聖言詩歌」,被福音作者編輯在此。比較特殊的是,作者沒有講論若翰的見證僅針對「以色列人」,而是「使眾人都藉他而信」,因此若翰的見證對世上任何時代所有的人都具有意義。
接受或拒絕接受真光(9-13)
聖 言是啟示之光,進入世界之中;雖然世界本是祂的「產業」,然而,祂來到世上卻有如一位「陌生人」,遭到世界拒絕。這裡所說的「世界」並非指宇宙萬物,而是 以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人類歷史必須負責的「歷史性世界」。世界並非從其來源便反對「聖言」,而是由於人類的自由抉擇使世界成為反對天主的地方。
然而,還是有部分的人接受了聖言,這些接受聖言的人便得到末世性的救援恩賜,分享「天主子女的身分」。這是一種新的、奧秘性的誕生,因為是完全出於天主的 誕生,而非由於人的自然生育。這個奧秘在「洗禮」中成為事實,由於相信而接受洗禮的人就是屬於天主的人,完全和「世界」分離。
聖言降生(14-16)
「聖 言成了血肉」精確地表達聖言進入世界的事實。天主的「聖言」進入了世上的、可朽壞的領域,完全地成為人。(這段福音中還沒有談及兩個「性」:「天主性」和 「人性」;而是談論兩個「階段」。)「寄居」(原文直譯:支搭帳棚)、「光榮」使人想起聖殿。舊約常用「上主的榮耀」來表達「被神性的臨在所充滿」(參 閱:列上八11)。成為血肉的聖言取代了聖殿(若二21),成為天主具體臨在之處;但是唯有在信仰內,才能理解這個真理。信仰團體以目擊證人的身分為這個真理作證:「我們看見他的光榮」表達他們在信仰內所瞻仰的內涵。
天主的獨生子和天父的關係,是唯一而且獨特的,祂是天主唯一的啟示者,恩寵與真理的分施者,以及幫助人得到拯救的決定性力量。若翰洗者已經預報祂的來臨,事實上祂原先於若翰而存在,祂在世界存在之前就與天主同在。
聖言:天主的啟示者(17-18)
整首詩歌最後以非常強烈的句子,對立表達「舊的」和「新的」救援秩序,也就是經由「梅瑟」和「耶穌」所代表的救援規則:基督徒不是居於法律控制之下,而是恩寵眷顧之下。因為天主的獨生子是由天父懷中而來的宣講者,是告訴我們通往天主唯一的道路的詮釋者。
【綜合反省】
若望福音序言的主題是「啟示」,非常絕對地談論有關天主的問題。啟示發生於創造物中,一切受造物原本都是天主啟示自己的媒介,然而啟示最後透過降生成人的聖言決定性地完成。
「無神論」的主要論點常常是強調「沒有人見過天主」;然而基督徒答覆是:天主子耶穌基督將一切啟示給了我們,這是我們共同的信仰。若望福音使我們明瞭,天 主透過自己的獨生子,將自己啟示給我們,使我們從降生成人的聖子得到救援,因此基督徒實在應該盡一切可能地歡欣慶祝「耶穌聖誕節」。
將臨期第四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聖母訪親
【福音:路一39-45】
39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 40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 41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
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 42大聲呼喊說:「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 43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44看,妳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 45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經文脈絡
隨著將臨期第四主日的到來,耶穌聖誕的腳步臨近了,感恩禮中的經文也完全以這將誕生的嬰孩為中心。去年(禮儀年乙年)信友們在這個主日聆聽了路加敘述的「天使報喜」的經過(路一26-38),今年在同一主日,我們接著這個報導繼續誦讀「聖母訪親」的故事(路一39-45)。
路加福音的敘述特點
路加福音頭兩章交互地敘述若翰與耶穌的誕生故事,這個主日的福音敘述兩位胎中懷有嬰孩的母親會面的情況。路加報導「天使報喜」的時候,曾經以依撒伯爾的懷孕做為記號,瑪利亞由於得到這個資訊因此去拜訪自己的表姊,兩位婦女互相肯定她們懷孕的狀況,給予婦女們雙重的尊榮。瑪利亞拜訪依撒伯爾的情形使整個敘述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若翰的母親身上,但是依撒伯爾腹中胎兒歡悅的情況又使注意力轉向瑪利亞,而若翰也因此在母胎中就已成為耶穌的前驅。整段敘述的重心還是集中在耶穌身上,這一點不但可以由依撒伯爾為了瑪利亞和耶穌而讚美天主可以看的出來,而且瑪利亞因聽見依撒伯爾的話而唱出的「謝主曲」(46-55)甚至完全沒有提到依撒伯爾和若翰。
瑪利亞的信德與愛心
由於瑪利亞在天使報喜之時,得知她的親戚依撒伯爾懷孕的喜事,便立刻前往猶大山區去拜訪依撒伯爾。這是一個非常遙遠而且危險的旅程,瑪利亞的行動顯示出她對於天主的信仰,她相信了天使所說的話,「依撒伯爾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一26)。雖然從納匝肋到猶大山區的路途相當遙遠,但路加完全沒有報導這個旅途的過程,而直接敘述瑪利亞到達依撒伯爾家中時所發生的情景。
相遇和問候
瑪利亞到達目的地後,立刻向依撒伯爾請安問候。路加福音頭兩章記載了許多相遇的故事,和彼此問候的情況,這些相遇都來自於天主的安排,天主的主動介入往往把人聯繫在一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救援逐漸的展開。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彼此問候,表達這個相遇的情況充滿愛情。在古時希臘、羅馬以及猶太人彼此的祝福和今日相當不同,以往的祝福並非只是一個單純的願望而已,而是實在地具有產生效果的力量。路加並沒有報導瑪利亞的問候語,因為他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依撒伯爾的回應上面。
若翰:耶穌的前驅
依撒伯爾所懷的胎兒在她腹中跳躍(41和44),這是一個充滿象徵性的記號。天主不僅運用人間的話語,而且也採用人類肢體的語言來傳達訊息。就如厄撒烏和雅各伯在母胎中的表現,就預示了他們未來的關係(參閱:創二五22-28),同樣地,洗者若翰雖然目前仍在依撒伯爾腹中,就已經開始執行他作為耶穌前驅的先知性任務了,他在母腹中歡喜跳躍,顯示瑪利亞腹中所懷的胎兒就是默西亞。
上主天主的祝福
若翰在母親腹中歡喜跳躍,來自於聖神充滿的效果,依撒伯爾因此而發出先知性的呼喊。依撒伯爾充滿喜樂的歡呼,和腹中胎兒的歡躍,都生動的宣告救恩歷史展開新的一頁。依撒伯爾呼喊的話並不是一個「祝福」,而是宣告一個事實:「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42)這句話中並沒有指出瑪利亞和她腹中的胎兒受到誰的祝福,意思就是天主祝福他們。這是聖經文學中一種特殊的筆法,一般稱之為「神學性的被動語態」:猶太人由於避諱直接稱呼天主,因此往往用被動語態來表達,在話語中未明白指出的行動者就是天主。
天主首先也是採用話語祝福,而天主說出的話具有實際的力量。上主的祝福一直陪伴著領受天主使命的人,但是這個祝福並不排除苦難(參閱:路二35),路加福音由天主對於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開始,而結束於復活的主對門徒們的祝福(路二四50)。
瑪利亞:信德的模範
依撒伯爾接著說:「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裏得來的呢?」(43)這個修辭學的問句預示了耶穌被舉揚之後將要得到的稱號「主」,如此一方面表達出瑪利亞的召叫的獨特性,另一方面也同時清楚地顯示耶穌和天主之間特別親密的關係。依撒伯爾在聖神感動之下最後說的話,則是讚揚瑪利亞的信德(參閱:路一38),「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45)瑪利亞在此被表達為聆聽天主聖言最好的榜樣(參閱:路八1-21),她的信德和匝加利亞的不信形成強烈的對比(參閱:路一20)。
綜合反省
路加福音以非常技巧的方式,將洗者若翰和耶穌的童年故事連結在一起。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相遇含有豐富的神學意義,表達瑪利亞特別蒙受天主祝福、她超越一切人的信德、以及她對他人的關懷。
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相遇同時也是耶穌的前驅和默西亞的相遇,路一15關於若翰的預言在此得到實現,基督徒讀者因此而堅信,若翰是耶穌基督的前驅。若翰在母胎中就被聖神充滿,而依撒伯爾充分地瞭解這個記號,因此滿心喜悅地稱讚瑪利亞是有福的,因為她相信了上主的話;而瑪利亞則稱頌天主的偉大。直到今日基督徒仍不斷的重複依撒伯爾問候瑪利亞的話:「萬福瑪利亞」,同時也不斷地和瑪利亞一起詠唱「謝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