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一主日
主曆2020年3月1日
最新專題
課程公告
※ 《哥羅森書》/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再行通知(週二晚上 7:30~9:00)
(為配合長安天主堂之防疫措施,週二課程暫停,復課時間將再行通知)
地點:長安天主堂,教堂二樓。
地址:台北市林森北路73號長安天主堂(近捷運淡水線中山站3號出口,板南線善導寺站1號出口,步行約九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請欲參加之「新學員」先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四旬期第一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耶穌受試探
【福音:瑪四1-11】
1那時,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2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3試探者就前來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吧!4他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5那時,魔鬼引他到了聖城,把他立在殿頂上,6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經上記載:『他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7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8魔鬼又把他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指給他看。9對他說:「你若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10那時,耶穌就對他說:「去吧!撒殫!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11於是魔鬼離開了他,就有天使前來伺候他。
【經文脈絡】
教會邀請全體信友在四旬期第一主日的感恩禮中,一起聆聽耶穌受洗之後,正式展開公開生活之前,在曠野中遭受試探的敘述。今年是甲年,因此主日福音選自瑪竇的版本(瑪四1-11)。瑪竇和路加的敘述相仿,經文的結構非常簡單,在開始和結束各有一個簡單的導言和結語,中間就是魔鬼三次試探耶穌的敘述。就形式而言,是他們之間的三段對話。就內容而言,三個試探的程度逐漸升高、一個比一個更為險惡:首先是解決飢餓的困境,其次是由聖殿高處跳下,最後則是普世性的王權。
「聖神」的帶領
耶穌受洗時,「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身上」(瑪三16),從此聖神就成為耶穌一切行動最根本的驅動力,首先將祂「帶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魔鬼」代表相反天主之神的「神靈」,表達不斷與天主和人作對的角色(參閱:約二1)。
「曠野」
這裡所提到的「曠野」應該就是指約旦河下游,離河岸稍遠的荒涼之地;但「曠野」對以色列民族還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它是「惡神」出沒的危險之地,然而也是克己苦修,特別接近天主的處所。
四十晝夜禁食
「耶穌禁食四十晝夜」的敘述使人想起,梅瑟曾上到西乃山,在天主面前停留四十晝夜(出二四18),這個關連表達耶穌目前的禁食特別接近天主。教會傳統上舉行的四旬期,便是呼籲全體基督徒效法基督的榜樣,努力悔改做補贖。
「四十」是舊約傳統中具有最高度象徵意義的數字,除了當上主藉著梅瑟將他們由埃及救出時,曾在曠野裡考驗他們四十年之久,還有無數個與四十相關的事件(參閱:出二四18,三四28;列上十九8)。
天主子
魔鬼連續三次的試探其實都是攻擊耶穌的「天主子」身份,前兩次誘惑都提到這個稱號,第三個誘惑沒有直接提到這個稱號,乃是因為引誘耶穌「朝拜魔鬼」的要求,當然不能直接使用這個稱號,但卻包含了對這個身份的挑戰。「天主子」稱號表達天父和耶穌的特殊關係(瑪三17,十七5),是基督徒對默西亞耶穌的信仰(參閱:瑪十六16,二六63)。
人生活不只靠餅
「天主子」耶穌聽從天父旨意,降生成「人」,所以會由於守齋而感受飢餓,魔鬼抓住機會試探耶穌,要求祂行一個奇蹟:把石頭變成餅。魔鬼企圖說服耶穌放棄「成全的義德」所要求的服從(瑪三15)。但是耶穌以聖經的話回覆魔鬼,這句話使人想起以色列在曠野中流徙的經歷(申八3),也使人明白:正如天主曾在曠野中考驗以色列子民四十年,並以瑪納飽飫了他們(申八3),天主子也能由天父口中所發的言語得到戰勝一切的力量。
不可試探上主
魔鬼也認識聖經。他把耶穌帶到聖殿頂端高處,要求祂「作秀」般地大展身手(參閱:瑪十二38-39,十六1),在眾目睽睽之下縱身躍下,並以聖經的話挑釁:上主天主「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詠九一11-12)然而耶穌卻再次以回憶「出埃及事件」的經文駁斥魔鬼:「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申六16)魔鬼誘惑耶穌試探天主,就好像以色列子民在瑪撒試探過天主一般(參閱:出十七1-7;戶二十7-13);保祿也提出相同的「不可試探上主」的勸告(格前十9)。耶穌不僅在此拒絕了這個誘惑,而且在祂受難被捕時,也為了完成天主的旨意而拒絕天使的救助(瑪二六53-54)。
惟獨朝拜事奉天主
最後,魔鬼終於脫下面具露出真面目,把耶穌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不再使用聖經的話語而直接宣稱:只要耶穌朝拜牠,便將眼前的一切普世榮耀權勢都賜給祂。經文中所提的「極高的山」和所看見的「世上一切國度及榮華」只是象徵性的描寫某種情境,相對於「魔鬼的山」瑪竇福音也提到「天主的山」,不僅是耶穌顯聖容的高山(瑪十七1),還有耶穌復活後,也在一座高山上顯示祂的權能,並派遣門徒去給普世萬民宣講福音,這是天主所願意實現的真正「王國」,遠勝於魔鬼所宣稱的王國。
耶穌再次提出以色列子民曠野經驗所得到的教導徹底擊潰試探者:「去吧,撒殫!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侍奉祂。」(申六13)這句話是出現於最重要的舊約聖經脈絡中:「以色列,你要聽……」和「愛天主」的命令(申六4-5)。
天主時時護佑耶穌
魔鬼被擊敗而離開,隨後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耶穌。「天使的伺候」首先表達天使們給長期守齋的耶穌送來食物(參閱:列上十九5-7),然而更是顯示天主一直在祂的兒子身旁保護:耶穌靠著聖神的力量,綑綁了一切反對天主和人的魔鬼,擊潰了一切邪惡勢力(瑪十二28-29)。
【綜合反省】
這段經文敘述耶穌開始進行默西亞使命之初,首先接受一個「試煉」(試用期),主要的目的在說明祂就是受天主聖神推動,執行天父使命的「天主子」,就如在祂受洗之時,天父對祂所做的肯定一樣。對瑪竇福音的讀者而言,「耶穌受試探」和「耶穌受洗」這兩段敘述是揭開耶穌奧秘的關鍵鑰匙,幫助他們認識耶穌的真實身份,瞭解祂公開出現人間的意義。
耶穌充滿聖神,因此,祂能對抗一切錯謬邪惡的勢力,按著「天主子」的身份完全服從地執行天父的使命。基督徒在生活與工作中都經歷到試探(參閱:格前十11-13),然而我們也都擁有天主聖神的恩賜,因此在面對各種試探的時候,應該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
第三篇:在羅馬服務(一九三三-一九五八)
一九三四年
- 給一位宗座代表的忠告
有位朋友被任命為宗座代表,向我要求一些忠告,我向他分享了我的經驗:
(一)「如有許多事需要謹慎行事時,卻要像漫不經心似地去處理」(師主篇)
(二)各修會都想建立自己的傳教區,教宗卻要建立教會。傳教區是一個過渡組織。麥粒如果死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來。
(三)為建立教會,只有地方、教友、資產、事業是不夠的,必須培植優良的本地神職人員,才能落地生根。
(四)「使徒道理」有言在先:「使徒來訪,要像上主一樣去接待。他可停留一兩天。若停留三天,他便是假先知。離去時,除所需食物外,不得接受其他東西。」在遠東,有的修會已停留了三百年。
(五)修會不是教會,而是為教會服務的得力工具。
(六)聖座希望把傳教區的精華部份轉讓給本籍神職,而非次要部分。
(七)修會都願獨佔一隅,不願和其他修會或本籍主教一起工作。
(八)傳教士只顧自己堂區,代牧只顧自己教區,而宗座代表卻要照顧整個國家。因此,某種方法,或許對本堂或本教區有利,但可能對全盤計畫有害。以賠款為例,固可讓某些代牧區致富,卻使全國教務蒙上列強工具的陰影,而遭受全面精神上的損失。
- 傳教區的修女
修女在傳教區從事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工作。她們像跟隨耶穌的那些虔誠婦女為福傳獻身:從事教授要理、開設學校及慈善救助等工作,我對那些愛德的天使,油然而生一種訝異和敬佩的感受。我對她們也有一些善意的忠告:
(一)修女院中也在無意之間感染了帝國主義的流行病。傳教區的修女院,多已走上吸收本籍修女的康莊大道,可惜有些修院對本籍修女顯有懷疑不信任的意思,還保有種族的優越感,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改善之中。
(二)教宗不斷擢升本籍主教之餘,中國修女居然還不能當院長。有違基督精神。連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的修女院,也必須講外國話,用外語發願,由外國人做院長;怕她們失控嗎?
(三)過去外國修女開設學校多不願立案,怕有人來視察──其實正是這樣的學校更需要視察。有時託俗人管理也非良策。最好多選派修女──尤其中國修女去大學深造,取得教師證書後,難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四)在醫院服務的修女,取得正式護士資格後,才能跟上時代,加強服務品質。
(五)慈善事業應有助於給外教人打開進教之路,但不可使傳播信仰的工作蒙受損失,福傳應常佔首位。
(六)外國修女一到中國,工作繁忙,沒把中國話學好,大大影響工作效率。我建議,來華後至少利用一年時間把中文學通──能讀、能寫後再工作不遲。
(七)修女與人生不能隔離太遠,好像在封閉的堡壘之內,應當走近人群,好能對外教婦女發生影響力,甚至參加各種活動,深入知識階級的婦女社會。更可培植女青年,參與各層團體。對育幼院的女孩子的教育,更不可與世隔絕,為她們的賢妻良母的角色須有良好的培育。
(八)對本籍修女,我也有話要說,過去守家貞的情況漸為正式修女會所取代。本地聖召很多:妳們的語言、習俗都相同,都習於中國式的生活,工作也都能勝任愉快。所以盡可能多加培植,期能獲得更高的知識和學位,以便加強服務品質。
本籍修女會,絕不可與外國修女會競爭對立,應彼此幫助。外國修女經驗豐富,可給予本籍修女們精神教育和神修訓練。
此外,本籍修女最好改穿通俗的端正服裝,可以揚棄那些頸圈和包頭等等古怪的會衣。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