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教區的修院
傳教事業包括許多機構:有醫院、學校、育幼院等,最重要的莫過於教區修院──培植本籍傳教士的搖籃。幾乎所有的傳教區都設立了教區修院。目前共有二百八十五所小修院,九十七所大修院,共有修士約一萬三千人。為能創辦和維持各地的教區修院,就成立了聖伯鐸宗座善會。
教區修院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日本,所有主教都是日本人,外籍傳教士則從旁協助。在中國現有二十五個本籍教區,包括一位北平的田樞機,此外還有一百十三個教區由外籍傳教士負責。在安南,有三位本籍主教,十五位外籍主教。在韓國有五個本籍教區,三個外籍教區。在非洲,除了兩位本籍主教外,其餘均屬外籍 泰國和印尼各只有一位本籍主教,其他都是外籍主教。
戰火除了完全毁滅了日本東京的總修院和中國大同的總修院外,也破壞了其他的許多修院,重建這些修院的經費約需兩百萬美元。
- 古事今判
傳信部早在一八四五年就擬定了培植本籍神職的計劃,强調必須培植本籍神父,甚至主教,這也正是教會古代傳統而有效的建立教會的方式。
可惜那份通告並未實現,為什麼?令人費解。有人指稱,因為找不到適當擔任主教的人選,這種想法,不僅侮辱了本籍神職,也歪曲了事實。我在此只提出四位卓絕的本籍司鐸,足以堪當主教大任,他們是:
四川的李安德神父,從他的日記中得知他是一位富有使徒精神的傳教士。他在一七四六年,外籍傳教士被逐之後,主持了四川的教務,成績可圈可點,可惜沒有被升為主教。北平遣使會的薛瑪竇神父,在教難時期主持教務,神形事務都處理得井然有序。
此外,還有安南的唐路加神父(Tran)是位熱心、博學而善於管理的神父,工作五十年後為主殉道。
若瑟華滋神父是錫蘭的使徒,現正進行他的真福列品手續。
以上的四位本籍司鐸,以及其他很多位品學兼優的神父,都沒有被擢升為主教。北平的孟振聲,受傳信部指示後,原擬選任一位中國的遣使會士──金口若望郭神父為主教,後來怕有麻煩而作罷。
我重提舊事不是抱怨,卻是在檢討,教會近數百年來所使用的方法出了問題,本來該以寬大而歡樂的心情接受傳信部的那份通告的。
閱讀更多:回《剛恆毅樞機回憶錄》目錄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