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主曆2021年7月18日
課程公告
※ 《馬爾谷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20~8:50(暫停,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為了統計人數,安排座位,敬請欲來上課的朋友再次以電子郵件來信(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日上午 10:30~11:30(暫停)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 《瑪竇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三晚上 7:45~9:00(暫停)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仁慈憐憫的耶穌
【福音:谷六30-34】
那時候, 30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跟前,將他們所作所教的一切,都報告給耶穌。31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很多,以致他們連吃飯的工夫也沒有。 32他們便乘船私下往荒野的地方去了。 33人看見他們走了。許多人也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便從各城徒步,一起往那裡奔走,且在他們以先到了。 34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
【經文脈絡】
谷六30-44是一個相當大的敘述段落,整段經文由三個主題交織而成。首先,第30節承接前面7-13節「耶穌派遣門徒外出傳福音」的經文,十二位被耶穌派遣出去傳播福音的宗徒,如今回來重新聚集在耶穌身旁,向耶穌報告他們的一切工作情況。他們和耶穌原本是在荒野之處單獨相處,但是這個情況很快的就被蜂擁而來的群眾所打破,也因此展開一個新的主題(31-34),敘述這些群眾和耶穌相遇後彼此間發生的事,最重要的主題則是34節所特別發展的耶穌對人的憐憫。耶穌的憐憫心腸導引出整段經文最重要的敘述,也就是「增餅奇蹟」(35-44)。由於教會在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安排了瑪竇所記載的增餅奇蹟,因此在這個主日(乙年)的福音誦讀中,只選取谷六30-34的經文做為內容,而未將增餅奇蹟的敘述納入。
宗徒(使徒)
馬爾谷稱這群從福傳工作回來的十二門徒為「宗徒」。這個名詞在新約中,不論是瑪竇、路加或保祿的作品,出現的次數都相當多;相對而言,馬爾谷是比較少使用這個名詞的新約作者。他在這裡採用這個稱呼,毫無疑問是指向他們被派遣的事實,因為「宗徒」這個字的希臘文原意就是「被派遣者」或「使者(徒)」。而且這個情況剛好回應到前面谷六7的經文:「耶穌叫來十二門徒,開始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 ……。」
「宗徒」一字希臘文的原意就是「被派遣者」,因此基本上凡是「被派遣者」都可被稱為「宗徒」。但是,谷六30的「宗徒」一詞則已經隱約地顯出「頭銜性」的含意;而在比馬爾谷稍後寫成的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中,「宗徒」一詞已非常明確地變成了專有名詞,代表「十二人」的團體(參閱:路八1,九12;宗一15-26,六2)。
福傳的成效
這十二位被耶穌派遣宣揚福音的門徒,現在都回到祂的身旁,向耶穌報告「他們所作所教的一切」。他們的報告顯出,耶穌賜給他們的權柄產生顯著的功效(三15-16,六7)。
從經文敘述層面看來,從耶穌派遣門徒外出傳福音(谷六7-13),到他們又回到耶穌身旁(六30),所經過的時間並不長。因此這裡所表現的更可能是一個典範性的行動,目的是為初期教會時代建立一個理想性的例子:教會的派遣絕對不會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的,雖然門徒和教會在具體的福傳道路上經驗到許多失敗,但是他們一再地把他們自己的派遣和整個派遣的源頭 — 耶穌基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且在耶穌自己的派遣以及成就中獲得效果。
公開福傳與個人神修
耶穌邀請回到身旁的門徒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在這段話中,我們看見一個辨證的關係,一方面耶穌派遣門徒到群眾中,公開宣揚福音;另一方面耶穌也邀請他們回到自己身邊,退居到荒野寂靜之處休息。這是耶穌的派遣以及門徒們派遣的特色,他們不只強調福傳工作的重要,更是同時兼顧個人的神修操練。
雖然耶穌強調靜修的必要性,但是福音的敘述也顯示,耶穌和門徒們所需要的安寧與休息,常常被蜂擁而來的群眾干擾打斷。即使他們私下乘船往荒野的地方去,仍然無法阻擋大批群眾跟隨他們。
憐憫人的耶穌
經文更進一步的指出:群眾從各城徒步奔走到耶穌所在的地方。就經文的敘述層面而言,這個情況是為下面的「增餅奇蹟」預做準備。福音作者報導這個群眾聚集的情況,目的在於表達耶穌的仁慈憐憫之心:「耶穌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馬爾谷特別採用了戶二七17中梅瑟著名的句子:「望上主……委派一人管理會眾……免得上主的會眾如無牧之羊」(參閱:列上二二17;則三四5),暗示耶穌來自於天主。耶穌對於群眾的憐憫之情,驅使祂「開口教導群眾許多事」,這一點非常符合馬爾谷福音所呈現的耶穌圖像:是「具權威的教師」(參閱:谷一22)。但是,這段經文中特別把耶穌的教導視為祂憐憫人的表現,因為耶穌的教導乃是給群眾指出生命的方向,就好像牧人為羊群領路一般。
【綜合反省】
天主派遣耶穌來宣揚天國,為完成天父使命,耶穌召叫門徒跟隨祂、並成為祂的合作者。耶穌在任何情況中都努力加深自己和天父的聯繫(參閱:谷一35-39),祂雖然為了傳揚福音而派遣門徒外出工作,但也時時把他們聚集起來,退到僻靜之處尋求和天父更深的合一。因為離了天主,他(我)們什麼也不能做。
向耶穌蜂擁而來的群眾表達一群生活失去確定感、尋求更深的生命經驗以及渴望學習天主道理的以色列人,他們同時也象徵一切失去生命方向的人。耶穌特別憐憫這樣的人,只要他們尋求耶穌的援助,耶穌必然提供他們必要的教導。基督徒必須時時投奔耶穌,方能得到祂的教導與援助。
《超人軼事》
第四十一章 明星球繁天空際 聖修士多馬爾溝
安高納的瑪爾溝,在過去是出產聖德修士最多的一個省份。當時流傳著一句俗話說:「天上的繁星,以其光輝點綴了空際,照明了大地萬象。馬爾溝的修士,以其聖德和善表點綴了方濟各會,照明了世界人靈。」
出自馬爾溝的聖德修士真是多得指不勝屈,但這裡給讀者只簡短地介紹四位好了。
第一,魯奇道‧安弟古修士。魯修士的聖德光輝最大,聖愛神火亦最烈;天主聖神常把榮主救靈的奧理默啟給他,使他每次講道理都能大動人心,而獲致極豐富的神果。
第二,班弟望律‧賽惟理諾修士。班修士經常享有神遊於天的特恩。一次,他在樹林中祈禱的時候,身體騰空數丈之高。當時有一位本堂神父,名叫瑪賽約,無意中看到了這件奇蹟,非常驚異,大受感動,遂放棄了本堂的職位,作了方濟各會的修士,修成了極大的聖德。天主為光榮他,並為藉他而得光榮,讓他生前死後顯了無數的奇蹟;他的聖屍長眠於幕羅地方。
班修士不但享有神遊於天的被動特恩,而且更懷有超群絕倫的自動愛德。依次,他依照上峯的命令,寄居在塔蕪堡南地專責服侍一個病人。後來上峯又命他離開那裏,去到三十里外的三起落山區服務。班修士接到命令,當然絕對服從,但是他的愛德卻不讓他就此拋下那個無人照顧的癩人。在這種服從命令與顧全愛德的情形下,他決意和病人一起到指定的地方去。於是,第二天天光破曉以後,他便肩負著癩病人徒步出發。奇妙得很,當他們到達了三十里外的目的地以後,太陽的頭尚未露出地平線呢。因此,該山區的居民都非常訝異地說,班修士在那麼短促的時間,而且還肩負著一個病人,竟走了三十餘里坎坷不平的山路,真是奇蹟;他們認為,即使雙翼偏偏的鷹鳥,也不能在那麼短促的時間,飛完那麼遙遠的路程。
第三,伯多祿‧孟第采羅修士。伯多祿修士的聖德已造到了極峯,在祈禱的時候多次蒙天主的提攜,神魂超拔,身體騰空。當他在安高納的一座會院寄居的時候,該院院長賽爾望天‧吳必諾,曾目睹他身體離地騰空,升到一架高高的苦像尊前,在那裏深沉地祈禱,契密地與主對觀。
有一次,伯多祿修士為敬禮聖彌額爾總領天神,極度熱誠地實行四十日嚴齋;到了第四十天,他在堂中更熱誠有加地虔心祈禱的時候,有一位少年修士悄悄地藏身於祭台後面,要看他有什麼特別的聖德現象。果然在不久之後,奇妙的現象發顯了──聖彌額爾總領天神、身發奇光、自天降凡,和伯多祿作了一次長談;所談的話全被少年修士聽在耳中。後來那位少年修士將他所聽的話告訴了別人。先是大天神對伯多祿修士說:「可愛的伯多祿,你為敬禮我的緣故,多方刻苦你的肉身,受了很多的痛楚,這使我感覺非常榮幸。現在我特來安慰你,報謝你,所以你若需要甚麼恩典,請你儘管告訴我,我一定要向天只替你求得。」伯多祿修士答應道:「致聖的天軍統帥,天主聖愛的傳揚者,諸眾人靈的保護者,我大罪人,別無所求,只求你為我轉祈天主,賜我得到罪赦的宏恩!」天神說:「妳可以再要一些別的恩典吧!因為你要的這個罪赦恩典太容易求得了。」
但是伯多祿修士,因為謙遜至極,始終不肯要求其他恩惠。於是天神結束說:「你太謙遜了!但因為你對於我那麼忠實,那麼尊敬,我為報謝你,不但要替你求得罪赦的恩典,並且也要替你求得其他許多神恩特寵。」天神一說完最後的這一段話,遂隱形而去。從此以後,伯多祿修士感覺無限的神慰神樂,在修途中也更突飛猛進了。
第四,甘蘭道‧歐斐達修士。甘修士是伯多祿修士的同時人,二人曾在安高納的福然樂會院中同住過一個時期。一天,伯多祿見甘修士走進樹林去祈禱,他因景仰甘修士的聖德,要看甘修士如何祈禱,在祈禱中將發現什麼神奇的現象,所以悄悄地跟在甘修士的後面。甘修士一到樹林深處,便跪倒在地,聚精會神,浸沉於祈禱中;他懷著至大的熱情與愛火,大聲懇求童貞聖母瑪利亞滿足他的願望,使他能嘗到一些昔日的聖西默盎、在獻耶穌於主堂的那天、懷抱聖嬰時所得到的那種甘貽神樂。
至尊童貞瑪麗亞真是仁慈的母親,是有求必應的皇后;甘修士還正在那裡祈禱的時候,聖母抱著她的聖子耶穌嬰孩,身發奇大神光,現顯於他,且將聖嬰放在甘修士的懷中。這時,他不知如何表示自己的愛情,只是擁抱著祂,親吻著祂,使祂緊緊地貼在自己的胸間,和祂心心相印起來;他完全溶化在天主的聖愛中,甜醉在無言可言的神慰神樂中。這一切的經過情形,伯多祿修士從他藏身之處都收在眼底,同時他也充滿了神聖的甜蜜與極大的安慰。
及至天皇后將她可愛的至聖聖嬰接抱過去、隱形於視線之外以後,伯多祿修士為避免甘修士發現他而見怪,遂悄悄地操著小徑,迅速跑回會院。不久,甘修士喜形於色地也回到會院。
「可敬的甘兄弟,你今天所得到的恩典神慰真不小啊!」伯多祿一見甘修士便開口說。
「可敬的伯多祿兄弟,」甘修士驚問,「你是指什麼說的呢?你怎麼知道我所幸遇的事情呢?」
「我知道的很清楚,也看的很明白。至聖童貞瑪利亞與聖嬰耶穌如何顯現於你,你如何懷抱了聖嬰等等情節,我都完全收入眼底了。」伯多祿向甘修士證實他的所見絕非幻想。
甘修士一聽,心知聖母和聖嬰所幸臨於他的密事,全被伯多祿看到了。但他為了謙遜的緣故,不願伯多祿將此事宣揚出去,遂懇求他千萬保守秘密,切勿將那件事告訴任何人知道。從那天以後,他們二人互敬互愛的心情直線上升,在一切的事情上,極其合作,好像他們只活著一條心、一個靈魂似的,你呼我應,如影隨形,在修德成聖的大業上,都造到了極峯。
甘蘭道修士的聖德固極高超,但他的謙遜基礎更極深厚;他無論作了甚麼好事,總不願別人報謝他,或讚美他。有一次,他在西路羅的會院裡寄居的時候,附近有一個附魔的女孩子,很久受著魔鬼的擺弄,實在可憐得很。甘修士一知道這件事,非常同情她,遂替她祈禱驅魔。他幾乎祈禱了一整夜才把那頑強的惡魔驅逐,那女孩也才恢復了常態。他為了謙遜的緣故,禁止她不要將他驅逐魔鬼的事告訴別人。可是,第二天清晨,甘修士發覺女孩子的母親卻看見了他,也知道了一切;他預料她必不能保密。於是他為避免虛假光榮,不願人們因此事而讚美尊敬他起見,遂離開西路羅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了。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