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主曆2021年8月1日
課程公告
※ 《馬爾谷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20~8:50(暫停,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為了統計人數,安排座位,敬請欲來上課的朋友再次以電子郵件來信(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日上午 10:30~11:30(暫停)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 《瑪竇福音》/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三晚上 7:45~9:00(暫停)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欲參加者請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生命之糧(一)
【福音:若六24-35(22-40)】
22第二天,留在海對岸的群眾,看見只有一隻小船留在那裡,也知道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一起上船,只有他的門徒走了── 23然而從提庇黎雅有別的小船來到了,靠近吾主祝謝後,人們吃餅的地方── 24當群眾一發覺耶穌和他的門徒都不在那裡時,他們便上了那些小船,往葛法翁找耶穌去了。 25當群眾在海對岸找著他時,就對他說:「辣彼,你什麼時候到了這裡?」
26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蹟,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 27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 28他們問說:「我們該做什麼,纔算做天主的事業呢?」 29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 30他們又說:「那麼,你行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你呢?你要行什麼事呢? 31我們的祖先在曠野裡吃過「瑪納」正如經上所記載的:『他從天上賜給了他們食物吃。』」 32於是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並不是梅瑟賜給了你們那從天上來的食糧,而是我父現今賜給你們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 33因為天主的食糧,是那由天降下,並賜給世界生命的。」 34他們便說:「主!你就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我們罷!」 35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 36但是,我向你們說過:你們看見了我,仍然不信。 37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 38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 39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 40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經文脈絡】
若望福音和馬爾谷福音一樣,緊接在「增餅奇蹟」之後,敘述了耶穌「步行海面」的奇蹟。但是馬爾谷在講述這二個奇蹟故事之後,就更換了主題;而這個故事在若望福音中則仍有後續發展:那些經歷「增餅奇蹟」的群眾前來尋找耶穌,並和耶穌展開一段非常長的對話(若六22-25),其內容便是所謂的「生命之糧」言論(26-71)。
由於這段經文很長,因此教會將它分成四段,連續四個主日邀請信仰團體一起聆聽。但是,在主日彌撒的福音選讀中,有一些經文被刪除(六22-23、36-40、59、70-71),使這段經文的完整性遭致破壞。我們基於釋經的觀點,將詮釋完整的經文,也建議神父們在這個主日的彌撒中誦念若六22-40整段經文。
對奇蹟的不了解
經歷了增餅奇蹟的群眾尋找耶穌,他們在葛法翁找到祂後就問祂:「辣彼,你什麼時候到了這裡?」(25)由耶穌的回答可以看見,群眾的問題表達他們的不信。他們尋找耶穌「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蹟,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26)。「神蹟」一詞的希臘原文字義本是「記號」,但是思高本的譯文並不算錯,因為奇蹟本來就是一個記號,要指出一個更深的「啟示」。群眾們的問題在於,他們雖然經歷了偉大的奇蹟,卻沒有了解這個奇蹟背後的啟示。
永生的食糧
耶穌並不僅是指責群眾的不信,祂也同時為他們指出應有的正確態度,要求他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27)。相對於會損壞的食糧,耶穌指出有一個不會損壞的食糧,教導人們應當渴望不朽壞的生命。耶穌以許諾的方式來表達這個渴望,祂說「人子」將要賜給他們這個永生的食糧(27),在整個經文脈絡當中來看,這個食糧就是指「感恩聖事」(六52-59)。
相信「人子」
人子是天父所派遣的,目的在於施予生命,滿全一切人類的渴望。群眾詢問「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複數)?」(28)而耶穌說天主的事業只有一件(單數),就是「相信天主所派遣來的那一位」(29)。這裡似乎把信仰看成是一個「工作」,但其意義並不是指人們的成就或努力;「天主的工作」所指的是天主所要求的根本態度 ─ 「信仰」。
猶太人要求神蹟
耶穌的話顯然沒有達到目的,群眾不相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他們要求耶穌行奇蹟,好證明他們應該信服祂(30)。根據猶太辣彼傳統,人們應該聆聽那些能夠施行奇蹟的先知們。由「增餅奇蹟」的背景來看,群眾對於奇蹟的要求大概有兩種意義:他們可能是要求從天上降下來的、不會腐朽食糧;或者他們希望得到一位能夠一再實行增餅奇蹟的人物,一個提供他們無限飲食的君王。
真正的天上的食糧
他們並且引用了聖經的話:「他從天上賜給了他們食物吃」(31),藉此以回憶他們祖先的歷史以及梅瑟時代所有的經歷。根據猶太傳統的默西亞信仰,默西亞的時代應該和梅瑟的時代彼此對應,而且默西亞將要實現梅瑟時代所發生的「瑪納」奇蹟。這是猶太人他們對於歷史中的啟示所做出的人性判斷,耶穌駁斥他們這種的 了解方式,說明真正給予天上食糧的是天主自己,不是梅瑟;況且「瑪納」不是賜予生命的食糧,耶穌自己才是(參閱:若三13)。天主把耶穌賜給人,目的就是把生命賞賜給一切人。
耶穌是生命之糧
群眾請求耶穌「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他們(34)!這請求顯示他們仍然沒有了解耶穌的解釋,他們還是把耶穌視為一個賞賜麵包的君王,所以他們要求耶穌把這個食糧常常賜給他們。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35)。這是耶穌的自我啟示,接著祂提出自己給予的救援許諾:「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飢餓;信從 我的,總不會渴。」(35)飢餓和口渴得到滿足,象徵一切存在性的危機以及恐懼都徹底被解決(參閱:出十七3;詠一0七5)。這是耶穌和群眾對話的最高 峰,祂把自己清楚的表達成末世性的生命之糧。唯有相信祂,人才可以得到長存的生命;而具體的行動就是接受耶穌的邀請,來到祂的面前(37)。
信耶穌,得永生
最後耶穌說明整個救援行動是天主主動發起,祂派遣「子」來到世上,把子賞賜給人。天主子對人的關心,讓我們特別想起牧人和他的羊群的圖像。被派遣的子願意拯救每一個人,不拒絕任何人。凡是擁有天主賞賜的信仰的人,便會在子身上看見天主。經文的最後提到末日的復活,表達出祂超越了現世生命的一切限制,更正人們對於生命所有的想像和了解。
《超人軼事》
第四十三章 至誠祈禱必蒙允 神聖光臨釋疑團
前面已經說過,伯多祿和甘蘭道兩位修士,好像活於一顆心一個靈魂內似的,在神修大道上互相勉勵,並肩邁進;他倆彼此敬愛的情形,真是史無前例的神交密友。有一個時期,二人同住於安高納省的福樂納會院中。那時,他們的聖德已登峰造極,德光燦爛四射,猶如兩顆天上的明星,不但照亮了安高納省境,而且其他各地的人們,凡瞻仰他們德光的,其心靈中的黑暗無不一驅而散。
兩位修士為了增加他們之間的神聖友愛,彼此訂了一個互惠的密約,就是:他們任何一個人若得了天主的任何一樣特恩異寵,或一樣神聖的顯現,或一樣超性的默啟時,必須互相通知,共得神益,共享神慰。
二位大德修士規定了互惠密約以後的某一天,伯多祿獨自一人在一張聖像台前祈禱──極度熱心默想耶穌的苦難。那是一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在十字架下有聖母瑪利亞、聖若望宗徒及聖方濟各地站像。他們三人的畫像表情都非常痛苦哀傷。伯多祿修士看見這種情形,心裡更加同情耶穌的苦難,但同時他又想知道究竟是誰更同情耶穌、更哀慟耶穌的苦難:是祂的生身母親至聖童貞瑪利亞呢?是祂所最愛的宗徒、曾枕頭在祂心懷中的聖若望呢?抑是身印祂的五傷的聖方濟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正當他反覆回想,熱情地要知道一個答案之際,忽然聖母偕同聖若望和聖方濟各,自天下降,身著天上美服,神光四射,顯現在他的面前;聖母的服飾與光輝之美,自然無可倫比,但聖方濟各卻比聖若望的服飾與光輝更顯美麗。
伯多祿修士面對著這種神視現象,正在驚愕訝異之際,聖若望宗徒安撫他說:「至可愛的修士,請勿驚懼!我們自天下降,特為解答你的疑問,並為安慰你的苦心。現在告訴你,當耶穌受難的時候,至聖童貞瑪利亞和我,是人類中最哀慟和悲傷耶穌苦難的,當然聖母所感到的痛苦最為劇烈;在我們之後,最同情、哀慟、悲傷耶穌苦難的人,皆莫過於聖方濟各。因此,猶如你所看到的,他在天上所享有的光榮也更大、更多、更奇偉。」
「耶穌基督的至聖宗徒,請問聖方濟各的服飾比你的更美麗華貴,這是為了甚麼原因呢?」伯多祿修士問聖若望。
「這是因為他在世時所穿的衣服,比我生前所穿的衣服更卑劣微賤的原因啊!」聖若望宗徒說完這句話,即將隨身袋來的一件瑰麗輝耀的美服,遞給伯多祿修士,說:「這是我特意給你帶來的天衣,請你穿上它吧!」說著便要幫助他穿在身上。這時,伯多祿修士真的喜醉了,竟至跌倒在地,不自覺地大聲直喊道:「甘蘭道兄弟啊!甘蘭道兄弟啊!我最敬愛的摯友甘蘭道!快來我這裡吧!快來我這裡吧!快來看這個偉大而奇異的事情吧!」
伯多祿修士驚喜吶喊的時候,那來自天上的神視閉了幕。所以及至甘蘭道修士聞聲跑到他跟前時,甚麼神妙的現象也看不見了。於是,伯多祿修士便將所見所聞的一切,有條不紊地全盤告訴了甘蘭道修士;他們二人遂都充滿了神慰,一心一德地感謝天主的宏恩不已。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