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

四旬期第四主日

主曆2022年3月27日


最新消息

luke title 2022

Introduction

button column

課程公告

【聖經講座】《牧函》/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10~8:30(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課程前晚禱:6:40於一樓聖堂頌念當日晚禱日課 請勿遲到)
      請注意:4/5(國定假日)、4/12(聖週)皆停課一次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該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郵件外掛保護。要顯示它需要在瀏覽器中啓用 JavaScript。洽詢。

課程檔案:(請自行下載以備課程所需)牧函簡介_綱要  、 弟茂德前書_經文(檔案有更新)

直播資訊:《牧函》直播影片皆公布於「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之播放清單(請點選)
歡迎每週二晚間收看直播,跟著林思川神父一起同步上課!

Live Stream AD Pastoral Epistles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             週三晚上 7:45~9:0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

費用:自由奉獻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思高聖經洽購 

思高臉書專頁 

思高中心Line官方帳號 

聖地在華辦事處 


sundaytitle15

四旬期第四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浪子回頭

福音:路十五1-3、11-32

那時候, 1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 2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3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 11「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 13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裏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 14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 15他去投靠一個當地的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上去放豬。 16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 17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裏反要餓死! 18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裏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19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 20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裏去了。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 21兒子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 22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 23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 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 25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裏,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 26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 27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28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 29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 30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們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31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32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是基督徒最熟悉的聖經故事之一:「浪子回頭」的比喻。經文的一開始首先敘述耶穌講述比喻的場合和原因:虔誠的猶太人一向避免和稅吏以及罪人接觸,耶穌常常和稅吏以及罪人結交往來,甚至和他們同桌共飲,法利賽人和經師們因此而責怪耶穌。

面對法利塞人及經師的批判,耶穌講述了三個含有相同主題的比喻:遺失或找到、迷失或尋回、邀請大家一起歡樂。前兩個「亡羊」和「失錢」比喻的結構和主題是完全平行對應的,第三個「浪子回頭」的比喻,雖然和前兩個比喻主題相同,但是在結構上和思想發展上卻是獨特的,教會邀請信仰團體在這個主日的聚會中一起聆聽這個比喻(路十五11-32)。

就內容而言,這個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比喻可分為兩個部分(11-2425-32),但是卻是一個完整合一的敘述,整個故事的重心以及高峰是在於父親充滿喜樂的接納悔改的兒子。

分家產(11-12)

比喻中一共有三個人物:父親和兩個兒子。父親大概是農莊的主人,擁有相當大的家產以及許多雇工為他工作,年紀較小的兒子應該尚未結婚,大概是17-22歲之間,他要求父親把他應得的一份家產給他。所謂應得的家產就是指「遺產」,小兒子在父親尚存活之時要求父親將「遺產」給他,當然是應該遭受指責的行為。

離家、墮落

小兒子得到了家產之後立刻離家出走,在遠方荒淫度日耗盡了全部資產,因而變成相當窮困。就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小兒子的行為當然是應該遭受嚴厲譴責的。他由於耗盡了一切財產而窮困潦倒,生活難以為繼,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靠外邦人,幫他們牧放豬群,期望至少可以得到豬食裹腹。比喻非常生動的描寫小兒子窘困的情況,不僅說明他連這樣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同時也象徵他的宗教生活上也徹底地沈淪。

內心的悔改

生活上困苦的境遇使他反躬自省,瞭解到自己的現況以及與父親的雇工之間的強烈對比,父親的雇工都口糧豐盛,而他自己卻瀕臨餓死的威脅。於是他內心急迫地決定,與其餓死外邦的異鄉,不如回到父家,他也知道應該向父親認罪,就如同他也得罪了天主一樣,他自認只配成為父親的雇工,因為他已經妄用了兒子的權利,也因此喪失了作兒子的權利。

父親(對小兒子)的寬恕與接納

他立刻將思想付諸行動,起身回到父親那裡去。比喻的重點轉移到父親身上,他所表現的態度令人大為驚訝:父親在兒子還離的很遠的時候就看見了他,立刻動了憐憫的心,向他跑去。在中東和近東地區父親跑向兒子,特別是跑向犯罪的兒子是極不尋常的事,而這個父親更擁抱、親吻這個因著牧放豬群而已成為不潔的兒子。這行動是最明顯的寬恕記號(參閱:撒下十四33),以及父愛最深刻的表達。面對父親這樣的行動,兒子承認自己的罪過,表達真心的悔改。

父親擁抱及親吻兒子的肢體語言已經充分表達了他的寬恕,甚過一切具體的語言,因此福音只敘述了父親吩咐僕人們,給小兒子穿上袍子、戴上戒指,這些行動更具體說明他對這位浪子的接納。父親更要求僕人們準備宴席,邀請全家一同歡樂,並且說明舉辦這個歡樂宴會的雙重理由:這個兒子本已(由於罪惡)而死亡,但卻(經由父親的重新接納)得到重生;原已(猶如亡羊和失去的達瑪般)迷失,現在則被重新尋回。

氣憤的長子

故事發展至此才介紹另一個角色登場,他是一直留在家中辛勤工作的長子,當這些事發生之時,他正一如往常地在田間工作。他由田間回家時,發現家中正不尋常地舉行歡樂慶典,透過詢問僕人得知,這是父親為慶祝弟弟返家而舉行的盛典,他氣憤地不願進入家中。長子的反應和父親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對比。

父親出來邀他一起歡樂慶祝,在當時社會背景中,這一樣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這個氣憤的長子卻仍激烈地為自己的態度辯駁,甚至沒有按照禮數先稱呼「父親」,而直說「你看!……」長子述說自己多年來忠實服務父親,從未違犯任何誡命,卻沒有得到任何特殊的獎賞,並以此強調他和父親另一位犯罪跌倒的兒子間的對比。他甚至不願稱自己的弟弟為「兄弟」,只稱「你的這個兒子」卻得到如此的恩待。

父親(對大兒子)的寬恕與接納

父親毫不介意自己遭受攻擊,仍然稱呼長子為「孩子」!他首先提醒這個孩子所忽略的恩寵:「一直和父親在一起,擁有父親全部的資產」;其次說明他們應該歡樂慶祝的理由,因為他的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

綜合反省

許多人稱這個比喻為「福音中的福音」,認為這個比喻是表達耶穌(天主)的愛最美麗的故事,在歷史中它一直是藝術家最喜愛的題材之一。對每一個基督徒讀者而言,這個文學上的傑作是天主的話,藝術家們更以他們的靈感與才華,助人更深入領悟這個故事的內涵。

整段故事精彩緊湊,情節環環相扣,不論就形式或內容而言,都極易使得讀者產生共鳴,並和故事中的某一個角色認同。整個比喻促使人們瞭解耶穌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揭露了耶穌的對手們氣度狹窄。父親的完美的仁慈形象,更是越過耶穌直指天主,耶穌是天父的代表,每一個罪人都可以期待並依靠天主的仁慈憐憫。

top


《超人軼事》

第四集 愛爾第約其人其事

第五章  勞力去謀食  甘心來濟貧

愛爾第約修士在羅馬城中一個會院寄居的時候,仍保持著他進會以後的一貫精神──以自己的體力換取自己的日用糧那時,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輕易不變的日程表,就是,一早起身,先聚精會神地舉行或參與彌撒聖祭彌撒畢,徒步前往八公里外的山林中,拾取乾枝斷樹,肩返城內,賣給人家,替自己和同院修士換取麵包及其他必需品。

有一次,他荷著一捆木材,和一位太太議定了代價,便送到她家。之後,那太太發覺他是一位方濟各會的修士,自動地將代價增高了一倍可是他怎也不肯接受,說:「太太,謝謝你的好心,但我不能接受超出議定的代價,因為我不願意被貪婪的情慾戰勝我。」結果,他不但未接受超過議定的代價,而且只收取了定價的一半,便抽身走了。從那以後,那位太太尊敬他的心不知增高了幾多倍。

愛爾第約修士對於任何工作,只要是正當的,都肯去做。例如替人家收獲橄欖、葡萄等工作。一天,有一個人到苦力市場上僱人替他上樹打核桃,和一個苦力議定了工價但後來那個苦力嫌路太遠,反悔不去。之後,那人又和另一個苦力講了工價,但那苦力說樹太高,不易爬上去,也反悔不去了。愛爾第約見他們都不肯去,便毛遂自薦,對那人說:「朋友,若是你肯給我分一部分核桃當作工價,我願意替你工作。」當下議定了工價,他便跟那人去了。走到樹下以後,他先劃了個十字聖號,很小心費力地爬上了樹,開始工作。打完核桃以後,那人依約分給他當工資的核桃很多,他必須脫下會衣,將袖口和領口用繩紮起來當作一個大布袋,裝滿了核桃荷回羅馬城。在城裡遇到許多窮人,他便為愛天主的緣故,把一日勞苦所得的代價,盡數分給了他們。

收割麥子的時候,愛爾第約修士也雜在窮人群中,到田間拾取遺棄的麥穗。有時人家為了敬意,將成捆的麥子贈送他,但他總是謝絕不受,說:「先生,我沒有倉房收藏這麼多的麥子啊」並且他又為愛天主的緣故,將拾得的大部分麥子仍送給其他的窮人呢。

愛爾第約的原則雖然是以自己的勞力賺飯吃,但他總不全日爲人工作。他在工作的合約上,常要給自己保留念日課經和作默想的充足時間。

有一次,愛爾第約寄居在另一種修會的會院裡。一天,他替該院的修士到聖西斯督水泉汲水。當他提著滿桶水向回走的時候,忽然有個陌生人向他要水喝,他拒絕說:「先生,請原諒,因為我不應當提半桶水給修士們啊。」豈知那人竟因此腦羞成怒,破口便罵,給他加上了許多難以入耳的污言穢語。但愛爾第約並不申辯,反而覺得很對不起那人,心中怪不平安及至回到會院,他立刻拿了個大罐,跑到水泉汲了一滿罐,追上那人說:「朋友,請別生氣,現在請你喝吧剛才我拒絕了你的理由,因為我認為給那些聖修士們提回被人喝剩的水,實在有失尊敬所以,請你千萬原諒」那人想不到他竟會來這麼一套,當下被他那偉大的愛德和謙德之力所扭轉,深自悔恨,承認了自己的過錯從那天以後,那人對愛爾第約修士便非常敬重有禮了

top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

訂閱「主日福音釋義」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主日福音釋義」
每星期四寄發

訂閱電子報 / 變更電子郵件 / 取消訂閱

訂閱Youtube頻道
連結至iTune
銀行轉帳捐款

 

銀行轉帳捐款 (此處捐款由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開立抵稅收據) 

銀行轉帳帳號:00758120000047
銀行代碼: 012
收款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台北富邦銀行 南崁分行)

轉帳後請聯絡我們提供以下資訊,以便寄出捐款收據:
[捐款人姓名、日期、帳號末五碼、金額、收據抬頭、地址、電話、捐款用途
(為聖地捐款、為方濟會捐款、為思高中心捐款...等等)]

或填寫google表單登錄捐款資料:請點選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電話:02-23112042 電郵:read.bible@hibox.biz

加入思高中心粉絲專頁
加入Line官方帳號

 

LINE logo.svgLine官方帳號搜尋「@ccreadbible」

下載手機App
Paypal線上捐款

 

Paypal線上捐款
(此處捐款由北美地區開立抵稅收據)

 (非美國地區請登入Paypal,使用Send 功能 to John Duns Scotus Bible Reading Promotion Center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108 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96巷8號 位置圖
電話:02-23112042 傳真:02-23754439
郵件請寄: 108-99 台北郵局2-10號信箱
Email: read.bible@hibox.biz

***捐款方式***
郵政劃撥帳號:1797003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銀行轉帳帳號:00758120000047
銀行代碼:012(台北富邦銀行)
收款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捐款後請填寫google表單(請點選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相關連結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首頁

聖地在華辦事處

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

友站連結:佳播圖書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課程

《智慧篇》 / 林思川神父 導讀

時間:2024/10/01 開始 週二晚上7:15~8:30上課 (6:40一樓聖堂晚禱日課)
地點:
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
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請準時入場。
           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read.bible@hibox.biz洽詢。

為提供您更佳的閱讀體驗,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使用Cookie及分析技術,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