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三主日
主曆2022年3月20日
最新消息
『思高講堂』方濟系列課程 三月份課程開講!
本次無課程前晨禱,9:00於六樓教室上課。
3/19(六)9:00 課程將於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直播,當日限定!
精彩直播,請勿錯過!
直播連結(請點選)
2022四旬期專題-【祈禱】
祈禱是教友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糧,又是得恩寵有效的方法。
聖經是天主藉古聖先賢及祂的聖子耶穌親自給我們說的話,是天主用人的話,啟示給我們祂的旨意。
在四旬期時,我們應準備好自己,以祈禱、禁食、施捨和悔改行動參與耶穌的逾越(苦難、聖死與復活)奧蹟。
今年,讓我們藉由以「祈禱」為主題的四旬期專題,讓您更加認識祈禱的意義。
課程公告
※ 【聖經講座】《牧函》/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10~8:30(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課程前晚禱:6:40於一樓聖堂頌念當日晚禱日課 請勿遲到)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課程檔案:(請自行下載以備課程所需)牧函簡介_綱要 、 弟茂德前書_經文(檔案有更新)
直播資訊:《牧函》直播影片皆公布於「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之播放清單(請點選)
歡迎每週二晚間收看直播,跟著林思川神父一起同步上課!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 週三晚上 7:45~9:0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四旬期第三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悔改的呼籲
【福音:路十三1-9】
1那時候,有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報告給耶穌。 2他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 3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4或如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債更大嗎? 5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6他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 7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你砍掉它罷,為什麼讓它荒廢土地? 8園丁回答說:主人,再容它這一年罷!待我在它周圍掘土,加上糞;9將來若結果子就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了。」
經文脈絡
三部對觀福音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結構:耶穌在加里肋亞開始其公開生活,然後漸漸往南移動到耶路撒冷,而在聖城結束整個現世的生命。路加福音在結構上最大的特色則在於,作者以很大的篇幅報導耶穌由加里肋亞走向耶路撒冷的旅程,使之形成一個相當遙遠耗時的旅程,一般被稱為「旅程報導」(九51-十九27)。在旅程中耶穌給予門徒們、以及一切所遇見的人不同的教導,這個主日的福音就是選自其中一段和四旬期精神相當配合的教導,主題是「悔改的必要性」(路十三1-9)經文以不同的方式三度要求人們悔改。
一個時空錯置的事件
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中,有人前來告訴祂一個新聞事件,祂在回應這個事件時,非常嚴肅而且慎重的向人們提出悔改的警告。人們來向祂報告的新聞是一個悲慘的事件:一些加里肋亞人到聖殿去舉行祭獻時,被比拉多殺害,以致於「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摻和在一起」(1)。福音所描寫的比拉多這個殘暴的行動,在耶穌生活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是在主曆35年的確發生過一個與這個報導類似的事件。大概是福音作者蒐集到這個事件的傳統資料中,卻沒有仔細注意到事件發生的時間,而將其編輯在這段經文中。無論如何,這個資訊具體地反映了耶穌生活的時代社會狀況,同時,路加真正的目的在於引出耶穌的教導。
人人都必須悔改
根據猶太傳統的信念,所有痛苦和悲慘的遭遇必定是罪惡的後果。在這個傳統信念的背景下,使人相當困惑為什麼這群虔誠的猶太人卻被殘暴地殺害。他們是否有罪?或者到底犯了什麼罪?耶穌面對這個事件,拒絕判定任何人有罪;卻指出這個事件所具有的嚴肅警告意義:「每一個人都有罪,因此都必須悔改,才能夠避免遭受相同的處罰。」耶穌這個嚴厲的警告,大概影射耶路撒冷聖殿毀滅的事實(參閱:路二一24)。
一切事件都是為教導「活人」
耶穌為了更加強調祂的觀點,立刻又舉出史羅亞塔倒塌的不幸的事件加以說明。史羅亞塔大概指的是位於史羅亞水池旁的守望塔,這個高塔倒下壓死十八個人,當時的耶路撒冷居民也認為他們是犯了重罪而遭到天譴。耶穌不討論此事件和亡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卻指出它對於活人的意義:這個不幸的事件是個警告,提醒大家必須悔改,否則也將同樣喪亡。
無花果樹的比喻
接著耶穌講了一個無花果樹的比喻,舊約中常常以無花果樹比喻以色列子民(參閱:歐九10;米七1;耶八13),在這個背景之下可以瞭解,這個不結果實的無花果樹所象徵的不結果實的以色列子民(參閱:三8-9)。這個比喻給與聽眾一個非常急迫的警告,眼前的時間是恩寵最後的期限,他們必須立刻結出悔改的果實(三8-9)。
教會時代的詮釋
耶穌時代的聽眾並不需要任何的特殊的解釋,便能在當下瞭解耶穌所講的比喻,因為他們和耶穌有共同的傳統和生活經驗。但是,對耶穌復活後的教會時代而言,隨著時間的推進,生活的脈絡和耶穌的時代差距越來越大,比喻原本相當生活化的意義日益模糊,人們因此開始嘗試給耶穌的比喻加上詮釋。這個無花果樹的比喻便成為耶穌代人們轉求的實例:直到目前人們並沒有結出天主所要求的果實,原本應該得到懲罰;比喻中的園丁象徵耶穌,祂來宣講天國的福音要求人們悔改,祂的整個生命象徵天主繼續容忍的時間,如今耶穌完成了祂的工程,也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刻了。
綜合反省
今天的福音內容是耶穌關於悔改的宣講,這是路加福音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參閱:十13;十一32;十五7;十六30;十四47),路加在此連續以兩個具體事件和一個簡短比喻密集的表達同一主題,更突顯了悔改的重要性。
「痛苦是天主的懲罰」,這是直到今日還相當流行的一個觀念,而耶穌的話卻對這種看法提出嚴肅而且清晰的批判,並不認為不幸的遭遇都是來自於人們自己的罪過。耶穌教導人們,面對天主的救援喜訊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罪過,並且具體地悔改轉向天主。福音經文所提到的兩個悲慘故事,或其他類似的不幸事件,相當清楚地表達出人類生命的共同體驗:每一個人都捲入在罪惡的事實當中,都需要切實的悔改。
現在是恩寵的時刻,也就是天主仁愛的時間;對人而言,就是反省與悔改的時刻,我們絕對不可因為審判遲延未至而毫不思慮生命的意義。今天和福音時代一樣,人們在生命中遭遇各種事件,這些事件都提醒我們,收穫的時期必將來到,我們必須在天主前獻上生命結出的果實。
《超人軼事》
第四集 愛爾第約其人其事
第四章 祈禱固神聖 服從更超然
一天,有個修士正在他的斗屋中行祈禱,忽然傳來院長的命令,叫他出外替大家討飯去。那修士心有不甘,立刻到愛爾第約修士跟前,請教說:「敬愛的神父,我剛才正在祈禱,院長卻下令叫我出外討飯去;但我認為祈禱比討飯更有價值,所以我想還是不出去好。」
愛爾第約見他有所不知,遂指教他說:「親愛的神子,你還不明白祈禱是什麼,或什麼是祈禱嗎?我告訴你,真正的祈禱就是服從上司的命令;在上司命令之下所作的一切,便是真正的祈禱;這樣的祈禱也才是最有價值的祈禱。」
「一個發了聽命聖願的修士,若尋找理由實現自己的意願,而逃避上司的命令,那便是十足的驕傲象徵;即使他所找得的理由,所願作的事情,看起來比上司所有的理由和所命作的事情,或者更有價值,但仍不失為抗命的驕傲表現。」
「一個完全服從上命的修士,有如騎在一匹高大的駿馬上的戰士;他馳騁沙場,毫無所懼,且必能殺敵致勝。反之,一個戚然憤怨不肯服從上命的修士,好像騎在一匹瘦而且小的劣馬上的戰士,他雖勉強走上沙場,但鮮有不失敗而被敵人俘虜的。所以,我告訴你,一個修士若真地熱心於祈禱,甚至常能舉心向上,與天使神交密談,但上司若有命令時,他必然會中止密談,告別天使而奔赴上司命令的。」那位修士聽了,才恍然大悟,心悅誠服地出門求食去了。
閱讀更多:《超人軼事》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