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主曆2023年8月20日
瑪竇年專題
瑪竇福音第二十章在第三次的苦難預言之後(瑪二十17-19),談論到在團體中如何相處:即不該爭奪高位,而應該彼此服務(瑪二十20-28)。另外有葡萄園僱工的比喻與耶里哥瞎子的故事。讓我們來聽聽第二十章的經文。
瑪竇福音第二十章音檔(請點選聆聽)
課程公告
※ 【聖經講座】《瑪竇福音》/ 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週二晚上 7:15 ~ 8:30 六樓教室上課;
晚上 6:40 ~ 7:10 一樓聖堂晚禱日課;(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信德成就一切
【福音:瑪十五21-28】
- 耶穌離開那裏,就迅往提洛和漆冬一帶去了。
- 看,有一個客納罕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說:「主,達味之子,可憐我罷!我的女兒被魔糾纏的好苦啊!」
- 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他的門徒就上前求他說:「打發她走罷!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地喊叫。」
- 耶穌回答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
- 那婦人卻前來叩拜他說:「主,援助我罷!」
- 耶穌回答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
- 但她說:「是啊!主,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
- 耶穌回答她說:「啊!婦人,妳的信德真大,就如妳所願望的,給妳成就罷!」從那時刻起,她的女兒就痊愈了。
【經文脈絡】
四部福音對於耶穌公開生活的描述,雖然各有獨特的觀點,但卻表現出一個共同的大原則:一方面耶穌在群眾中,尤其是在弱小的老百姓中大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則不斷遭受猶太領導階層的反對。瑪十五1〜十六12這一大段經文,記載了耶穌在公開生活中,和猶太領導團體之間所發生的一些爭辯。在這個經文脈絡之中,瑪竇安插了耶穌和一位客納罕婦人相遇的故事(瑪十五21-28),透過這個具有堅強信德的外邦婦人的例子,瑪竇說明耶穌寬大仁慈的胸懷,同時也相對地顯示出法利賽人和經師們的氣量狹窄,猶太人領導團體不了解耶穌。這個耶穌和客納罕婦人的故事,就是本主日的福音內容。我們先按著經文順序對一些細節略做解釋,最後提出這個故事給予基督徒的教訓。
【一位外邦婦人的「信仰」(21-22)】
提洛和潻冬是舊約中出現過的地名,特別被用來指示典型的外邦人地區(依二三1-4;耶二五22)。在這個地方耶穌和一位客納罕婦人相遇,明顯地,瑪竇把「客納罕」和「以色列」視為是互相對立的名詞,強調她是一位外邦婦人;但是另一方面,這位婦人和猶太信仰卻又並非毫無關係。因為她呼求耶穌:「主,達味之子,可憐我吧!」「達味之子」反映出猶太信仰中對默西亞的期待;而「主,可憐我吧!」這句呼求的希臘原文,和復活後的基督徒所慣用的祈禱:「上主,求你垂憐!」完全相同。
【耶穌的派遣(23-24)】
耶穌對於那位婦女的哀求,完全不予理會。門徒們對此婦女的不斷糾纏似乎感到不堪其擾,因此前來替此婦女求情,然而耶穌仍然拒絕他們的請求。但是按經文字面上看,門徒們並非代她求情,而只是要求耶穌把這婦人打發走而已。因此雖然耶穌的話:「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24)看起來是答覆門徒的請求,事實上卻是針對婦女而說的,表示耶穌清楚地拒絕她的請求。這句聽起來相當刺耳的話,應該是瑪竇為了回應瑪十6的經文而刻意放在耶穌口中的。在那裡耶穌指出,祂的派遣是針對以色列家的。
【永不放棄的祈求(25-26)】
這個婦女不氣餒,再次叩求耶穌:「主,援助我吧!」終於使耶穌開口對她說話。耶穌用了一個圖像性的語言,直接而清楚地拒絕了婦人的請求:「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這個圖像的意義是清楚的:兒女指「以色列家迷失的羊」(瑪十6),餅則代表天主的恩寵。雖然在猶太文學作品中,「狗」常被用來做侮辱「外邦人」的代名詞(瑪七6),但是「小狗」的意思卻可能並非如此。猶太人家中飼養小狗的並不罕見,如果把這個句子放在家庭生活的圖像之下來了解,則「兒女」和「小狗」之間的對立性雖然仍是十分清楚,但在意義上卻並不十分惡毒。
【信德的力量(27-28)】
這位婦女也利用這個圖像,回答耶穌的話,她十分機智的把這個圖像轉用在對自己有利的方面,祈求耶穌至少給他一點點麵包的碎屑。這個祈求透顯出一個嚴肅的課題:客納罕婦女承認猶太人在救恩上的優先地位,但也請求耶穌的仁慈憐憫。耶穌在這婦女身上,看見了如同葛法翁的百夫長(瑪八10)那樣強大的信德,因此再也「無法」拒絕她的請求,她的女兒因而得到痊癒。
【綜合反省】
雖然耶穌基本上自認為是被派遣到以色列家的(瑪十5-6),但祂也並非毫無彈性的侷限於此。祂對這位客納罕婦人顯示仁慈憐憫之心,醫治了她的女兒,便是一個清楚的例子。瑪竇所生活的團體,也就是他的寫作對象,主要都是猶太基督徒。但是他所敘述的這個故事並不會激怒他們,反而幫助他們了解,耶穌看重的是信德,而非血緣或身分。只要信德堅強,即使是外邦人,耶穌也不會拒絕幫助他們。
在這個故事中,耶穌再度被表達成富於仁慈憐憫的上主僕人。一切民族,不論猶太人或外邦人,都可以把希望寄託於祂的身上(瑪十二21)。對猶太基督徒而言這個故事是一個教導,對外方基督徒而言,則更是一個許諾(瑪八11)。生活在復活事件影響之下的基督徒,都應由這個故事得到鼓勵,堅強地在信仰內生活。
第四章 教會處於窮途末路上
肆 火與劍
在這些運動中,以加泰派(Cathare)最為重要及尖銳。這派運動也是標榜返回初期基督徒的純淨;然而,它所宣傳的理論是一個面目全然改觀的聖經及福音。其實說來,那是一個新穎的世界歷史觀,其產生於法國南部,並持續發展,而使這理論傳播到義國的北部。它也滲入公教國家。教會開始有了反應,且以良心的約束來恐嚇那些容忍這異端的城市。然而,在某一地區遏制了它,這運動卻又在他處另起爐灶,且更盛於昔日。
一二零八年一月,教宗的代表伯鐸卡斯得諾(Pieere de Castelnou)被加泰派人士謀殺,教宗依諾森三世便下了一道警示:「伯鐸的船隻完全受船難之威脅,在這前所未有的暴風雨中,我們非得儲備一個有力的協助不可。」(J.P. Vivet: Les Memoires de I’Europe, t.l, op, cit; p.284-285)聖道明及其弟兄們在蘭奎多(Languedoc)的宣講,與他們的福音生活表樣,在教宗眼裡看來也不足以抵擋,所以他認為應有些較有力的方法來遏制,教宗便發起了十字軍。同時,也在法國南部如火如荼地發動起來了。一二零九年七月,貝其爾(Beziers)被攻陷,也完全被火焚毀,千萬基督徒無論是公教徒或異端人士皆被殺害,這還是在教宗代表,一位西篤會會士阿爾諾得阿馬爾力克(Arraud Amalic)的監督下發生的。下一個遭到同樣命運的城是卡卡遜(Carcassonne)。異端確實被殲滅了。但所付出的代價何其大!十七年後,貝齊爾大屠殺的憤怒仍在人們心中,一二二六年,吟遊詩人Guilham Figueira便如此說道:「羅馬!你和西篤會應該為在貝齊爾城可怕的屠殺負起責任來。」
殘酷作為的爆發,並未讓基督徒的地位因此提高,問題的主因並未完全去除。面對這個情況,人們或可了解,何以依諾森三世在其夢中見到如此夢靨──即他看見拉特朗大殿正在傾覆著。
(第四章未完 敬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