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主曆2023年10月1日
瑪竇年專題
瑪竇福音第二十三章是一大段耶穌的談話。這段談話的對象為民眾與門徒們。這一大段談話包含三個部分:耶穌批評經師和法利塞人(1-12節)、耶穌把對經師和法利塞人的批評以七個禍哉集結在一起(13-36節)、耶穌哀傷自招毀滅的耶路撒冷的話(37-39節)。讓我們來聽聽瑪竇福音第二十三章吧。
瑪竇福音第二十三章音檔(請點選聆聽)
課程公告
※ 【聖經講座】《瑪竇福音》/ 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下次上課日期:10/17 (10/3、10/10停課)週二晚上 7:15 ~ 8:30 六樓教室上課;
晚上 6:40 ~ 7:10 一樓聖堂晚禱日課;(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林思川神父執筆
信仰實踐的重要
【福音:瑪二一28-32 】
那時候,耶穌對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28「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工作罷! 29他回答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30他對第二個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卻答應說:我不願意。但後來悔悟過來,而又去了。 31二人中那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他們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 32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經文脈絡】
瑪竇福音從第二十一章開始,直到福音結束,報導耶穌生命中最後幾日在耶路撒冷所經歷的一切。敏感的讀者應該會發現福音書中的氣氛越來越陰沈,耶穌和猶太領導階層間的衝突越來越激烈,最後終於導致耶穌的死亡。
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瑪二一1-11)之後,首先清潔了聖殿(瑪二一12-13),司祭長和民間長老遂質問他:「憑什麼權柄作這事?」耶穌則反問他們:「若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由於他們規避問題而答說不知道,因此耶穌也未回答他們(瑪二一23-27)。但是,接著耶穌卻一連講了三個相當具有「挑釁」意味的比喻:「二子」(瑪二一28-32),「園戶」(瑪二一33-44)和「婚宴」的比喻(瑪二二1-14)。這些比喻一方面明顯地向耶路撒冷的領導階層 ─ 「司祭長和法利塞人」(瑪二一45) ─ 提出挑戰;但另一方面,同時也啟示了天國向罪人(瑪二一32)、外邦人(瑪二一43)、甚至一切人(瑪二二10)開放的喜訊。我們將連續在三個主日的感恩禮中聆聽這些比喻,這個主日我們先介紹「二子」的比喻。
比喻的內容
這段經文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比喻本身(瑪二一28-31a),是一個非常簡短的比喻,中文翻譯的經文總共不到一百字。比喻述說一個父親要求他的兩個兒子到葡萄園去工作,第一個兒子答應要去,第二個卻拒絕。比喻的核心內容在於兩個兒子都改變了自己原來的主意,原本答應的兒子沒有去,而本來不願去的人,卻實際上履行了父親的意願。
比喻的應用
經文的第二部分是耶穌對比喻的解釋(瑪二一31b-32),祂把這個比喻應用到二組不同的人身上。一組是稅吏和娼妓,另一組則是耶穌講述比喻現場直接的聽眾,也就是「司祭長和民間長老」(瑪二一23),他們事實上是耶穌的敵人。
比喻的應用部分當然是預設了稅吏和娼妓們的悔改;由於這個解釋是放在直接對話的脈絡中,因此耶穌並非只是指責其對手,而是願意同時藉著這比喻呼籲他們悔改。
比喻的社會生活背景
這個比喻和其他比喻一樣,都以日常生活為背景,相當符合耶穌講述比喻的風格。第一個兒子答應父親的要求,十分貼切猶太家庭中兒子服從父親的義務;然而事實上他並未服從,因此是罪過。相反地,次子最初拒絕服從的罪過,卻經由實際的悔改行動而補償了。而耶穌對聽眾所提出的問題:「誰履行了父親的意願?」其答案對一切人都是不言可喻的。
「相信」的意思
在這個比喻之前的經文和它的解釋中,都提到洗者若翰,這個現象提醒讀者,應該在若翰洗者的相關經文中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比喻。瑪竇福音中並未明白把稅吏和娼妓標示為過去拒絕天主旨意的人;但是在這段經文中則清楚提及他們相信了若翰洗者的宣講。按照瑪竇福音整體經文的意義,這個「相信」的意思是:接受並服從天主的話,接受若翰施行的洗禮,並且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實」(瑪三8)。
「實踐」信仰的重要
福音中只有此處把娼妓和稅吏並列為惡名昭彰的罪人(參閱:瑪九10-11,十一19),他們由於聽從若翰的宣講而悔改,因此有份於天主的國;那些不相信、不接受若翰宣講的人,則被排除於天國之外。因此所謂「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並非指時間上的先後,好像那些耶穌講話的對象(你們)後來仍可進入天國一般。這句話事實上是一個評斷性的結論:誰若不經由行動來滿全天主的旨意,便必然被排斥於天國之外。
【綜合反省:基督徒的「鏡子」】
「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意思是若翰洗者在天主前實行了正確的行動,並對其他人宣講,要求他們悔改。耶穌承認這個義德(瑪十一7-11),並把自己置於其下(瑪三11),所以在若翰的道路之後,耶穌自己的道路也成為清晰可見的。誰拒絕若翰,便也正是相反耶穌的訊息。因此,「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這句話,對一切基督徒而言都是一個警惕,是一面嚴格審斷良心的鏡子。
比喻中的二個兒子,生動地反映出聆聽耶穌宣講的人所有的兩種態度;而比喻的目的,則不僅在於要求當時的聽眾,同時也要求今日的讀者悔改並實踐天主的旨意。
【註】:也許有讀者會發現筆者在這篇福音釋義中,似乎弄混了「二子的比喻」中兩位兒子的角色。真正的原因是思高聖經和彌撒經本的經文不同,而筆者在寫作時所根據的是思高聖經。
第六章 弟兄團體的產生
壹 流動性宗徒生活方式
這新的福音生活方式的特徵首先是處於流動性的宗徒事業。它所推舉的是,基督派遣宗徒使命的生活型態,這種新的團體成員沒有固定的居所,其使命便是傳報福音訊息,它需要一個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它是一種流浪的生活。恰如該時代四處漂流的商人,事實上,方濟的同伴們常是行走於路途上,這年輕的弟兄團體人數不到十位時,他們已是度著四處為家的生活方式了,方濟以二人為一組至各鄉村,開始宣講和平及悔改的使命。不久,當弟兄人數增多時,他便分派他們世界不同的地區。所有的弟兄並不全是宣講,但都被派遣,以為福音訊息作見證。「祂將你們派到普世去,是要你們以言以行,替祂的聖言作証,使人知道只有祂是全能的。」(大會)
藉著他們的使命,弟兄們因而都是旅行者,且是不屈不撓的旅行者,他們以足跡與口舌讚美天主,他們的修院便是廣闊的世界本身,它會為弟兄們帶來一些生動美妙的情趣,在德國的Erfurt時,鄉民們曾經給弟兄們提供一處作為安身居留之地,而對若旦弟兄(Jourdain)來說,他從未在修會內見過修院禁地的樣子,而他自己也是個活力充沛的遠行者,他很自然地答覆人群說:「我不知道那就是修院禁地。你們只要築一座靠近河邊的小屋,為了我們能走到河邊洗洗我們的腳。」(M.T. Laureilhe: Surles routes d’Europeau xlle, siècle, Chronigues, Paris, 1959, P.47-48)
一二二一年及一二二三年的會規都有一章論及「行走於普世的態度」它在說明旅行者是弟兄們生活的一重要部份。根據方濟,應有一種福音的態度來行走於普世,且宣講福音為構成此種生活的因素:「弟兄們與世俗人相處時,我在吾主耶穌基督內,給他們出主意,勸告並叮嚀他們切勿與人辯論與爭執。不要批評別人,而要溫良、和平、有節制、慈祥、謙虛、誠實而得體地對一切人說話。不應騎馬、除非出於明顯的需要或疾病。不論走進哪一家,應先說:願這一家平安。按照福音他們可以食用人們供給他們的一切食品。」(會二3)
(第六章未完 敬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