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10月9日 聖若望良納弟(St. John Leonardi)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天主之母會會祖,主曆一六零九年

主曆一五四三年,聖若望良納弟生於義國路加城附近一小鎮。青年時,任藥劑師助手,加入真福若望高隆比尼所創的善會,後看破紅塵,棄俗修道,晉陞鐸品,熱心從事傳教工作,常往各醫院監獄傳揚福音,許多青年和他合作。

若望計劃創設一個宗教團體,團員都是不加入任何修會的司鐸,這計劃獲得許多青年的擁護。這些青年都是研究神學,準備領受鐸品的修士。可是這計劃一提出,路加政府當局強烈反對,若望被迫離開路加城。

若望所創的教士團體,定名為「天主之母會」,成績美滿,會務迅速發展。三年後,獲得路加主教的承認和教宗額我略十三世的批准。主曆一六二一年,教廷核准該教士團體的團員,發隆重儀式的聖願。

聖斐理伯內利對若望主持的教士團體全力協助,將自己的屋舍供給該團體使用。

聖若望和「天主之母會」的司鐸,對義大利的教務,有很寶貴的貢獻。主曆一五九五年,教宗格肋孟八世頒詔正式批准天主之母會。格肋孟復擢選若望為宗座代表,視察華倫古沙和萬奇納二修院的改革工作。

聖人鑒於不少教外民族未得福音真光,就和味物樞機商洽,組織一個司鐸團體,專為培養青年志願到遠處傳播福音。

聖若望不願他的團體範圍過於擴大,修院的數目以不超過十五個為限。

主曆一六零九年,羅馬發生鼠疫。聖若望冒險看護病人,染病身死,去世日期為一六零九年十月九日。

若望良納弟於主曆一九三八年由教宗庇護十一世列入聖品。

 

11月04日 聖嘉祿‧鮑榮茂主教(St. Charles Borromeo)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米蘭樞機主教,公元一五八四年

公元十六世紀,聖教多難。教會的中流砥柱,改革運動的中心份子共有四位:教宗聖庇護五世、聖斐理伯內利、聖依納爵和今天瞻禮紀念的聖嘉祿。

聖嘉祿出身義國米蘭貴族,生於公元一五三八年十月二日。父親是包絡米伯爵,母親系出名門,是教宗庇護四世的姊姊。嘉祿弟兄姊妹六人,自幼熱心敬主。年十二 歲,行剪髮禮,在米蘭學習拉丁文。畢業後,入巴維亞大學。在學校裏,已有超凡的聖德,同學奉為模範。二十二歲那一年,考取博士學位。

公元一五五九年,教宗保祿四世駕崩。嘉祿的母舅,梅田西樞機當選繼任,即庇護四世。

嘉祿聖德卓著,陞任樞機,兼米蘭教務管理員。不久,朝廷任命他為波倫日、羅麥雅特使、葡萄牙、瑞士、荷蘭「保佐人」,方濟各會、加爾默羅會、及其他若干修會「保佐人」。嘉祿雖然身兼數職,處理公務,頭頭是道。他在百忙中,還抽出時間,從事音樂和體育。

嘉祿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熱心提倡學術研究,在梵諦岡創設了學術研究協會,延聘專家作學術演講,擔任專門研究工作。

嘉祿在教會擁有崇高的地位和權力,可是他非常謙遜,常常擔憂自己的地位太高,自己的權力太大,惴惴不安。他渴望早日掛冠求去,入隱院修道。有一次,巴格德 主教可敬的巴爾多祿茂到羅馬,嘉祿就將自己的心事告訴巴爾多祿茂:「你知道我的環境,我希望把這些公職卸去,入修院隱修,與天主日日晤談,外界的關係,一 概斷絶。」巴爾多祿茂就勸他不必擔憂,天主賞賜他這個尊貴的地位和權力,是叫他充分利用,為聖教會服務,所以他必須努力工作,幫助聖教會,傳揚福音,榮主 救靈。

教宗庇護四世就任後不久,決定重開脫利騰大公會議(按該會議於公元一五五二年起休會)。負責執行這項偉大任務的,是聖嘉祿。公元一五六二年,脫利騰會議復 會。這次會議(脫利騰會議的第三部分),歷時兩年,召開大小會議多次,討論各項有關教理和教會紀律的重要議案。會場最活躍的人物是聖嘉祿。歷史性的脫利騰 大公會議,獲致如此美滿的成績,聖嘉祿是第一位功臣。

脫利騰會議進行中,嘉祿的父親包絡米伯爵逝世,爵位按律應由嘉祿繼承。嘉祿一心獻身事主,視富貴如敝屣,就將伯爵的名銜讓給叔父儒呂。

公元一五六三年,嘉祿領受了鐸品神職。二個月後,祝聖為主教。可是他教廷的公務太忙,一時來不及上任,赴米蘭治理教區。教會根據脫利騰大會會議的決議,編製要理書,修訂禮儀,和聖教音樂,這任務又落在嘉祿的肩上。

那時候,米蘭教務,由副主教代理。這位副主教忠實執行大公會議的改革方案,由一批耶穌會士協助辦理。聖嘉祿獲得教廷批准,忙中偷閒,赴米蘭召開教務會議,視察本區教務。臨行時,教宗授予 義大利全境特別欽使的榮銜。

他到了米蘭,備受信友的熱烈歡迎。第一天在主教大堂講道,主題是聖經上耶穌說的:「我渴望而又渴望,同你們吃這一次逾越節羔羊。」

米蘭教務會議按照脫利騰大公會議的決議,擬訂神職人員的訓練方案,對於彌撒聖祭、施行聖事、主日講解要理及其他重要問題,擬訂了周密賢明的執行細則。

嘉祿以特別欽使的身份,赴多斯卡尼處理會務期內,奉召返羅馬。教宗庇護四世病篤,嘉祿和聖斐理伯內利隨侍左右,為教宗送終。新教宗聖庇護五世登極,挽留嘉祿繼續在教廷供職。嘉祿因米蘭教務,亟待本人親自治理,不容久離任所,婉言拒絶。教宗無奈, 准他離京,臨行時賜予特別祝福。

公元一五六六年四月,嘉祿到米蘭,致力整頓教區紀律。他自己以身作則,操務苦行,生活儉樸,主教府收入,全部撥充慈善事業。有一次,人們見他的被縟太薄,特給他添置一條厚被。嘉祿道:「不必買,假如天氣寒冷,上了床,身體自然會暖和起來。」

亞斯底主教隨聖嘉祿視察教區。他在嘉祿參加的殯禮中,發表誄詞道:「我隨嘉祿主教視察教區,天氣非常寒冷,他深夜還在臥室讀書,身上只穿一件單薄的長衣。 我問他要不要加穿一件衣服。他答道:我沒有別的衣服,白天我穿主教的禮服,夜間穿便服。我只有這一件便服,夏天和冬天都是一樣。」

嘉祿把主教府的銀器賣掉,所得的錢,全部捐給貧苦的教友。除了慈善事業外,嘉祿復撥巨款資助學校。杜愛英國學院,大部分基金,由嘉祿捐助。所以亞倫樞機稱他為「杜愛英國學院的創辦人。」

嘉祿為本區神職人員組織退省神工。他自己每年參加避靜二次。每天早晨,奉獻彌撒聖祭前,行告解一次。

嘉祿對教會所訂的禮儀非常注意。無論他有什麼急事,或是遇到冗長的禮儀,總是用心地誦唸經文,絶不草率。

嘉祿愛主的熱忱,鼓舞着眾人修德行善。嘉祿的善表,是他整頓教區紀律最有效的武器。他召集教務會議多次,擬訂改革紀律的詳細方案。嘉祿推行改革運動時,恩威兼施。

嘉祿的口才並不很好,他的講道,完全靠個人的努力,才能獲致成功。他的知友亞基利說:「嘉祿沒有天生的口才,說話的聲音又很低,可是他一上講壇,字字打入聽眾的心坎,這一點的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嘉祿對兒童的要理,非常注意。除了督促本堂司鐸每主日講道以外,他又創設了教理研究會。研究會擁有七百四十所教理學校,三千名要理講解員,四萬名學生。聖嘉祿可以說是「主日學校」的鼻祖。他創辦的公教主日學校,比誓反教的主日學校早二百年。

嘉祿的傳教工作,獲得巴爾納伯會的協助頗多。公元一五七八年,他創立了「聖盎博羅削會」,會士都是不加入任何修會的司鐸,志願為主教服務,矢發服從主教的聖願。會士們協助嘉祿辦理許多傳教事業。

嘉祿大刀闊斧的改革,遭到當地權貴的反對,自在情理之中。關於教會和地方行政機關的權限問題,雙方相持不下,請求教宗和國王裁斷,結果嘉祿獲得勝利。

有一次,嘉祿視察教區,市政參議員乘機掀風作浪,妄稱嘉祿無權視察,要求教宗將他撤職。可是國王也支持嘉祿,命令總督尊重主教的教務視察權,市政機關不應妄加干涉。

若干反對嘉祿的人,計劃陰謀暗殺聖人。兇手埋伏主教小堂門口,嘉祿跪在祭台前念晚禱經,兇手開槍射擊,嘉祿僅受微傷,安然脫險。

米蘭農田歉收,糧荒嚴重。嘉祿募集穀麥,賑濟災民,主教府每天供給三千災民的口糧。

嘉祿致力訓練神職人員,創設修院三座;十八年內召集教務會議十六次。

公元一五七五年,嘉祿為得聖年大赦前赴羅馬。下一年,米蘭舉辦聖年大赦,教友湧集,盛況空前。

米蘭大疫期內,總督和縉紳離城逃避,嘉祿不顧生命危險,留居城內,主持救濟工作。主教府神職人員不夠分配,嘉祿就向各修院呼籲,請他們協助,修士紛紛響應 主教的號召,全體動員,參加看護病人的工作。這一次米蘭疫病的嚴重,空前未有,喪命者不計其數,商業停頓,糧食缺乏。嘉祿每日須籌募糧食銀錢,供應數千人 的膳食,煞費苦心。主教府的財產全部變賣後,嘉祿還欠了許多的債,他甚至將宗教遊行所用的帳篷都全部拆下來,裁製衣服,發給災民使用。

嘉祿建造了許多臨時病院,在街道上搭蓋臨時祭台,病人可以在自己的窗口望彌撒。嘉祿復將教友們組織起來,協助神職人員,看護病人。他自己每天親往城內各區 照顧病人,給他們準備善終。米蘭大疫,於一五七六年爆發,兩年後(一五七八年),方才終止。嘉祿在這二年內,獻身為病人服務,日以繼夜,心力交瘁,個人生 命安全,早已置之度外。

公元一五八零年,十二位英國青年,由羅馬往英國傳教,道經米蘭,嘉祿熱烈招待他們,其中一位在米蘭講道,那就是十八個月後,在英國為主致命的真福雷夫沙文。

嘉祿與聖類思公撒格相遇,是公元一五八零年的事。那時候,聖類思還只有十二歲,初領聖體時,送聖體給他的,是聖嘉祿。

嘉祿公務繁劇,睡眠不足,身體一天比一天衰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禁止他在封齋期內,守齋太過分。

公元一五八三年,嘉祿以教廷特派視察員的身份,巡視瑞士。他全力勸化誓反教徒歸正。有一天,遇到一個不識字的牧童,費了很長的時間,教他念天主經、聖母經,待他念會了,方才走開。

沙華公爵身患重病,群醫束手無策,家人給他準備後事。嘉祿聞訊,親往探視,到了病室,公爵歡呼道:「我決不會死,我—定會好的。」第二天,嘉祿送聖體給他領,並為他祈禱,公爵的病,立刻好了。

公元一五八四年,嘉祿的身體,比以前更衰弱。十月裡,到華拉流山作了一年一度的退省神工。是月廿四日起,病勢惡化。廿九日赴米蘭,諸聖瞻禮日,在故鄉亞隆伯作了最後一次彌撒,追思已亡瞻禮在米蘭領受最後聖事。十一月四日子時,安逝主懷。享年僅四十六歲。

嘉祿於公元一六一零年由教宗保祿五世列入聖品。

1109日 建救世主大殿

The Dedication of the 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本瞻禮係紀念救世主大殿(又稱拉特朗聖殿)祝聖週年。拉特朗聖殿是羅馬教宗的座堂,因此有「一總聖堂的母堂」之稱。

     初期教會,常被迫害的氣氛籠罩著。三百年內,宗教儀式僅在私人房屋或地下墓窟秘密舉行。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宗教信仰自由,教堂相繼設立。公元三一二年,君 士坦丁大帝皈依聖教徒後,將拉特朗宮殿獻給教宗,並在殿旁的空地建聖堂一座。公元三二四年,由教宗聖西物斯德祝聖後,訂名為「救世主大殿」。後人又稱為 「拉特朗聖殿」或「君士坦丁大堂」。羅馬教宗居住在該堂,歷十世紀之久。

    該堂定名為「救世主大殿」已如上述,故以耶穌顯榮瞻禮為主保瞻禮,次主保為聖若翰洗者。因此普通習慣上亦稱為「拉特朗聖若翰大堂」。

    救世主大殿於公元八九七年因地震倒塌,第十世紀重建。最後一次祝聖典禮,由教宗本篤十三世舉行,時為公元一七二六年。

 

拉特朗聖殿的正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1月10日 聖良一世(St. Leo the Great)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教宗聖師,主曆四六一年

聖良一世卓越的才智,豐偉的事業,深邃的學問,在聖教歷史上,堪稱數一數二。所以後世的人,稱他為「大教宗」,以示崇仰之意。聖教會歷任教宗,除聖良一世外,享有「大教宗」的尊號者,僅有二位:一位是聖額我略一世(瞻禮日期:三月十二日),另一位是聖尼各老一世。

聖教會也冊封良一世為教會聖師,因為他的著作,對聖教教義,闡發甚詳,若干部分已列入「日課經」。

聖良生於主曆第四世紀末葉,原居托斯卡尼,但出生地是羅馬。父親昆諦亞諾,是羅馬貴族。聖良晉鐸後,輔佑兩位教宗:聖策肋定一世和息斯篤三世治理教會事務。那時他在教廷的職位,已很重要。聖濟利祿直接與他通信,請示處理教務方針。

主曆四四零年,聖良在高盧調停羅馬武將的爭議,教宗息斯篤三世駕崩,公推聖人繼任。是年九月廿九日,祝聖登極。

那時教會正處於最艱苦的時期的一段時期,內憂外患,交相侵迫。彼肋日和摩尼派的邪說,死灰復燃,納斯多異端遺毒未清。歐帝奇復倡謬說,’妄稱基督只含有一個性體,並不兼含天主性和人性雙重性體。

聖良接任後,立即以大刀闊斧的姿態,對各種異端邪說,展開激烈爭鬥。當時,講道的職務,通常由主教擔任。聖人在羅馬教堂講道訓誨信友,他的講道詞,有九十六篇,流傳至今,內容大都關係於博愛、施捨、信友生活、和各端教義(尤其是聖子降生的奧蹟)方面。聖人與各地教會的來往信函,有一百七十三封,現在還保存著;其中一百四十三封是聖良寄給各地教會的,三十封是各地教會寄給他的。這些信函內,聖人對於應付彼肋日和其他各種異端的方針,均有詳細指示。

西班牙主教聖多利波,因波利西拉異端(該異端係瑪尼基派異端和星象學混合的一種邪說)在西班牙肆虐,一部分教士誤入歧途,特向教宗請示處理方針。聖良修書回覆,除據理駁斥該異端外,又將自己在羅馬處理瑪尼基異端的經驗,介紹給聖多利波,並勸他從速召集主教會議,撲滅邪說。

聖良的書信,措詞堅決,立場嚴明,毫無模稜兩可、拖泥帶水之處。信內的意見不是以個人的身份發表,而是以耶穌在世代表,伯多祿繼任者的地位發表。

聖良對神職者的人選,異常重視。根據耶路撒冷宗主教亞莫斯的記載,聖良曾在聖伯多祿陵墓作四十天的祈禱,請宗徒之長代為求上主赦免他的罪過。四十日後。聖伯多祿顯現給他,說道:「你的罪赦免了,只有一樣罪,還沒有赦,那就是你授與聖職時所犯的疏忽,誤選不適當的人擔任聖職。這些罪天主仍要向你追究。」聖良特在聖教法典增訂條文,規定領受司鐸神品的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考驗,證明確能服從紀律。

主曆四四八年,君士坦丁堡有一個神父,名叫歐帝奇,寫信給教宗,報告納斯多異端在東方死灰復燃。教宗因未明事實真相,就用謹慎的措辭,覆書表示進行調查。四四九年,歐帝奇又寫信給教宗,聲述他自己已被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法來物開除教籍,要求教宗下令准他復職。東羅馬皇帝戴沃多塞二世也袒護歐帝奇,修書請教宗出面干涉。

其時羅馬與君士坦丁堡書信來往,頗費時日。聖良因尚未接獲法來物的報告,不能立即批覆。不久以後,聖良接獲法來物的報告,方知歐帝奇因反對納斯多異端,竟墮入相反的異端,否認基督有雙重性體;東方主教會議傳訊歐帝奇後,見他執迷不悟,方才下令開除其教籍。

戴沃多塞皇帝為聲援歐帝奇起見,發動召開會議,出席人員大多數是歐帝奇的朋友,並由歐帝奇最有力的支持者:亞歷山大利亞宗主教狄奧果拉任主席。這會議宣佈歐帝奇的見解是正確的,譴責法來物。教宗的代表拒絶簽字承認這項不合理的決議。聖法來物飽受異端徒虐待,不久就與世長辭。

聖良獲悉這次會議的經過詳情,宣佈該會議通過的一切決議,均屬無效。

兩年後,聖良在加山東召開教會大公會議。出席會議者,有六百位主教,和教宗的欽使。大會中一致通過,開除歐帝奇教籍,隆重宣佈耶穌「位一性二」的信德道理。先是聖良於主曆四四九年六月十三日致書法來物,闡述基督兼有天主性和人性雙重性體。這封信,後世稱「信道書信」,最初被狄奧果拉扣住,如今在加山東大公會議中,由教宗欽使宣讀。出席大會的主教,聽了這篇詞意明晰、理論精確的書信,異口同聲地高呼道:「伯多祿藉著良的口在講話。」

東方的異端方告消聲匿跡,教會在西方又遭遇了軍事性的威脅。歐洲大陸局勢混沌,西羅馬皇帝退居萊溫那,萬達王由迦太基進兵直窺羅馬。匈奴王阿提拉揮師西征,焚燒擄掠,殺人如麻,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故得了「天主的鞭子」的外號。匈奴軍隊,能征慣戰,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主曆四五一年,阿提拉的攻擊在法國受挫,即移師直逼羅馬。守軍勢孤力弱,只可坐以待斃。

正當阿提拉的雄師浩浩蕩蕩向羅馬城門進發時,突見城門大開,有一批人列隊緩步向前。他們手無寸鐵,長袍寬帶,為首一人,鬚髮俱白,容貌慈祥,雙目有神,令人肅然起敬。匈奴軍士深感詫異,待這批人走近,方知是基督聖教的教宗,率領隨從,親臨敵營。教宗見了阿提拉,即以嚴正的詞句,斥責他不應嗜殺成性,罪孽深重,天理難容。阿提拉懾於教宗的聲威,唯唯諾諾,應允即日退兵。羅馬全城生命財產,賴聖良赴湯蹈火,單身會敵,得以保全。

羅馬人民倖免浩劫,不知感恩圖報,仍醉生夢死,我行我素。教宗苦口婆心,善言規勸,聽者藐藐。三年後,兵患又至,萬達王渡海入侵羅馬,守軍倉皇撤退,城陷敵手。幸賴教宗力勸,萬達王允諾保全居民生命,不加殺戮,並嚴禁軍士搶劫焚燒。但是萬達人由羅馬撤退時,擄了大批居民為奴,帶回非洲。

萬達軍隊撤出羅馬後,聖良致力救濟災民,恢復秩序,一面派司鐸往非洲,為俘虜服務。教堂聖器祭衣,在軍事佔領期內,均已散失,教宗籌款補充。聖良的特點是凡事依靠天主,所以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仍能保持鎮靜和毅力,從不灰心失望。

聖良在任廿一年。由於他的辦事公正賢明,貧人和富人,神職人員和在俗信友,羅馬人與外國人,均對他懷有莫大的尊敬和愛戴。

聖良於主曆四六一年十一月十日駕崩,遺骸現供列梵蒂岡大堂內。

聖良才學淵博,著作豐富,尤以闡述聖子降生奧蹟的真諦,是他最大的功績。

主曆一七五四年,教會封聖良為聖師。

 

 

11月11日 聖瑪爾定(St. Martin of Tours)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都爾主教,主曆三九七年

聖瑪爾定原籍班諾尼省(今匈牙利境內),公元三一七年出生,父母都是外教人。

瑪爾定的父親是軍官,所以他十五歲的時候,父親就強迫他加入軍隊,駐屯法國的亞米央城。那時候,他雖然還是一個望教者,尚未正式領洗,生活方式,已與隱修士相同。

有一天,瑪爾定出去。時值隆冬,朔風怒號,在城門口遇到一個貧人,衣不蔽體,渾身顫慄,向過路人乞討。走過的人,一文錢也不肯給。瑪爾定好生不忍,想佈施些銀錢,可是一摸口袋,沒有帶錢,就拔出寶劍,將自己的外套,割為兩段,一半送給那貧人,一半留給自己穿。當夜,瑪爾定在睡夢中,耶穌顯現給他,身上穿的就是瑪爾定白天送給貧人的半件外套,耶穌對他說:「瑪爾定,你雖然不過是一個望教徒,你很慷慨,把這半件衣服送給我。」

瑪爾定得了耶穌顯示的特恩,愛主之心,蓬勃如焚,就領洗入教。

不久,羅馬軍隊侵略高盧,擄獲的戰利品,將士每人都可以分一份。瑪爾定對將軍說:「這份戰利品,我不要。過去我為你服務,從今以後,我為基督服務。我現在是基督麾下的兵士了。」將軍大怒,下令將瑪爾定囚禁,按軍法處理。不久,羅馬與高盧議和,戰事結束,瑪爾定的案件不了了之,獲釋出獄。

瑪爾定脫離軍隊,赴波亞疊城,訪謁聖依拉略主教。依拉略收錄他為門徒,學習修務聖德。

過了一個時期,瑪爾定返故鄉,勸家人歸正。他的母親和若干親戚都被他勸化。不幸的是,頑固的老父親還是信仰異教,不肯皈依真道。

其時,亞略異端肆虐。瑪爾定奔走各地,致力駁斥異端。他在依列利城,被異端分子毒打,驅逐出境。

亞略異端在高盧也非常猖獗,聖依拉略主教被放逐。瑪爾定在米蘭暫住,不久又被亞略份子逐出。

瑪爾定就到熱那亞海旁的一個小島上隱居了一個時期。公元三六零年,聖依拉略重返波亞疊,瑪爾定再度赴高盧。

瑪爾定在里古日創設了一座修院,和若干隱士共同修道(這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座修院,至主曆一六零七年方才停閉。一八五二年,由本篤會士重建)。瑪爾定在這座修院住了十年,全力向附近的居民傳揚聖教。

主曆三七一年,瑪爾定當選都爾主教。人們知道他不肯擔任主教的職位,託言都爾有一個重病人請他來行終傅。到了城裡,就擁他往聖堂,舉行祝聖禮。在場觀禮的人,一部份認為瑪爾定容貌猥瑣,不堪膺此重任,事實證明,他們的觀察完全錯誤。

瑪爾定就任都爾主教後,生活和以前一樣。最初住在聖堂旁邊一間小屋,後來因為來客太多,他在城外建造了一座修院,一有空閒,就在修院裏裡暫住。這就是法國歷史上有名的瑪木田修院。修院的位置背山面水,原來是一塊荒地,成立後不久,就有八十多位修士。

瑪爾定勸化了許多異教徒歸正。那時候,人們奉樹木為神,所以瑪爾定拆毀廟宇時,將廟旁的「聖樹」一併斬去,以免死灰復燃。有一天,他拆了一所廟宇,準備把廟旁那棵「神聖的」松樹斬下。神廟的司祭說:「聖樹可以斬去,但是有一個條件,瑪爾定須站在那棵樹下面,站在什麼位置,由眾人決定。」樹一斬斷,朝著瑪爾定所站的方向倒下來。瑪爾定劃了一個十字聖號,那棵樹就改變方向,朝另一面倒下去。

某日,瑪爾定拆毀一座神廟,異教徒手持利刃向他猛刺。瑪爾定一點也不畏懼,挺胸向前。那人大驚,跌倒在地上,向聖人賠罪。

瑪爾定每年往各地視察教務。他的傳教活動遠達沙爾德、巴黎、維也納。

一個酷吏帶了一批死囚到都爾,擇定下一天執行死刑。瑪爾定那時適在瑪木田,聞訊立刻趕回。到都爾時,已是半夜子時。他連夜到衙門為死囚求情,死囚得免一死。

瑪爾定預知死期已近。門徒聽了,淚如泉湧。瑪爾定祈求天主:「主,假如他們還需要我的話,我願意繼續為他們服務,但是請按照你的聖意辦理。」

瑪爾定於主曆三九七年十一月八日逝世,葬於都爾城(本日是聖人安葬的日期)。教友到他墳墓致敬者,接踵不絕,後來成為法國重要的朝聖地點之一。

瑪爾定是法國最著名的聖人之一。法國聖堂奉聖人為主保者,有三千六百座之多。

 

11月15日 聖大亞爾伯(St. Albert the Great)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勒根斯堡主教聖師,主曆一二八零年

聖亞爾伯學識淵博,時人稱為「偉大的亞爾伯」,原籍巴威的斯瓦俾亞,生於主曆一一九三年,入義國帕雕亞大學讀書。學業完成,入多明我會修道。主曆一二二二年,多明我會總會長真福若爾當寫信給福女黛安娜,報告他的修會新近收錄了十個新會士,其中有二名是德國伯爵的兒子。這二名德國會士中,有一個就是亞爾伯。亞爾伯的叔父竭力阻撓他棄家修道,但是努力完全失敗。

亞爾伯的父親波斯達伯爵聞悉兒子「遁入空門」,大為震怒,揚言將以武力將他劫出修院。修會當局將亞爾伯移往另一修院,以策安全。

亞爾伯受訓期滿,主曆一二二八年起,在科倫和其他城市修院執教,聲譽漸起,日耳曼全區莫不知道多明我會有這樣一位傑出的人才。他由日耳曼折往法國,考取博士學位。主曆一二四八年起,主持多明我會科倫高級學校校務。門牆桃李,人才輩出,他最得意的門生就是號稱「天神博士」的聖多瑪斯。

亞爾伯博覽群書,好學不倦,除精通神哲學以外,對數學、物理學及其他各項自然科學均有深邃研究。生平著作,有三十四巨冊,包羅萬象,舉凡神、哲學和各項自然科學,無不應有盡有,洋洋大觀。他對自然科學的造詣,與培根齊名。一部分學者甚至說他對科學的貢獻,較培根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當代物理學、地理、天文學、礦物學、化學、生物學的權威,因此得了「萬有博士」的雅號。

亞爾伯對學術最大的貢獻,是將希臘大哲學家亞理斯多德的學說,引伸發揮,用為研究神學的工具和方法,予以「天主教化」。他奠定了士林哲學的基礎。

亞爾伯在繁重的講學生活中,不斷寫作。在科倫執教期內,復常為行政當局排難解紛。主曆一二五四年起,任多明我會日耳曼省區區會長。兩年後,出席巴黎多明我會全體大會。其時,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人才濟濟,光芒萬丈,昂然執當代學術界的牛耳。各大學的世俗教授,相形見絀,因忌生恨,激起反對修士在大學講學的運動。

不久,教廷派亞爾伯為教宗神學和法學顧問。亞爾伯在羅馬供職期內,常在各聖堂講道訓人。

主曆一二六零年,亞爾伯升任勒根斯堡城主教,二年後提出辭職,重返科倫大學執教。一年後,教廷委派他與方濟各會會士白多在日耳曼宣傳十字軍運動。任務完成,繼續返科倫教書寫作。

主曆一二七四年,亞爾伯奉召出席里昂第十四次大公會議,啟程前,驚悉愛徒多瑪斯逝世的凶訊,不勝震悼。大公會議中,亞爾伯與真福伯多祿·戴倫旦(未來教宗英諾桑十世),致力謀取希臘教會和羅馬復合,厥功至偉。

三年後,斯德望鄧平和巴黎若干神學家攻擊多瑪斯的神學學說,亞爾伯親往巴黎為愛徒辯護。

主曆一二七八年,亞爾伯在課室講學,記憶力突然完全喪失。二年後,在科倫無疾安逝,時維主曆一二八零年十一月十五日。

亞爾伯於主曆一六二二年榮列真福品。德國主教於主曆一八七二年和主曆一九二七年一再申請教廷通過亞爾伯的立聖品案。主曆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教宗庇護十一世頒詔宣佈亞爾伯為教會聖師。教宗庇護十二世,復奉亞爾伯為自然科學家的主保。



 11月17日 聖依撒伯爾(聖麗莎 St. Elizabeth of Hungary)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主曆一二三一年

主曆一二零七年,匈牙利公主依撒伯爾誕生。幼年時,許配海門伯爵的長子路易。主曆一二二一年,路易二十歲,繼任父親的爵位,二人舉行婚禮。

依撒伯爾品性賢淑,樂善好施,熱心敬主,生有子女三人。長子海門於一二二二年誕生,年十九歲逝世。次女莎菲亞嫁巴拉本公爵為妻。三女日多達死後榮列真福品。

依撒伯爾常在半夜起身祈禱。她的丈夫路易也是一位標準的教友,從不阻撓依撒伯爾的善舉、苦行和祈禱。結婚僅六年,路易伯爵去世,依撒伯爾守寡,撫養子女成人。

主曆一二二五年,路易伯爵的封邑欠收,災民嗷嗷待哺。路易因公事出門,依撒伯爾將全部存糧散發給災民。路易回家,總管將經過情形報告主人,說主母浪費食糧。路易問道:「我的妻子有沒有將一部份封邑送給別人?」總管道:「沒有。」路易道:「那就好了。散糧賑濟災民,是一件善事,定將邀獲天主的降福。我們絕不會因為多做了善事破產的。」

伯爵的堡屋建在山頂,道路崎嶇難行。依撒伯爾特在山下造了一座醫院,收容病人,親自侍候他們。她又在別處造了一座病院,有病床二十八張,醫藥膳宿完全免費。每天她在大門口散發食糧給五百名貧人,在其他地區散發的食糧尚不計在內。依撒伯爾雖廣行善舉,絕不鼓勵貧人貪懶好閒,成為社會的寄生蟲。凡是身體強壯的人,她設法予以工作,讓他們自食其力。

依撒伯爾有一段故事,是非常出名的有一天她招待一個痲瘋病人,把自己的床借給他。伯爵大驚,將被褥移去。就在那時候,他望見床上睡的痲瘋病人,化成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的模樣。

路易伯爵參加十字軍,在奧登多染疫病,不治斃命。一月後,凶訊傳至德國,依撒伯爾悲痛欲絕。路易的兄弟以監護的地位,接管封邑,竟把寡嫂孤侄逐出。依撒伯爾帶著三個子女投奔朋本主教(朋本主教是依撒伯爾的叔父),她將次女莎菲亞寄養在女修院,自己帶了長子海門和尚在襁褓的幼女日多達暫住在巴登。

主曆一二二八年春季,路易的遺體迎回故鄉安葬。是年耶穌受難瞻禮,依撒伯爾許願與世脫離;不久加入方濟各第三會。

依撒伯爾的神師是公拉神父,這位神師指導依撒伯爾修煉聖德。

依撒伯爾對方濟各會的神貧生活深為嚮往。過去她身為伯爵夫人,限於事實環境,不能徹底實踐神貧的精神。如今子女的教養問題均已有了妥善的解決方法,她決定獻身事主,造了一座收容所收容老弱貧病。

依撒伯爾在公拉神父的指導下,以種種苦行,磨練自己的意志,安心忍受各種苦難。

有一天,一個匈牙利貴族到日耳曼拜謁「匈牙利公主」依撒伯爾。人們對他說:依撒伯爾現在醫院裡工作。他到了那裏,只見公主穿了灰色的粗布衣服,正在織布。那人不由大吃一驚,高呼道:「誰曾見過國王的女兒坐在織布機前?」那貴族勸依撒伯爾回到匈牙利去。依撒伯爾搖頭道,她的子女、她丈夫的墳墓、她最鍾愛的貧人都在日耳曼,她也願終老是鄉。

依撒伯爾辛勤地為貧人工作,甚至親自到河裏去捕魚,賣了錢,貼補收容所的費用。她患了病還是忙著織布。二年後,體力不支,健康一天比一天衰弱,終於無法起床。可是她的精神始終很愉快,口裏唱著甜美的歌曲。侍候她的看護對她說:「夫人,你唱的歌很好聽。」依撒伯爾道:「我聽了小鳥唱著好聽的歌,自己也唱起來了。」

依撒伯爾去世前一日的子夜時說道:「現在差不多是吾主誕生在馬槽的時候了。祂為了救贖人類,降生到世上來;祂也要救贖我。」到了清晨,她又開口說道:「現在是吾主從墳墓中死而復活,打破地獄的門的時候了。祂一定也要解放我。」

依撒伯爾於主曆一二三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安逝,享年僅二十四歲。

依撒伯爾的遺體陳列在收容所的小堂中,三日後殮葬。

依撒伯爾於四年後(主曆一二三五年)榮列聖品。第二年遺體迎往馬布聖堂盛禮安葬,該地成為著名的朝聖處所。

 

11月18日 建聖伯鐸及聖保祿大殿

(The Dedication of the Basilica of St. Peter and of St. Paul)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羅馬各大堂的建堂典禮,均有特別瞻禮紀念。本月九日是紀念拉特朗聖殿的「建救世主大殿」瞻禮,八月五日是聖母瑪利亞大堂的「建立聖母雪地殿」瞻禮。聖伯鐸大堂和聖保祿大堂的瞻禮,於今日合併舉行,定名為「建聖伯鐸及聖保祿大殿」瞻禮。

     人傑地靈,殉道烈士流血的處所,常為後人瞻仰朝謁。梵諦岡小山,自宗徒之長殺身成仁、留血致命後,成為著名的朝聖地。聖金口若望道:「基督忠僕的教堂,遠 較君王宮殿地位重要。那並不是說:聖人墳墓在外表的美觀上,一定勝於一般的建築物,而是以超性的觀點為標準。」根據聖傳,聖伯鐸在梵諦岡小山(尼祿皇遊樂 場的舊地)留血致命,遺體葬在該處附近。公元二五八年,華肋良皇帝迫害教會,教徒深懼聖人的遺屍被發掘出土,遭受褻瀆,與聖保祿的遺骸一併秘密運往聖巴斯 弟盎墳墓暫葬。教難平息,遷回原處。公元三二三年,在君士坦丁皇帝協助下,教宗聖西特斯德在聖伯鐸的墳墓上建造大堂。聖伯鐸大堂的地點,即為尼祿皇所建的 遊樂場。堂內大祭台下,葬有宗徒之長的遺骸。初建的大堂雄偉壯觀,後因年久失修,有傾坍的可能,經猶畧二世及良十世兩位教宗,請當時最著名的雕刻家和工程 師設計改建。工程歷時一百二十年,中間經歷任教宗多次的修改,於公元一六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由教宗吳爾班八世主持祝聖禮。

    聖保祿宗徒在羅馬城外窩斯諦大道(距聖伯鐸遇難地點約七哩之遙)為主致命,遺體葬在二哩外,很早就成為教友朝聖之處所。「聖保祿大堂」即建在「外邦人宗 徒」的墳墓上,每年在該處舉行集合祈禱大會,約有四次:諸聖嬰孩瞻禮,六旬主日,封齋期內第四主日的瞻禮四,及復活週的瞻禮三。這座大堂係聖良教宗翰德多 撤皇帝所建,公元一八二三年燬於火災。由教宗額我 略十六世和庇護九世重新建築。一八五四年十一月十日,庇護九世舉行祝聖禮,同時規定聖伯鐸及聖保祿兩大堂的週年紀念為十一月十八日。

11月22日 聖女則濟利亞 (St. Cecilia)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童貞殉道,日期不詳

聖女則濟利亞是初期教會最著名的殉道貞女之一。她出身羅馬貴族,自幼信奉聖教,並矢志終身守貞,每星期守齋多次。到了及笄的年齡,父親給她擇配。未婚夫名叫華肋廉,是羅馬的一位青年貴族。

 在結婚的那一天,則濟利亞一心祈求天主護佑她,保持身心的無玷。晚上新郎與新娘到了房裏,則濟利亞鼓起勇氣,對華肋廉說:「我有一件秘密的事要告訴你。天主派一位天使在我身旁,保護我的童貞。」華勒廉說:「你把這個天使指給我看。假如真是天主派來的,我一定尊重你的童貞。」則濟利亞道:「假如你一心信仰唯一的真天主,領受聖洗,你就會看見這位天使。」華肋廉表示接受。則濟利亞囑他到羅馬城外距亞爾比大道三里的貧人窟裏找吳爾班主教,領受洗禮。

華肋廉到了城外的貧民窟,按址查訪,找到了吳爾班主教。吳爾班給他付了洗。華肋廉回到家裏,真的看見則濟利亞身旁的那位天使。天使在二人頭上放了一枝花冠,則濟利亞和華肋廉共度守貞的生活,熱心恭敬天主。

過了一個時期,華肋廉的弟弟諦步爵來訪,見兄嫂容光煥發,室內芬香撲鼻,不由嘖嘖稱奇,問起原因,則濟利亞據實相告,並勸諦步爵也皈依真教,獲取永生的榮冠。諦步爵也到城外去找吳爾班主教,領了聖洗。

自該時起,華肋廉和諦步爵弟兄二人全力從事公教敬主愛人的工作,在家裏舉行宗教儀式,並殮葬殉道烈士的屍體,後被人告發,解往公庭受審。

法官命華肋廉弟兄二人向邪神獻祭,就可以獲釋出獄。華肋廉道:「我們決不向任何邪神獻祭。我們只欽崇唯一的真天主。」法官下令對他們施鞭刑。二人聽了,欣喜若狂。華肋廉對在法庭旁聽的基督徒高呼道:「羅馬公民們,你們不要看見了我們所受的酷刑而覺得害怕,你們應堅守信德,寧死不背棄真主。」

華肋廉弟兄二人解往刑場,斬首致命。有一個官吏,見他們這樣英勇,非常感動,當場表示皈依真教,同時執行死刑。

則濟利亞殮葬了三個烈士的遺體。官吏派人去勸聖女背教,聖女反而將那些派來的人說服,歸奉聖教。

則濟利亞繼續為聖教服務。信教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加,她的房屋成為傳教的中心。吳爾班親往她家裏給四百人付洗。一個貴族在則濟利亞的屋子裏,造了一座聖堂。

法官將則濟利亞拘捕,勸她背教。則濟利亞口才很好,不消三言兩語,將法官說得啞口無言。人們將聖女關在浴室,燒起烈火,使她窒息而死。燃料較一般的數量加上七倍,誰知燒了一日一夜,聖女在浴室還是安然無恙。一個兵士用利斧將聖女斬首,斬了三次,聖女倒在地上,氣息猶存。信友紛紛前來慰問。聖女遺命將自己的住屋送給教會,三日後方才氣絕,遺體葬在聖加理多公墓,教宗陵墓的旁邊。

則濟利亞遇難的日期,傳記各有出入,但不出公元第二世紀至第四世紀中葉的一段時期。聖女為初期聖教殉道烈士的典型人物。她的敬禮很早已非常普及。她的名字列入彌撒經的行祭常典內。聖女遇難的處所,建有「聖女則濟利亞大堂」一座。

主曆八二O年左右,教宗聖巴斯加將則濟利亞的遺體迎往聖女則濟利亞大堂。

主曆一五九九年,史豐旦樞機修建則濟利亞大堂,啟棺重殮聖女的遺體,名雕刻師馬德諾在旁,目睹聖女面目如生,身體側睡,恍如安眠的少女,就按照屍體的模樣製成銅像。這尊銅像安放在則濟利亞大堂的祭台下面,像上有雕刻師的題語,照錄如下:「此乃童貞聖女則濟利亞之像,予親見其遺容完整不腐,面容如生,特按狀製成本像。」

聖女則濟利亞是音樂的主保,因為她舉行婚禮的時候,樂師奏樂,聖女心內唱歌,讚美天主。

11月23日 聖高隆龐(St. Columban)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呂銳和巴比沃二修院院長,主曆六一五年

在歐洲大陸傳教的愛爾蘭籍教士,以高隆龐最為有名。高隆龐誕生的年份,為西方修院制度的鼻祖聖本篤去世的那一年。高隆龐創建的各修院,均遵奉聖本篤會的會規。

高隆龐青年時,為了避免肉情的誘惑,決定脫離世俗,拜隱士為師,學習修道。過了一個時期,他入彭加修院,潛心修練聖德。四十五歲那一年,院長聖公加派他帶了十二位修士渡海赴歐洲大陸傳教。

以高隆龐為首的愛爾蘭修士在高盧傳揚福音。不久他們的博愛精神深為眾人所敬仰,薄公田國王捐贈亞納奇土地一方給高隆龐,創造第一座修院。修士人數日增,院舍不敷,高隆龐在呂銳建立第二座修院。除亞納奇、呂銳二修院外,高隆龐手建的修院,尚有豐旦修院和巴比沃修院。他們創建的修院,遍及法國、德國、瑞士、義大利各地。這些修院是中古時代歐洲大陸的傳教中心。

高隆龐手訂的會規,以愛天主、愛人二條誡命為基礎。修士吃最簡單的食物,但每日必須吃飽,否則無力工作。每日祈禱,讀聖書,工作均有一定的時間。除共同祈禱外,修士應在各人的小室默想祈禱。高隆龐認為最重要的祈禱是:以心神祈禱,一心存想與天主對晤。修士犯規,應科的補贖,在會規內亦有詳細規定。

愛爾蘭派修士在歐洲大陸工作了多年,功績卓著,對教會有很大的貢獻。

蒲公田王德多烈二世生活放蕩,私蓄情婦。高隆龐直言申斥,勸國王速娶一位合法的王后。太后深懼國王娶了王后,她的權利將受限制,對高隆龐大感不滿。國王有四個私生子,太后請高隆龐祝福,高隆龐嚴詞拒絕,他說道:「這些孩子將來無權繼承王位。」 高隆龐禁止女人走進他的修院,連太后也不例外。太后與高隆龐積怨日深,向國王進讒言,高隆龐和全體愛爾蘭修士一併被逐出境。高隆龐到了南德,修書向留居呂銳修院的法國修士道別。

高隆龐周遊巴黎、瑪城。奧斯德拉國王熱烈歡迎愛爾蘭修士,高隆龐就在該地卜居,同時向瑞士儒利湖一帶居民傳教,他也在公斯當湖附近建造經堂。

奧斯德拉與蒲公田發生戰爭,奧斯德拉國王被俘,他的領土被浦公田併吞。浦公田王與高隆龐是死敵,已見上文。高隆龐為了安全起見,以七旬的高齡,攀越阿爾卑斯山,赴米蘭暫避。亞略派異端分子在該地勢力很大,高隆龐行裝甫卸,立即對亞略異端展開強烈的攻勢。

高隆龐在巴比沃建造了一座修院。他的體力日衰,自知死期不遠,一心準備善終。

高隆龐訪謁克洛泰王的時候,早已預言:不出三年,浦公田王的權力將完全消滅。這預言果然實現了。公田王和太后均先後去世,領土併入克洛泰王的版圖。克洛泰王擬請高隆龐重返法國,高隆龐婉言謝絕,勸國王善視呂銳的修士。

主曆六一五年一月二十三日,高隆龐安逝主懷。

 

訂閱「主日福音釋義」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主日福音釋義」
每星期四寄發

訂閱電子報 / 變更電子郵件 / 取消訂閱

訂閱Youtube頻道
連結至iTune
銀行轉帳捐款

 

銀行轉帳捐款 (此處捐款由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開立抵稅收據) 

銀行轉帳帳號:00758120000047
銀行代碼: 012
收款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台北富邦銀行 南崁分行)

轉帳後請聯絡我們提供以下資訊,以便寄出捐款收據:
[捐款人姓名、日期、帳號末五碼、金額、收據抬頭、地址、電話、捐款用途
(為聖地捐款、為方濟會捐款、為思高中心捐款...等等)]

或填寫google表單登錄捐款資料:請點選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電話:02-23112042 電郵:read.bible@hibox.biz

加入思高中心粉絲專頁
加入Line官方帳號

 

LINE logo.svgLine官方帳號搜尋「@ccreadbible」

下載手機App
Paypal線上捐款

 

Paypal線上捐款
(此處捐款由北美地區開立抵稅收據)

 (非美國地區請登入Paypal,使用Send 功能 to John Duns Scotus Bible Reading Promotion Center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108 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96巷8號 位置圖
電話:02-23112042 傳真:02-23754439
郵件請寄: 108-99 台北郵局2-10號信箱
Email: read.bible@hibox.biz

***捐款方式***
郵政劃撥帳號:17970033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銀行轉帳帳號:00758120000047
銀行代碼:012(台北富邦銀行)
收款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方濟各會
捐款後請填寫google表單(請點選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相關連結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首頁

聖地在華辦事處

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

友站連結:佳播圖書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課程

《智慧篇》 / 林思川神父 導讀

時間:2024/10/01 開始 週二晚上7:15~8:30上課 (6:40一樓聖堂晚禱日課)
地點:
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
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請準時入場。
           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read.bible@hibox.biz洽詢。

為提供您更佳的閱讀體驗,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使用Cookie及分析技術,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