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7日 聖盎博羅削(St. Ambrose)
選自思高聖經學會出版之《聖人傳記》一書
(本系列文章:請點閱)
米蘭主教聖師,主曆三九七年
聖盎博羅削為教會四大聖師之一,生於主曆三四零年,出身羅馬貴族。父親是高盧知府,在任內病卒。寡母攜子女返羅馬。盎博羅削的卓越聖德,一部分應歸功於母親和胞姐聖女馬賽利納的教導。
盎博羅削聰敏好學,精通希臘文,成為著名的演說家和詩人。執行律師業務,在法律界服務了一個時期。華倫丁寧皇帝遴選他為李古里亞和愛米里亞兩省總督(總督府在米蘭)。上任前,一個人對他說:「你管理人民,要像主教一樣,不要像普通的總督一樣」,想不到這句話到後來真的應驗。
李古里亞和愛米里亞兩總督的職位,在當時西羅馬帝國是非常重要的。盎博羅削應選總督時還只有三十二歲。
主曆三七四年,米蘭主教出缺,關於繼任人選,發生紛爭,一部份人想推選一位擁護正統教義的主教,一部份人想推選亞略異端徒為主教。為了維持會場秩序,盎博羅削以總督的身份親往教堂向選舉人致訓,勸大家以和平的精神進行選舉,切勿造成糾紛。盎博羅削正在說話的時候,會場有一個人高呼:「選盎博羅削為主教!選盎博羅削為主教!」盎博羅削的才德早為眾人所欽佩。聽了這突然的提議,大家一想,盎博羅削的確是最理想的人選。頓時一呼百應,一致要求盎博羅削出任米蘭主教。盎博羅削因眾望所歸,便由米蘭總督一變而為米蘭主教。當然,盎博羅削一再努力,拒絶接受是項任命,他上書皇帝,報告經過情形。皇帝覆書勸他以教會利益為重,出任主教。盎博羅削一再藏匿在朋友家中,每次都被人發現。最後,他無法擺脫,接受任命,主曆三七四年十二月七日舉行祝聖禮;那時候,他只有三十四歲。
自該時起,盎博羅削與世俗完全斷絶關係。他把自己所有的傢俱、動產捐送給慈善機構,田產房屋捐送給教會。只保留一小部分錢供胞姐聖女馬賽利納使用。他將自己的爵位讓給胞弟聖沙弟洛。
盎博羅削一接任,就寫信給皇帝,譴責若干官吏的不法行為。皇帝修書答覆道:「我很感謝你直言無忌,糾正我們的錯誤,我很希望你隨時指正。」
聖巴西略獲悉盎博羅削當選米蘭主教,深慶得人,修書道賀,並勸他全力攻斥亞略異端。
盎博羅削過去對神學缺乏研究,他當選了主教,潛心研究聖經和聖教權威學者的著作。
盎博羅削對亞略異端,攻斥不遺餘力。米蘭城內,除少數岳特人和宮廷官吏外,沒有一人盲從亞略異端。
他的生活異常刻苦,一切宴會都謝絶參加,一天到晚,為本區教友工作。教友有事,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去看他,和他商量,所以人人都愛他如父母一般。聖奧斯定每次去看盎博羅削,滿室都是賓客,有時等得不耐煩,悄悄地溜走了。
盎博羅削稱讚教友為了獻身事主而守貞。教區內有許多貞女。盎博羅削應胞姐聖女馬賽利納之請,將有關守貞問題的論文,彙輯成書。由於盎博羅削常常在講道中鼓吹守貞,許多母親不許女兒們聽米蘭主教的講道,怕她們聽了,不肯出嫁。盎博羅削知道了,反唇相譏道:「哪一個青年想結婚,而找不到妻子呢?哪一個城市,因為守貞的女子太多,而人口減少呢?」
加拉星皇帝對亞略異端的內容,不大明瞭,請盎博羅削解釋。盎博羅削編寫了一本《有關信德的問題》,詳細剖解亞略異端的錯誤。
岳特人侵略羅馬領土,士兵平民被俘者,不計其數。盎博羅削徵集款項,贖回俘虜,並將教堂金銀器皿熔化變賣充贖金。他認為贖回俘虜,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為了贖回俘虜而變賣金銀器皿是合理的。
主曆三八三年,加拉星皇帝被暗殺,馬西默篡奪帝位,儒斯蒂納皇太后(加拉星的妻子)怕馬西默殺害她的兒子華倫蒂寧,以實現擴充領土的野心,請盎博羅削主持公道,代為說情。馬西默接受盎博羅削的請求,放棄擴充領土的計劃。
那時候,羅馬有一部份參議員企圖恢復崇拜「勝利女神」的敬禮。這批參議員的領袖是羅馬知府的兒子西馬古。西馬古是一位有名的學者,他上書皇帝,要求在羅馬參院重建神像。這封書信,雖然強詞奪理,可是文字寫得非常優美,很容易煽惑人。盎博羅削知道了這消息,請皇帝將這封信的副本抄一份給他,他以如椽大筆,將西馬古似是而非的理由,逐點駁斥,而且文字寫得比西馬古更好。皇帝開會,將這兩封信同時宣讀,讀完了,皇帝發表意見道:「我的父親沒有重建神像,我也學他的樣,一切維持原狀;我決定不重建神像。」
儒斯蒂納皇太后信從亞略異端,她忘記了過去盎博羅削救她兒子生命的恩,妄圖搶奪米蘭大堂。主曆三八五年耶穌復活瞻禮,儒斯蒂納要求盎博羅削交出大堂,供亞略派異端教徒使用。盎博羅削嚴詞拒絶。儒斯蒂納又要求盎博羅削交出新建的宗徒大堂,聖人表示決不交出。皇太后派官吏準備用武力接收。這事激起教友的公憤,群情激昂。一個亞略派司鐸在路上被群眾包圍,盎博羅削知道了,祈禱上主,不要發生流血的慘劇,同時派神職人員援救亞略派司鐸脫險。
在這場強佔聖堂的事件中,盎博羅削雖有民眾和士兵做他的後盾,但他竭力約束眾人,避免發生爭紛。他堅決拒絶交出聖堂。有一天,他在某小堂講道,華倫蒂寧皇帝派了一隊兵士用武力接收上述兩座聖堂。士兵們深明大義,拒絶服從皇帝的命令,到小堂去聽聖人講道,並參加祈禱。教徒立刻在附近大堂集合,遊行示威,響應兵士的正義行動。皇帝見眾怒難犯,知難而退,撤銷接收聖堂的詔令。群眾舉行慶祝大會,當然這件事華倫蒂寧皇帝是不甘的。他的侍衛含怒對盎博羅削說:「你不服從皇帝的詔令,我一定把你的頭割下。」盎博羅削道:「很好,但願如此。你給我殉職捐軀的機會,我非常歡迎。」
第二年正月,皇后教唆兒子頒佈法令,准許亞略派異端教徒在聖堂舉行宗教集會,實際上等於阻止公教的宗教集會。詔令規定,任何人如反對將聖堂交給異端教徒,立處死刑。盎博羅削對這條法令置之不理,維持過去的成例,拒絶將聖堂交給異端教徒舉行集會。人們也不敢觸犯他。他說道:「我說的話是一個主教應說的話,我做的事是一個主教應做的事。皇帝愛怎樣對付我,就怎樣對付我好了。納巴不肯將祖傳的葡萄園交出,我豈肯將耶穌基督的財產交出。」
聖枝主日,盎博羅削講道,號召眾人切勿將聖堂交給亞略派異端教徒。皇帝派兵包圍聖堂,教徒怕他們的主教的生命發生危險,大家就留在堂裡,把大門關上,嚴陣以待。兵士將出入的道路封鎖,企圖將教友活活餓死。七天後,到了復活瞻禮,教友們還是精神飽滿地留在聖堂裡。這七天內,盎博羅削教教友唱聖詠和他自己編製的聖歌。教友們分成兩班,互相唱和。
皇帝派代表通知盎博羅削,到法庭與亞略派異端徒對質,由法官裁判,何方有理由;假如盎博羅削拒絶出庭,應將主教的職權讓給亞略派異端教徒。
盎博羅削回信答覆皇帝,拒絶出庭,並嚴正表示:非神職人員不能干涉宗教事務。他將一年來皇帝無理壓迫教會的經過情形,寫了一篇報告,洋洋千言,最後用一句傳揚後世的名言結束:「皇帝在教會之內,並不在教會之上。」
華倫蒂寧皇帝的死敵馬西默利用華倫蒂寧迫害聖教的機會,出兵進攻義大利。皇帝和他的母親儒斯蒂納太后大驚失色,想起上次馬西默撤兵,放棄侵略義大利的計劃,全靠盎博羅削之功,為了保全半壁河山,只好請盎博羅削再作一次魯仲連。聖人不念舊惡,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欣然接受這項艱鉅的任務。
馬西默的兵營在德利愛。盎博羅削到了那裡,馬西默不肯以欽使的禮節招待他。盎博羅削勸諫馬西默不應妄動干戈,侵犯別國的領土。馬西默不聽盎博羅削的忠告,繼續進兵。儒斯蒂納太后和華倫蒂寧皇帝,倉皇逃出京城,向東羅馬德多撒乞援。德多撒率大軍西征,擊潰馬西默。華倫蒂寧收復失地,但是實際統治權,落在德多撒手中。
主曆三九零年,德撒洛尼有一個著名駕車員犯罪,被總督逮捕。到了競技場表演的日子,觀眾見那個駕車員不出場,群起鼓噪,要求總督釋放。總督不肯,在紛爭中,眾人將總督和若干官吏毆斃。德多撒皇帝聞訊,派軍隊執行恐怖的報復處分,軍隊衝入競技場,見人就殺。統計遇難者達七千人之多。消息傳出,全國嘩然。盎博羅削和其他主教會商後,發表嚴正的抗議,譴責皇帝的野蠻行動,要求他做公開補贖,否則不准他進入聖堂。皇帝服從聖人的命令,在堂裡做公開補贖。盎博羅削不畏權貴,主持正義的英勇精神,博得眾人的讚揚。「在聖教會的法律前,人人平等」,這原則又一次獲得顯著的證明。
主曆三九三年,華倫蒂寧被亞巴佳暗殺。亞巴佳擬篡奪帝位,他請求盎博羅削予以支持。盎博羅削嚴詞拒絶,號召人民反抗。德多撒皇帝興兵擊潰亞巴佳。數日後,德多撒駕崩,舉行葬禮時,盎博羅削讚揚皇帝勇於改過的精神。
盎博羅削執行主教聖職,共二十三年。公務繁劇,百忙中還編寫了書籍多種。內容包羅萬象,有聖經考證、神哲學、神修學、聖歌。
主曆三九七年,盎博羅削突患重病,自知離死不遠,照常處理公務,註釋聖詠。有一天,他正在註釋聖詠第四十三篇,他的秘書保利諾將他口述的文字筆錄下來,突見聖人的頭上,有一個火焰形的盾牌籠罩;那火盾漸漸下降,到了他口裡,隱沒不見。盎博羅削的面容皎白如雪,保利諾異常驚慌,擱筆呆視。從那時候起,盎博羅削停止註釋聖詠的工作。他的聖詠第四十三篇註釋,到第二十四節止,沒有全部結束。
主教病重的消息傳出,全城震動,史蒂洛伯爵去探視他,希望他多活幾年,為教會服務。盎博羅削道:「人的生死,都是天主聖意決定的。我不怕死,因為吾主耶穌是仁慈的。」
臨終前,聖人舉手做十字形,口唇微動,念經祈禱,歷數小時之久。聖奧諾拉多在鄰室休息,突然聽見一個聲音道:「快快起來,他就要去了!」奧諾拉多趕到盎博羅削房裡,送聖體給他領。過了片刻,盎博羅削瞑目安逝,那是主曆三九七年四月四日耶穌受難日,聖人享壽五十四歲。
盎博羅削於耶穌復活節大殮,棺柩停放在大堂祭台下面,八三五年舉行葬禮。
盎博羅削瞻禮的日期,是他祝聖為主教的日子。
-
聖人傳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