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聖方濟及其時代
第十五章 結論
聖方濟創立了三個修會,他所發起和領導的修會運動,完全符應當時教會與社會的兩個主要需要:按照福音進行改革,以基督精神給予行動新的評價。這種修會運動,接受當時的異端所含有的部份真理,卻拒絕異端所犯的錯誤和邪惡;一方面返回初期基督徒貧窮儉樸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完全服從羅馬聖座的指導。正如聖方濟在神修上有各種不同的敬主方式,他所創立的修會也綜合了過去各修會所有的特徵,再加上一個新的特徵:聖化行動。這是整個現代宗教信仰的秘訣,也是強調生活即是行動的現代所不可或缺的。
東方的隱修生活興起於羅馬世界沒落和蠻族世界勃興的時期,它推動祈禱補贖的福傳工作,摧毀了異端教派的自然敬禮,用基督教會的方式把敬禮重建起來。西方的隱修生活興起於蠻族橫行的時期,它用拉丁民族的智慧並加上勞動的福傳工作;這工作應由目前和未來各地的人運用自己的智力分頭進行。本篤會隱修士的勞動好像囊括了人生一切的價值,更新農地生產,推廣書籍,提倡藝術,使人尊重人的地位;它在獨修生活遭到破壞後,從事復興重建工作。
方濟會的修會生活在自治區及社會經濟政治的新秩序中誕生,完全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按福音字面解釋福傳工作,例如:祈禱與勞動,神貧與講道;它一方面利用沒落衰颯的騎士勇氣,另一方面也利用新興崛起的民族膽識。方濟會士不僅不自我隱退或孤立,反而在各城市中出現,與勞動的民眾在一起。這些勞動的民眾已經從事太多的工作,不需要再鼓勵他們行動,而是需要規勸他們默想和祈禱。方濟會士在各街頭或廣場宣講福音,他們宣講的方式大受人們歡迎。他們像吟遊詩人唱歌說故事,又如騎士般為信仰奮戰。他們不僅要收復巴勒斯坦,而且還更歸化他們;或者更好說,要使十字軍改過歸正。他們告訴中產階級和一般市井小民,人人都可以生活於世俗中而成為一個修士;因為人心就是修士居住的小室,每人的本分就是會規,一切的受造物就是同會的兄弟或姊妹,工作就是克己苦行。他們同時也保存以前修會所有的經驗,如隱修士的補贖精神,愛好獨居,禮儀祈禱和靜觀默想,本篤會士的工作和祈禱的生活習慣。方濟會士接受過去許多修會的生活遺產,並用愛和喜樂的新觀念把它應用在講道和行動的福傳工作上。他們的愛和喜樂逐漸滲入社會各階層,使人生顯出一種更安詳寧靜的色彩,又給藝術帶來了靈感,使之能有更自由、更具體而人性化的表現,成為文藝復興的先聲。
聖方濟及其會士開展了文藝復興運動,雖然是不同於一般人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卻具有更崇高的意義:他們並非引領人們回復到古代社會,而是使人類和整個世界重生於一個新秩序,進入由耶穌基督所重建的新生活中。「一切的東西,無論天上的或地下的,都因著耶穌基督而與天主重歸於好。」聖方濟願意使世界重新感受到他們所遺忘的、或無法了解的事 ── 福音的超性幸福。
上一章 下一章
閱讀更多:《方濟精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