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聖方濟及其時代
第九章 聖方濟對受造物之愛
聖方濟和現代的慈善家並不相同,他不是為了人而愛人,也不是為了能感受助人的快樂而愛人。他之所以愛人,首先是為了愛天主。然而,另一方面,他也與古往今來厲行苦修的修道士不同,只為了使天主喜歡而愛人。聖方濟愛人,因為他肯定人是天主奇妙而特殊的傑作。有人曾這樣描述聖方濟歸化的特點:宗教並沒有在他與世界之間築起一道圍牆,卻改變了他對世界及一切受造物的看法,並教導他去愛它們,把一切變成快樂之源。這個評論很有道理。
聖方濟的個性複雜而豐富,以致所有為他立傳的人都能寫出一些新東西。但是,誰願意研究他的個性,必須同時把握以下兩點:第一點是他熱愛人生,並且是以超性的方式去愛;第二點是他與耶穌基督同釘十字架上,但並不因此而輕視人生。若忽略第一點,就可能把聖方濟想像為抒情詩人,把他的作品視為提供當代人們旅遊閱讀之用。如果忘卻第二點,就會把聖方濟想像成音容憔悴、愁容蹙額的人,可供十六世紀的畫家做為繪畫的素材,或成為十八世紀某些經本的內容。
無論在工作或受苦的時候,聖方濟總是愛天主的;同樣地,他也真實地愛受造物,而且是特別的、普遍的愛;他的愛好比陽光,不僅光照個別東西,而且普照世間萬物。聖方濟的愛,因個別的事例而創新並特殊化。他幫助全身腐爛不停惡言詛咒的痲瘋病人、不敢接受施捨的老婦、為獻身事主而離家出走的貴族少女、惡言咒罵主人的工人、販賣鴿子的小孩、把羊送往市場的雇工、招待他的騎士、拒絕他的主教、可能處死他的蘇丹王、向他訴苦的小婦人、與主教發生糾紛的市長。聖方濟愛故鄉亞西西的居民,也愛遠在歐洲邊陲的回教徒;他愛義大利各地因黨派紛爭而不得安寧的自治區,也愛迫害他會士的匈牙利和德國,以及那歌頌武功誇耀戰績的法國。他母親也許是個法國人。在他看來,每個民族都是他的兄弟;可是,他只以一個國家為自己的國家,就是他在那裡打下方濟會的基礎、在那裡生、也在那裡過世的國家(這又證明他重視具體事物的個性)。他也把所有動物看作自己的近人,甚至稱牠們為兄弟姊妹。例如:他在冬天餵食的麻雀和蜜蜂、用錢贖買的小羊、為其築巢的鴿子、救其生命的小蟲、不忍砍伐的樹木、不願熄滅的火。無論對人或動物,對大的受造物或細微的小生命,方濟常是愛護周到、無微不至的。
由於他深信傳福音必須有教會的任命,所以當弟兄數目達到十二人,他立即前往羅馬晉謁教宗。他像小孩般地單純,但也像大將軍那樣勇敢;他明知聖女佳蘭(Santa Chiara)有非常特殊的聖召,所以不怕支持與保護她,使她不受家庭和派系的迫害。他目睹十字軍勢力衰微,在宣講收復巴勒斯坦聖地之前,親自前往該地。方濟負有一種特殊使命,採用創建大業的偉人所持有的「魄力」進行實際的工作。他與所有意志堅強的人物一樣,從不輕易地放過一分鐘、一件事、一個人,而總是用出所有的信德去感召和影響他人;他總不肯錯過一個機會,卻努力善用時機達成自己所懷有的聖善目的。
無論是向眾人宣講聖道,或是做些微小的使徒工作,方濟總能發揮很大的神力。其秘訣就是他有高深的謙德、敏銳的直覺和堅強的意志;他能夠適應聽眾的知識程度,直接迎合他們的期望,以便改變他們,領導他們歸向天主。有一天,不少社會名流和富家貴婦前來參加一個騎士的洗禮,他們想像必將看見一齣場面盛大充滿熱情的事件;聖方濟卻唱著一支熱情的光榮歌,參加那個盛會。在蒙地卡沙來(Montecasale)因缺少糧食而成為強盜的人時,聖方濟差人給他們送去麵包和酒。當野里地(Rieti)的司鐸為自己葡萄園的收成擔憂著急,聖方濟就使他得到超乎預料的豐收。
聖方濟這樣對待在靈修路上開始學步的人;至於那些立志修德成聖的人,他就轉換態度,完全按著他們的誓願來對待他們。聖達彌盎堂「神貧修女會」的修女想聽聖方濟宣講富於靈感的道理,好能飽嚐精神食糧的滋味時,結果方濟卻要求在頭上撒灰、詠唱「天主!求祢憐憫我 …」那篇懺悔聖詠,除此之外姊妹們什麼也沒有聽到。魯斐諾修士(Ruffino)私心願意個人獨居;聖方濟卻命他只穿著短褲去向民眾講道。馬賽奧修士(Masseo)妄想成為聞名的宣道者,聖方濟就命他去看門。一個修士私藏金錢,聖方濟就命他口銜錢幣放到驢糞上。一個初學修士想成為文學家,聖方濟就命他去跟那些目不識丁的非聖職修士學習祈禱。任何人若決定要跟隨方濟,而希望達到成聖的理想,就必須真正做他的門徒;若有越軌的行為,只要提醒一聲,就足以使他們覺悟而改正。聖方濟對受造物的愛,隨著他精神的超脫上升而日益熱切。當他一天比一天高升,脫離這個塵世的時候,他越以愛憐的目光注視這個世界。他的心越是明淨不染纖塵,他就越不怕熱愛世上的受造物。
閱讀更多:《方濟精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