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主曆2022年6月19日
年度專題
課程公告
※ 【聖經講座】《牧函》/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課程暫停 (原週二晚上 7:10~8:30)(學員敬請留意群組上課通知)
地點:南港耶穌聖心堂(成德堂)六樓教室
地址:忠孝東路六段114號(近捷運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費用:自由奉獻
備註:歡迎新舊學員參加,無需報名,因門禁管制請準時入場。詳細資訊請來電02-23112042或來信
課程檔案:(請自行下載以備課程所需)牧函簡介_綱要 、 弟茂德前書_經文(檔案有更新)
直播資訊:《牧函》直播影片皆公布於「思高中心Youtube頻道」之播放清單(請點選)
歡迎每週二晚間收看直播,跟著林思川神父一起同步上課!(目前課程暫停中)
※ 《天主教要理》/林思川神父導讀
時間: 課程暫停 (原週三晚上 7:45~9:00)
地點: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地址:楊梅鎮大模路22號
費用:自由奉獻
網站連結
※思高中心課程總覽(請點選)
※思高中心最新音頻(請點選)
基督聖體聖血節
林思川神父執筆
增餅奇蹟
【福音:路九11-17】
11群眾一知道,也跟隨他去了;他就迎接他們,給他們講論天主的國,並治好了那些急需治療的人。12天將要黑的時候,那十二人前來對祂說:「請遣散群眾,叫他們往四周村莊田舍裏去投宿尋食,因為我們這裡,是在荒野地方。」13耶穌卻向他們說:「你們給他們吃的吧!」他們答說:「我們不過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除非我們親自去給這一切人購買食物。14原來男人大約有五千。他卻對自己的門徒說:「叫他們分夥坐下,約五十人一夥。」15門徒就照樣做了,叫眾人坐下。16他遂拿起那五個餅和那兩條魚來,望著天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群眾前。17眾人吃了,也都飽了;把他們所剩的碎塊,收集了十二筐。
經文脈絡
禮儀年丙年「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福音選自路九11-17,內容是基督徒十分熟悉的「增餅奇蹟」。路加將這段奇蹟故事安排在兩個重要事件之間,在此之前是耶穌派遣門徒外出宣講福音(路九1-6),門徒們辛勤工作,結果使耶穌更為聲名大噪,因而引發黑落德王的疑問:「這個人到底是誰?」(路九7-9)而在這個奇蹟敘述之後,路加接著報導:耶穌要求門徒們說出一般人對祂的看法,以及他們自己對耶穌的看法。明顯地,路加刻意安排了這個敘述框架,因此,必須將「增餅奇蹟」的敘述放在這整個經文脈絡中來加以瞭解。
耶穌關懷人們
故事開始情景是,門徒們在外宣傳福音一段時間之後歸來,耶穌把他們帶到一個名為「貝特賽達」的地方。這是一座村莊,位於加里肋亞海北端約旦河注入口的附近。此地相當偏僻安靜,因為耶穌願意單獨和門徒們在一起,一方面使他們能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也可私下提供教導。但群眾們因為知道耶穌這個決定,便跟隨著他們去了,耶穌看見群眾時,立刻對他們表達歡迎,「給他們講論天主的國,並且治好患有各種疾病的人。」(11)這個簡短的開場白清楚地表達,耶穌不但特別照顧門徒們,也十分關懷一切跟隨祂的人。
奇蹟的出發點
當夜幕漸漸低垂時,門徒們開始憂慮,這麼多的群眾如何能找到食物和過夜之處,這是一個來自現實情況的具體的顧慮。耶穌卻要求門徒們給群眾東西吃,由門徒們的回答以及當時在場的人數看來,耶穌的要求相當「不近情理」,根本無法實現。這個情況生動地凸顯了增餅奇蹟的背景,以及敘述這個故事的框架。
增餅奇蹟
耶穌指示門徒們讓群眾50個人一組,好像準備分組進餐似地一組一組坐下,這個敘述大概反應了初期教會共同舉行晚餐禮的方式(參閱:宗二46;二十7)。接著,耶穌拿起他們當時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望著天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分給群眾。耶穌的言語和行動,一方面顯示祂有如一個猶太家族的父親、或者是接待客人的主人;另一方面也使讀者想起最後晚餐的情景(參閱:路二二19),所不同的是,在最後晚餐的敘述中,耶穌並沒有透過門徒分餅。至於這些門徒如何將魚和餅分給在場的五千人,福音則並沒有敘述。
奇蹟的結果
福音最後非常簡短的報導了整個事件的結果:所有的人,包括十二位門徒和一切群眾都吃飽了,他們並且將最後的碎塊收集起來,共有十二筐。「十二」是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數字,代表門徒的數目,也暗示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數目。但是福音並沒有報導,任何門徒或群眾有關這個奇蹟事件的反應(參閱:谷六52;若六14-15)。
基督信仰的核心奧蹟
普世教會將「增餅奇蹟」的故事安排在「基督聖體聖血節」誦讀,是十分恰當的。因為這段基督信仰中極為重要的敘述,不僅反映了舊約中厄里叟先知的行動(列下四42-44),也使人想起「最後晚餐」的情景,更暗示了初期教會信友團體一起舉行擘餅感恩禮的情況。「增餅奇蹟」的確相當程度地預示了耶穌聖體聖血的奧蹟。
耶穌的圖像
整段「增餅奇蹟」的報導所含有的具體資訊非常少,因為路加敘述這個故事的主要目的,並非客觀地報導這個事件,而是在於以生動的方式幫助讀者認識耶穌。整段經文讓我們看見耶穌的圖像,祂是老師、救主、也是供給飲食給廣大群眾的施主和主人;門徒們則被表達為耶穌的見證人。路加向讀者們講述耶穌的故事,使大家透過耶穌和門徒之間的對話,以及祂對群眾們的關懷,瞭解祂的默西亞性使命與身份。
綜合反省
路加非常自由地重新陳述一個耶穌生活中的事件,提供讀者一個非常生動的耶穌圖像:耶穌非常關心群眾,甚至到忘我的地步,祂具有超越一切權柄,能夠以超越常理的方式使眾人得到飽飫。耶穌揀選並派遣門徒繼續執行祂的使命和工作,透過門徒以及他們的跟隨者所提供的教會性聖事性的服務(例如:舉行感恩禮),耶穌不斷地養育祂的跟隨者直到今天,並且將他們引入更深的信仰中,使他們更深的認識、瞭解耶穌的默西亞使命,知道祂是生命的賜予者。基督徒因此而體驗到,參與感恩禮就是預先參與一切得救者在天上舉行的宴會。
《方濟精神》
第一編 聖方濟及其時代
第六章 聖方濟怎樣祈禱
亞西西的貴道(Guido)主教當時想知道的,也是歷代的人渴望知道的事。我們很想揭開這神秘的帳幔,企盼一睹這位聖人祈禱時的真貌。人世間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能打斷他與天主的密談。聖方濟從未寫下,也總不會寫下一本談論祈禱或愛主的專書,因為他認為這是輕蔑他的寶藏;而且像他那樣熱愛天主的人,只知道用直覺去感受,而不會用理智去推論。誰若討論和分析愛,其實已經把愛置於身外;對方濟而言,愛天主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責任,或一件回憶裡的事。那些著書討論愛主的作者是些特殊的人物;他們的氣質與聖方濟不同;他們比較複雜,更知道推理,也有更多的知識;至於聖方濟,他只寫下了一些有關祈禱的規則和指導,以及幾篇祈禱文;不過,這些作品也使人得以略微窺見他的祈禱秘密。
聖方濟特別喜歡頌念「天主經」。他要求不識字的弟兄,每天念七十五遍「天主經」。他自己也常念「天主經」,深深地體味經中的涵義,從不感厭倦。他和一般膚淺的靈魂不同,許多人由於習慣念「天主經」而減少甚至完全失去念「天主經」的滋味;聖方濟卻以「天主經」作為他默想的題材,強化精神的武器。他幾乎不承認可以用別的方式來祈禱。既然耶穌親自說過那些話,聖方濟就覺得,用那些話來代替他自己要說的就是最好的。在他看來,祈禱的時候就是以基督的聖意取代自己驕傲、自私、變化無常的意志。這是必要的事,也是最好的事。
除了「天主經」以外,他也熱愛頌念禮儀經文;因為禮儀經文是由教會編定的,能使人在現世獲得基督的生命。聖方濟喜愛禮儀經文,因為禮儀經文是精神方面的一種集體祈禱;即使實際參與祈禱的人很少,這種經文也是集體的祈禱。而且耶穌基督也曾經明白地許下:集體的祈禱必將獲得所求。
聖方濟要能識字的弟兄頌念日課經,他甚至自己編寫了一份「耶穌苦難日課」;但他並不要求弟兄們像隱修士那樣在聖堂裡分班咏唱,把一天之中大部分最好的時間都用在隆重咏唱日課經上。關於與天主交往的祈禱,聖方濟固然也尊重禮節、激賞儀式,可是他不願意被外在的形式束縛。他熱愛祈禱,但並不把祈禱局限於某個地方,也不是非在聖堂裡不可。到了念日課經的時候,他不管是在什麼地方 ── 在山洞裡、樹林中、路上、炎陽下、風雨中或下雪時 ── 他都一樣地頌念自己的經文。在這方面,他更像遁世的隱修士,而不像本篤會士。不過,他與遁世的隱修士也有一些不同:他不作十字聖號;如有一隻蟬、一隻黃鶯、或一羣小麻雀同他一起咏唱時,他也不會掩耳,好像聽到了魔鬼的嚎叫似的;相反的,他把這些小動物看作自己的唱經班;他很喜歡把宇宙的一切聲音都集合起來,同他一起歌頌天主。
聖方濟自己個人所行的祈禱,首先是讚美和感謝天主。他多數不求什麼恩賜,也不哭泣流淚。他好比一隻雲雀,朝著太陽高唱,重複一個聲調,一個最高的聲調,就是天主:天主是智慧,天主是愛,天主是喜樂 … 他就這樣消失在這位無限的天主內,請整個教會,無論是光榮凱旋的,或奮鬥戰爭的,上自色辣芬天使,下至在襁褓中的嬰孩,從古代先知直到當前最微賤的活人,大家一起異口同聲讚美上主。他以洋溢的情愫,熱愛主耶穌基督,正如「第一會規」(Regola prima)第二十三章裡所記載的。接著他又好像雲雀一般地歌唱,越唱越興奮,情緒也越高漲;不過,他的歌聲毫無浮誇的意味;因為他總是重複同樣的聲調:天主是美善的,祂是最美善的;天主是善的,一切的善,至高的善。他這樣重複同樣的話,好像怕別人雖然自認為信徒,卻並非實在相信這個真理。他也能把自己對天主美善的信仰傳給別人;因為他的信仰是實際而具體的,好像他在整個宇宙裡,已經找到了確鑿的鐵證;好像天主有形地給他顯示了,清楚地告訴了他,天主是至善的。
聖方濟的祈禱,除了形而上地確實相信天主為至高美善之外,也以一種極深的謙德為先決條件:他看自己好比一滴水,完全消失在天主無限美善的汪洋裡。這樣的謙遜與感謝化為讚美和朝拜,進而生出喜樂。的確,聖方濟的喜樂,首先來自思念天主的偉大,而忘卻自我及自己的痛苦;此外,他也以能與耶穌基督一起受苦而感到高興和驕傲。聖方濟口述或編寫的經文,只帶有這種喜樂和信賴的讚美之聲。至於他自己個人嗟嘆哭泣所念的經文,則是在天主台前所作的自我反省,因悔恨自己的罪過而心碎,默想耶穌基督的聖訓與德表,尤其是祂的苦難。他對耶穌所受的痛苦有極深刻的感受,甚至在街頭流淚痛哭,請路人同他一起哀悼耶穌的苦難。可是,這一切只是聖方濟祈禱的外在表現而已;至於他內心的靜觀默想,四旬期的獨修祈禱,長夜的流淚痛哭,以及神魂超拔等,則是只有他和天主才知道的秘密。不是他,而是天主,用五傷的奇蹟使我們得以略微感受一些這位聖人的祈禱精神。
閱讀更多:《方濟精神》總覽